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瑞慧恐丟長庚董座
2017/10/28 10:49:47瀏覽124|回應0|推薦0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9月底召開董事會補選一名董事,董事長王瑞慧透過「董事提名委員會」機制,刷下非當權派提名的候選人前監委李伸一,同時又蠻橫將原屬幕僚單位的「行政中心」位階拉高與「決策委員會」平行,被視為「變相擴權」,引爆台塑老臣、長庚元老等董事眾怒。

 

權貴休閒214

 

chubert Symphony No 8 B minor Unfinished Seiji Ozawa Wiener Philharmoniker

 

【摘要2017.10.22.蘋果長庚醫療財團法人9月底召開董事會補選一名董事,董事長王瑞慧透過「董事提名委員會」機制,刷下非當權派提名的候選人前監委李伸一,同時又蠻橫將原屬幕僚單位的「行政中心」位階拉高與「決策委員會」平行,被視為「變相擴權」,引爆台塑老臣、長庚元老等董事眾怒。長庚創院元老張昭雄會後請辭所有職務,震驚三房李寶珠,決心「不再護短」,首度鬆口「董座誰做,一切尊重董事會決定」。

今年以來,長庚爭議不斷,從6月底爆發急診部40多名醫師離職潮、斥資14億元大買台塑化1.3萬張股票、子宮鏡檢查浮濫報健保費等等,讓成立逾40年的長庚醫院蒙塵,但三娘李寶珠始終力挺三女兒王瑞慧,直至長庚創院元老張昭雄以「請辭明志」,無聲道盡「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感慨,才讓護女心切的李寶珠決心「不再護短」。

9月底的長庚董事會上,長庚醫院上呈的新版組織圖中,竟逕自拉高幕僚單位「行政中心」的層級與決策委員會「平行」,直屬董事會,將醫師們痛批為「紅衛兵」的「行政中心」扶正,諸多董事無法理解為何身為長庚革新小組的董事張昭雄竟會同意這種「變相擴權」的改組,事後才得知,儘管張昭雄早已多次反對,但董事長王瑞慧仍強悍表態「行政與醫療平行」。

因此張昭雄親筆寫下辭職信,以「深感身為醫者之核心價值及醫院治理理念與董事長的期待差距太遠」為由請辭。 眼看當年一起創院的張昭雄以請辭明志,李寶珠驚覺「長庚亂象王瑞慧難辭其咎」,再護女下去,恐將賠上長庚40年的清譽,最終李鬆口「董座誰做,一切尊重董事會決定」。 

PS

1.          有錢人做事,一向任性,喜歡外行領導內行。

2.          三娘李寶珠始終力挺三女兒王瑞慧,不知是基於哪一項學術專業的決定?還是生物慾望作祟?

3.          一旦王瑞慧下台,長庚有可能恢復正常,長庚因此得以繼續經營,這是很不好的。長庚徹底倒台,台灣整體醫療才會正常化。

4.          富不過三代,因為有錢人必定一代比一代任性,因此第三代一定比較蠢,王瑞慧(第二代)已經沒有智力考上醫學院、護校,她的小孩(第三代),應該更蠢。

5.          衛生署讓毫無醫學知識的人當醫院的董事長,這是衛生署長智能有嚴重障礙的徵兆。顯然歷屆衛生署長的智力都很低級

6.          王文洋比王永慶蠢,王文洋的小孩比王文洋更蠢,第四代一定超級蠢,一定娶相當蠢的小模,全家族都是蠢蛋的狀態下,金錢帝國當然崩潰。

 

陳時中政績 政策轉彎 非公益可免申請 私人募款 衛福部竟不管【摘要2017.10.22.蘋果】《公益勸募條例》上路11年,屢有民眾發起募款遭檢舉,被主管機關衛福部認定踩紅線違法,口頭或發函警告;《蘋果》近年也接獲多起投訴,指稱民間勸募行為有違法疑慮。但衛福部近日政策轉彎,發函認定個人發起或為特定對象(非公益)發起的募款,不屬於《公益勸募條例》管轄範圍,代表不會處罰,也不須向各地方政府或衛福部申請許可。社福團體憂心募款將回到叢林時代,難以監督

催生《公益勸募條例》的起源於2005年,媒體報導台灣版「羅倫佐」案例,高雄張家三兄弟得了罕病「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盼赴美求醫,3天內募得7300多萬元,引發募款團體批評缺乏監督機制。依該條例規定,發起募款團體除須是財團法人等4類團體,還須事先提報募款計劃書,向各地方主管機關或衛福部申請,違者須停止募款並將款項退還捐款人,否則可處420萬元罰鍰。 

《蘋果》彙整近年報導過的相關爭議案件,發現《公益勸募條例》有兩大爭議,一是可發起募款單位僅公立學校、行政法人、公益性社團法人、財團法人等4種,未寫明「個人」不能發起募款;但衛福部過去多次也認定「沒寫」就代表「不行」,《蘋果》2013年曾接獲民眾投訴,報導「帶全家出國,正妹抱抱募款」新聞,衛福部也指此舉違法。

第二項爭議是非公益目的是否可募款,該條例指「基於公益目的」適用該法管轄,但對特定對象的募款,衛福部過去也認為違法,如東森購物主持人俞嫺為罕病女兒就醫問題,透過東森社福基金會募款也被衛福部認定違法,要求退還款項。但2015年台灣大學登山社學生以培養未來「領導階層」為由,向大眾募捐50萬元登山費挨轟,衛福部卻認定未違法。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創會理事長鄭信真直言,新解釋讓大型、公益目的的團體被管很嚴,個人或私自出來募款的卻都不管。律師廖芳萱說,行政命令確實會因應社會變遷而變更,過去遭衛福部認定違法募款的案例,很難因現變更解釋而要求賠償;限制人民權利義務都須由法律明文規定,新解釋較符合法律意旨。

 

李應元政績 改善空汙宣示 只是文青式呻吟【摘要2017.10.22.中時】台中市政府日前展現處理空汙的成果,並宣示要把空氣汙染降到國家標準以下;在地方政府宣示決心的同時,我們卻看到中部民眾對空汙增加的抱怨與對未來汙染加重的憂心,更看到在中央政府整體能源政策的破綻,台灣整體的汙染與排放的增加,是難以避免的結局。台中市政府的宣示,只能視為文青的感性呻吟。

台中市政府說台中的PM2.5濃度,2014年每立方公尺27微克,去年只剩下22.8微克,認為空汙減量成績卓越,是各界努力成果,未來要繼續往國家訂定的每立方公尺15微克努力。市長林佳龍也表示,台中市PM2.5排放總量的14.5%來自火力發電廠,市府會更努力以科學方式找到汙染源加以管控,希望外界不要將此操作為選舉議題。

正如林佳龍說的,中火排出的PM2.5,約占整個台中市總量的14.5%,是最大的單一汙染來源;如果扣除34成非操之在我的境外汙染源,中火的汙染等於占台中「自產」汙染的2成多。展望未來幾年,要讓中火的汙染減量可能性很低,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蔡政府能源政策要全面廢除核電,已有核電廠機組漸次不再運轉,但綠電建設進度難掌握,台灣在可預見的幾年,持續有缺電陰影。

中火是全台最大電廠,供電約占全台電量2成,地方與環保團體要求中火「降載2成」以減少汙染,在缺電陰影下不可能實現。不但如此,為了彌補電力缺口,中火在現有10個機組之外,還計畫再增加2個機組。林佳龍說要向中央要求電廠繳納空汙費應8成留在地方,「落實環境正義」,但這只是空汙費的分配問題,汙染量還是難減

因此,即使地方政府積極要工廠改裝汙染少的設備,甚至花大錢補助加速淘汰二行程機車、加強查緝營建、交通造成的汙染,但這些努力是最後可能被中火的增加機組抵銷。

電廠一直是全台最大的排放來源,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台電就占37以上,是最大的排放源,而且比居第二名的台塑高出2倍以上;前10大排放廠家中,台電的中火、興達、大潭等3電廠分居127。單以台中來看,中火排放的硫氧化物占當地超過6成、氮氧化物占近4成。

減碳防地球暖化是這個時代的全球共識,也是號稱「地球公民」的責任;但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讓台灣不但完全逃避了這個責任,甚至還加遽其惡化情況。依照台電規畫,因為2025年要全面廢核,加上老舊火力電廠退役,因此要大幅增加新的火力電廠;加減之後等於增加671萬瓩火力發電,屆時要碳排放增加超過2000萬噸、空汙量增加近200萬噸。

除非台灣願意接受、或至少忍受缺電、限電,否則此結果已難避免。以日前台積電宣布新的三奈米廠落腳台南為例,這項投資高達6000億元,是全球最先進的製程,確保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其重要性與意義不言而喻。而同時,台積電有龐大的供應鏈關聯,選擇在台南落腳,非正式的估算是其帶動的相關投資可達7000億元,對台灣產業、經濟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與意義。

但台積電(或整個半導體產業)是高耗電的產業,而且越是尖端製程越是耗電。台積電在台南需要的電力就差不多把整個核三廠的電力吃掉,而核三廠是準備要除役的電廠,政府非大幅增加火電不可,這也是政府留下台積電的條件:保證不缺電。如果政府堅持廢核又不增火電,結果就是廠商出走、經濟下滑;要不缺電就增火電,結果就是汙染與排放俱增。

一個號稱注重綠色環保的綠色政黨,竟推動如此的政策,讓民眾只能在缺電或汙染增加中二選一。這種能源政策,蔡政府難道還不檢討修正嗎?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kKnight&aid=10888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