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嫉羨和感恩》摘錄
2007/01/22 20:41:43瀏覽867|回應0|推薦0

梅蘭尼·克萊恩。《嫉羨和感恩》。劉慧卿、呂煦宗譯。台北:心靈工坊,2005

Klein, Melanie.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London: Dell Publishing, 1975.

引言

嫉羨在生命初期即已運作,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現;嫉羨與愛以及感恩是相衝突的,在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運作的嫉羨是精神病理的強力因素,例如:由於嫉羨攻擊一切的「好」(goodness),它干擾了正常的分裂過程,於是阻礙形成好的客體關係,如此又導致了無法辨別好客體與壞客體的困惑狀態。(漢娜•西格爾引言 xvii)

第一章       對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

這些潛意識幻想中對母親的屠殺,是依照兩條路線在進行。其一是以口腔衝動為主,想要將母親(乳房)吸乾、吃光、掏空,以及搶奪母親體內的好東西(我將討論這些衝動如何影響和內攝有關的客體關係發展)。第二種攻擊源自肛門與尿道衝動,這種攻擊意味了排除體內危險的物質(排泄物),將它們放進母親的體內;和這些有害的排泄物一起在怨恨中被排除的,是自我裂解的碎片,這些碎片也被投射到母親身上,或者,我會說是投射到母親的身體裡面。這些排泄物以及自我的「壞」碎片不只是被用來傷害客體,而且也被用來控制與佔有客體。只要母親能夠涵容(contain)這些壞的自我碎片,她將不被感知微分離的客體,而是被感知為那個壞的自我。(11

第九章       論認同

這是一種潛意識的幻想,而這樣的幻想是構成分裂過程的基礎,然而這種潛意識幻想會有影響深遠的後果,並且強烈地影響自我的結構。它們的影響在於那些他感覺被隔絕的自體之某些部分(通常包括了他的情緒),在當下是無法被分析師或是病人觸及的。感覺到不知道自己某些分散到外在世界的部分在何方,是極度焦慮與不安全感的來源。(215

 

投射認同與發生在生命最初三到四個月(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的發展過程息息相關,在這段期間,分裂正處於高峰,而且迫害焦慮佔了優勢;自我仍處於大部分尚未整合的狀態,因此易於分裂自己,以及其情緒與內、外在客體,但是,分裂也是一種應付迫害焦慮的基本防衛 . . . 在正常的發展過程中,第一年的四到六個月時,由於自我具有較大的整合自我與合成客體的能力,結果是迫害焦慮減弱了,憂鬱焦慮則顯現出來,這含括了關於他對客體造成傷害(在他自大全能的潛意識幻想中)的哀傷與罪惡感,而這個客體現在被感覺為既是被愛又是被恨的。這些焦慮與應付焦慮的若干防衛機制,代表了憂鬱心理位置的狀態,在這個關聯點上來看,為了要逃離憂鬱狀態,可能會退行到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185

第十二章        我們成人的世界及其嬰孩期的根源

雖然淺意識幻想和白日夢有關聯,但卻不同於白日夢,它們是一種發生於深度淺意識層次的心靈活動,伴隨著嬰兒期所經驗到的每一種衝動。例如,一個飢餓的嬰兒,可以藉由幻覺得到乳房的滿足,暫時處理自己的飢餓,並伴隨著他通常由此得到的愉悅,諸如牛奶的味道、乳房溫暖的感覺、被母親抱持和所愛。但是潛意識幻想也有相反的形式,當乳房拒絕給予這種滿足,會感覺受到這樣的乳房剝奪和迫害。潛意識幻想持續整個發展過程並伴隨所有的活動,變得更精緻、範圍擴及更多不同的客體和情境;它們在心智生命中,從未停止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再怎麼強調潛意識幻想對藝術、科學工作和日常活動的影響也不為過。(321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oway68&aid=67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