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03 02:09:58瀏覽8|回應0|推薦0 | |
今天是2011.2.3(初一),雖說今年為了趕畢業論文,基本上都在家,不過初一,還是想陪家人走走,順便到戶外放鬆一下! 恰好,之前因參加活動抽到兩張高更展的貴賓票,趁此機會,去看一下臺北國立美術館的【高更─永遠的他鄉】~
我們到美術館的時候,因為美術館與花博會館相連接,因而可說是「車水馬龍」!而去的時候發覺原本擁有草皮的地方都不見了,變成水泥地。而且我們必須繞路走,否則會像之前新聞說的那樣,要去美術館館址,卻走進花博會館... 進入美術館驗票之後,首先是對高更的一生作簡單又明瞭的介紹(以下我運用年代作為大綱整理): 1848 生於巴黎,父親是新聞記者,母親有秘魯人之血統。 1849 全家一同前往祕魯,父親於途中逝世。 1855 與母親返回法國,居於奧爾良。 1865 加入商船隊 1871 從海軍退役,進入巴黎的伯汀(Paul Bertin)證券交易所。 1873 與梅特-索菲‧賈德(Mette Sophia Gad)結婚。加入印象派。 1874 於巴黎舉行第一次印象派畫展,與米勒、畢沙羅等人認識。 1882 因股票市場狂跌而決心轉行為畫家。 1884 全家遷至里昂,後移居哥本哈根(丹麥)。 1885 與妻子分居,返回巴黎。 1886 初次到布列塔尼,脫離印象主義,創造出自己的繪畫風格。 1888 到巴拿馬與馬丁尼克島旅行並返回布列塔尼,後與梵谷共同生活,但因與梵谷意見不合,從而分開。 1891 移居大溪地,創作出許多作品。 1895 苦於梅毒與經濟上之貧困,申請返回法國。 1901 移居馬貴斯群島。 1903 5月8日,因心臟病過世,結束其一生。 而後,我們進入高更的繪畫區。 有【白楊木風景】、【水果盤】、【窗外的少婦】、【三個大溪地人】、【鵝】...等作品。 觀賞完後,雖然作品不多,但是我覺得從這次高更的展出中,可以發覺高更不限於一種藝術手法,不過因畫作中無年代排列,加上作品不多,無法從畫中判斷其一生,但卻能從文字之簡介與此次展出之畫作作一連結與整合: 高更受自然主義與原始藝術影響極深,因高更有一定程度上的作品是畫田園風景與原始風貌,並且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繪畫風格, 早期(1872-1886)是受到印象派主義的影響,中期(1886-1891)是旅行到布列塔尼,喚起他對異國風情與傳統藝術的憧憬,因而開始改變其畫風。而高更在馬丁尼克島的作品,尤為明顯,運用平塗技法,色彩的豔麗性,強烈的圖案性,可知高更不滿足於印象派客觀自然的筆觸與光影變化的畫風,以致與愛彌兒‧貝納創作出「綜合主義」─造型簡單、濃重顏色之線條、裝飾性圖案,高更在色彩與構圖上極具有扁平性,並且熱愛砂珠紅,客觀理性之描繪加上主觀表達之認知,表現其風格!而晚期(1891-1903)則熱衷於象徵主義,尤其是從其大溪地時之作品,與當地的景色、人物取材,併入一幅畫中,欲擺脫文明弊病,找尋心中的「天堂」,回歸自然景色。且其畫中人物關係未說明與交代,營造出一種神祕的氣氛!由此可知,高更受不同主義所影響, 而其大膽的用色(對顏色有新的認定,認為顏色本身極具意義性,不再只是配角。)、對原始文化的注意、有意識的創作出其風格(綜合主義)等,對後世極具影響力! 緊接進入雕刻區,作品僅具數件,但可見出其高超之技巧,不過我對雕刻無深入的研究與興趣,因而尚不瞭解其價值的涵義,只大略明白它運用簡單的工具,表現出原始的風格以及浮雕技巧。接下來為版畫,最著名的是【諾亞‧諾亞】,是其精心之作,運用堅固之黃楊木,刻出細緻的線條,描繪大溪地的各種傳說,在黑色基底上隱然浮現,呈現出曖昧有具暗示性之形象~ 最後以「阿凡橋派」與「那比派」的畫家之畫作,凸顯出高更之重要性與影響性... 因此,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高更對原始文化的熱愛與學習,並且投入其中,身體力行,以主觀的視角領略之。也可看出他對作畫的堅持,不因貧窮、疾病等外在因素而放棄畫家的道路,對目標有所堅持,而且有意識的學習,開創新的境地~ 而我認為這是現代人所要學習的「態度」!! P.S.: 此次展覽的標題下的真好,說明高更的一生到處流浪,一直在他鄉旅行,雖曾回至法國,但總是待不久,高更可稱其一位「冒險家」或「旅行家」~
以上是我的【高更─永遠的他鄉】展覽之旅的報告!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