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泥土的芬芳與天使相吻:纏綿的《夏日之戀》(7)
2007/02/01 17:42:40瀏覽399|回應0|推薦2

愛情道德的空間多大?愛情與道德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第三者的介入所扮演的道德角色??愛情與道德的指涉一直是文學家千古爭辯的重要命題,我們要尊崇內心的心靈所指,還是要依照既定的社會習俗壓抑靈魂的需求作一個有板有眼的世俗人?當愛情與傳統的道德有所牴觸時,孰重?孰輕?這平衡點又在哪裡?這部電影並沒有提供答案。就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它本身提出的問題就是答案。劇中的人物生活在當下,當愛情來臨的時候,他們忠於自己的感覺,當內心矛盾抗爭時,他們受苦其中,並以正面的人生意義,經由以藝術或文學的形式抒發心中的苦悶,讓書中或畫中的人物替他們分憂解勞,以另一種間接的方式解脫自己的煉獄。巴門尼德於西元前六世紀正式提出了世界分成對立的兩半說法:光明/黑暗、優雅/粗俗、溫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的一半劃分為積極的,另一半自然是消極的,我們發現這種兩極的區分實在幼稚簡單,他對嗎?這是個疑問。愛的相對不是恨,坦白不一定就是正面的意義,欺瞞也不全然是道德的負面意涵,靈魂與肉體的界線亦是模稜兩可。在愛情上戒守清律的是瀑布尾端的一攤靜水;而崇尚自由愛情的則是瀑布中的漩渦;愛情觀身受影響的是瀑布上端的大水。顯而易見,追求愛情的自由,不希望侷限於兩人的愛情世界,在藝術上尋求珍愛的化身,為躲避內心道德的譴責,不敢承認自己的所愛,讓心魔縈繞致死。則扮演脆弱且不成熟無法斷奶的典型角色,在歷經無數的失望和不斷的挫折後,才逐漸邁向成熟的境界。自成一格,是純潔愛情天使的化身,傲視群芳,出淤泥而不染。三人情慾的糾葛,無法以世俗的對錯觀點來二分,這種理想浪漫式的烏托邦戀情,只有在威爾斯的孤島上、瑞士河流邊的小茅屋中才可看到光彩。或在藝術家羅丹雕塑的「吻」及文學家巴爾札克的書中才能靈光乍現。唯有經過大死的淨化之後,才能達到涅無的境界。君不見死前,曾說「我的嘴裡都是泥土」,泥土的芬芳讓人想起大自然的一切,回歸到生命的本質。而在與分手時,也曾說「我來埋葬回憶,我必須死後才能重生」。情色與死亡二者如影隨形,牽連在一起,人可經由情色的監驗通向死亡,也可經由死亡更浸淫於情色之中,兩者在人類世代的交替中一直進行抵死的抗爭與纏綿的相愛。

天使的吻,帶來大自然的泥土芬芳,文學的鐘聲搖擺到生命隧道的源頭,喚起法國電影大師楚浮的內心情愫,造就了「兩」片的影像藝術成就,讓喜好文學性電影的我,浸淫其中而無法自拔。楚浮的電影在今日看來依然熠熠動人,他的魅力不因時空的嬗變而有所減少,貼著他劇中人物的聲息,踩著其成長的蹤跡,我們終於能點燃內心的火苗,回歸到生命的本我。讓所有的秘密不著痕跡地交會在電影的約會中。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oway68&aid=70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