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7 02:33:55瀏覽20|回應0|推薦0 | |
「人們最珍重的莫如生命,未嘗有人敢自看清,這一舉會使種族滅亡,在他們當然早就看明,但終於覺悟地走向滅亡...」─賴和〈南國哀歌〉 【賽德克,巴萊】是近日當紅的電影,當然對我來說,這不是吸引我看這部片的原因!畢竟,我是一個不怎麼看國片的人,但這一部電影卻使我走進影院... 【賽德克‧巴萊】主要講述的是日本殖民時代,最後在台灣發生最大的抗日流血事件─「霧社事件」 我們對霧社事件雖然瞭解不深,然至少在課堂上都聽老師講解過其前因與後果,既然我們都已知最後結果,為何還要花前進電影院觀看呢? 固然電影的賣點是打打殺殺的場面,但導演魏德聖藉由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恐怕是賽德克族背後的信仰精神與原住民文化,從而使大家因瞭解而重視原住民。
背景是於1958年簽訂馬關條約後,台灣割讓予日本,成為日本殖民地之一。而日本人為了台灣的林、礦業,走進了山林... 莫那‧魯道是賽德克族馬赫坡的首領巴伊長子,很早便是族中的領袖人物,不過也因為如此,在片中表現出自負狂傲的個性~~在電影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他們崇尚自然,將死亡視為理所當然,只怕沒有獲得榮耀的象徵(即紋面),死後無法回歸祖靈的懷抱! 賽德克族,男人出外打獵,女人獨攬家事,而不論男人或女人,只有經過考驗者,才有資格在身上進行紋面,死後方能走過彩虹橋,投入祖靈的懷抱。因而,即如電影中所言「男人手中洗不掉的是血,女人手中抹不掉的是繭。」
女人是透過織布來證明,男人則是由「出草」來證明。「出草」,即是獵人頭,對賽德克族來說,這是非常神聖的事情,是為祭祖靈,而且被出草的人,「死前是我的敵人,死後是我的朋友」,死後便成為我的守護靈,是我(賽德克勇士)的責任。 對一個生性浪漫的民族來說,靈魂上的自由是他們的堅持,他們所擁有的,然而這一切,卻被日本人破壞了~~ 他們不僅失去了祖先流傳下來的獵場,也失去了最重要的靈魂與榮耀...
賽德克族早年在不敵日本強兵砲彈之下,臣服於日本的統治,男人成為搬運工,女人成為女傭,並且無法受到平等的待遇,這樣的悲憤一直存留在心中,如果他們統治者是良善的,或許就不會發生賽德克族之暴動,但往往事實不盡人意~~ 「我們婦女竟是消遣品,隨他們任意侮弄蹂躪,哪一個兒童不天真可愛,凶惡的他們忍心虐待!」 族的繼任頭目莫那‧魯道,早年因曾到日本,見到強大的先進武器,非族人所能企及,返台之後,對日人的統治極度容忍,也讓族人對政府多加配合。 但即使如此,日人與馬赫坡族仍然充斥著緊張的氛圍,馬赫坡族受到次等公民的待遇,從一件小小故事中可得知,原住民小孩跑贏日本小孩,不僅沒受到鼓勵,還被老師所處罰,因而不公平的事件仍隨處可見! 在兩個文化之間,我想最為難受的, 是生存於兩個文化之間的人們,即如花岡一郎與二郎,他們是擁有高山族血統的日籍人士,他們想脫離這種掙扎,卻無法掙脫,即使再如何認真,仍然被正規日本人所嘲諷,他們的難題就如電影中所言「死後是要入日本人的神社,還是賽德克的祖靈懷抱?」二選一的答案,卻是他們一生都難以抉擇的人生課題!! 莫那‧魯道長子因請日本警察喝酒被拒,還被日警所毆打,引起族人的不滿,進而集體圍毆日本警察(吉村克己),雖然莫那‧魯道親自去道歉,想挽回局面,但吉村卻堅持己見,欲使馬赫坡族滅亡。 其後莫那‧魯道集結300多勇士,預計在1930.10.27日本國小動會時,進行「血祭祖靈」,明知其後日人會對其進行報復,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前往... 或許有人對影片中的殘殺婦孺的場景不以為然(我覺得這是他們的文化,藉由「出草」儀式,讓敵人變成朋友,到達祖靈的聖地~~),但是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文化與靈魂的堅持,不為自己生存,只想讓後代看到他們的堅持與決心,因而是一場悲壯的「聖戰」!!
※以上標楷紅字,選自賴和「南國悲歌」
~~表現陽剛的勇氣,也表現出陰柔的痛苦~~
或許,在我們看來,是一場屠殺, 但在賽德克的文化與傳統中,這是一場神聖的儀式, 重回他們的榮耀,獲得進入彩虹橋的資格~~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