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命通會》卷一:2.論五行生成
2009/07/15 13:10:52瀏覽1378|回應0|推薦0

2.論五行生成

天高寥廓,六氣迴旋,以成四時;
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萬物。
可謂無窮而莫測者也。
聖人立法以推步者,蓋不能逃其數。
觀其立數之因,亦皆出乎自然。
故載於經典,同而不異,推以達其機,窮以通其變,皆不離於數內。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者,咸有所自也。
水,北方子之位也,子者,陽之初一,陽數也,故水曰一;
火,南方午之位也,午者,陰之初二,陰數也,故火曰二;
木居東方,東,陽也,三者,奇之數,亦陽也,故木曰三;
金居西方,西,陰也,四者,偶之數,亦陰也,故金曰四;
土應西南長夏,五者,奇之數,亦陽也,故土曰五。

由是論之,則數以陰陽而配者也。
若考其深義,則水生於一。
天地未分,萬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見於水,
故《靈樞經》曰:『太一者,水之尊號。先天地之母,後萬物之源。
以今驗之,草木子實未就,人蟲、胎卵、胎胚皆水也,豈不以為一?
及其水之聚而形質化,莫不備陰陽之氣,在中而後成。
故物之小而味苦者,火之兆也;
物熟則甘,土之味也。
甘極而後淡,淡、本也。
然人稟父母陰陽生成之化,故先生二腎,左腎屬水,右腎屬火。
火曰命門,則火之因水而後見。故火曰次二。
蓋草木子實,大小雖異,其中皆有兩以相合者,與人腎同,亦陰陽之兆。
是以萬物非陰陽合體、則不能化生也。
既陰陽合體,然後而春生而秋成,故次三曰木,次四曰金。
蓋水有所屬,火有所藏,木有所發,金有所別,莫不皆因土而後成也,故次五曰土。
木居於東、金居於西、火居於南、水居於北、土居於中央、而寄位四維,
應令四季,在人四支,故金木水火皆待土而後成。
兼其土數,五以成之,則水六,火七,木八,金九;
土常以五之生數不可至十者,土不待十以成,是生成之數皆五以合之。
明大衍之數,由是以立,則萬物豈能逃其數哉?
三陰三陽,正化者從本,生數,對化者從標,成數,
五運之紀,則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
各取其數之生成多少,以占政令氣化者,復著之述作,蓋明諸用也。

《周子》曰:『
五行之序,
以質之所生而言,則
水本是陽之濕氣,以其初動,為陰所陷,而不得遂,故水陰勝;
火本是陰之燥氣,以其初動,為陽所檢,而不得達,故火陽勝。
蓋生之者微,成之者盛,生之者形之始,成之者形之終也;
然各以偏勝言也,故唯有形,而未成質,
以氣升降,土不得而制焉,
木則陽之濕氣侵多,以感於陰而舒,故發而為木,其質柔,其性暖;
金則陰之燥氣侵多,以感於陽而縮,故結而為金,其質剛,其性寒;
土則陰陽之氣各盛,相交相搏,凝而成質。
以氣之行而言,則一陰一陽,往來相代,木火金水土者,各就其中而分老少耳,
故其序各由少而老,土則分旺四季,而居中者也。
此五者若參差,而造化所以為發育之具,實並行而不相悖。
蓋質則陰陽交錯,凝合而成,氣則陰陽兩端,循環不已。
質曰水火木金,蓋以陰陽相間言,猶曰東西南北,所謂對待者也;
氣曰木火金水,蓋以陰陽相因言,猶曰東南西北,所謂流行者也;
質雖一定而不易,氣則變化而無窮,所謂易也。』

《程子》曰:『動靜、陰陽之本也。五行之運,則參差不齊矣。』

《張子》曰:『木曰曲宜,能既曲而反伸也;金日從革,一從革而不能自反也;
水火、氣也,故炎上潤下,與陰陽升降,土不得而制焉;
木金者,土之華實也,其性有水火之雜,
故木之為物,水漬則生火,然而不雜也,蓋得土之浮華,於水火之交也,
金之為物,得火之精於火之燥,得水之精於水之濡,
故水火相待而不相害,鑠之反流而不耗,蓋得土之精實於水火之際也;
土者,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地之質也,化之終也,
水火之所以升降,物兼體而不遺者也。』

又曰:『陽陷於陰為水,陰附於陽為火。』

朱子曰:『五行之序,木為之始,水為之終,而土為之中;
以河圖洛書之數言之,則水一木三而土五,皆陽之生數而不可易者也,
故得以更迭為主,而為五行之綱;
以德言之,則木為發生之性,水為貞靜之體,而土又包育之母,
故水之包五行也,以其流通貫徹而不在也,
木之包五行,以其歸根反本而藏於此也,
若夫土,則水火之所寄,金木所資,居中而奠四方,一體而載萬類者也。』

又曰:『水火清,金木濁,土又濁。』

《邵子》曰:『
金火相守則流,木火相得則燃,從其類也,
水遇寒則結,遇火則渴,從其所勝也。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jaVu&aid=313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