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_摘要
2009/06/30 13:02:36瀏覽788|回應0|推薦0

「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戀物與賤斥的臨界點

  佛洛伊德的「戀物」機制起源於小男孩對缺乏陽具的母體,誤以為遭父親閹割,惟恐自己也將會如同母親一樣失去陽具,因而潛意識「否認」母親沒有陽物,遂以「戀物」替代母親失去的陽具,因而衍生出主體對戀物既親密又對立的矛盾:一方面視其為私密愛戀之物,另一方面又是閹割的圖騰,因此在以物否認閹割時,卻又以物承認閹割之實。佛氏的戀物概念基本上是從男孩進入伊底帕斯時期「陽具羨慕」的觀點來闡述男性對被閹割的恐懼,並由此延伸戀物為女人(母親)陽物替代物的理論。雖然佛氏的諸多論述中指出戀物為男性特有的癖好,但是理論分析家如蘿拉.莫瑞及羅瑞妮.賈蔓等人卻提出女性戀物的新觀點。她們的理論與佛氏最大的差別在於回到與母親合而為一的前伊底帕斯時期,以「乳房羨慕」取代「陽具羨慕」,將女性戀物合理化,並進一步闡述「戀物」扮演「母親」與「自我」之間的中介物及與「所愛客體」間補償心理機制的角色。戀物對象的形成多半是種思想層面的象徵連接,茱莉亞.克莉絲特娃認為,文本是主體與「母親」對話的場域,與母親分離的原初壓抑是日後「失落」的原型,而這種緬懷是戀物所呈現在文化及藝術上的ㄧ種表現形式。克氏以拉康鏡像理論所延伸的「賤斥」論述,即根基於此前伊底帕斯時期:主體陷入原初我、他不分的融合狀態,而被母體吞噬,但主體在進入象徵世界時,必需排除異己的母體,因此產生「賤斥」的疏離感受。

  在戀物的精神分析研究脈絡中,罕見以「賤斥」的角度切入分析文本,然筆者覺察兩者在討論異己的它者、否認的機制、與閹割的恐懼等議題上有諸多相關聯之處。本文即擬從戀物與賤斥的交叉論證處討論王家衛《花樣年華》及劉以鬯《對倒》影像與小說的互文性。本文將探究導演以慢動作、靜止影像及角色扮演等特殊風格,藉鞋子、皮包、領帶、香菸等戀物的遞變過程,舖陳周先生與陳太太因配偶互為外遇對象,而產生的婚外情。陳太太念茲在茲「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話語成為本片中醍醐灌頂的婚姻警語,但她卻無法駕馭肉體中的驅力,反陷入情感與理智的掙扎中。這種主體賤斥的臨淵經驗使得陳太太/蘇麗珍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藉由「戲仿」他者的第三情經驗,歷經排斥、認同而覺醒。在《對倒》中70年代的杏亞亦處於物化社會中消費女體的戀物位置,劉以鬯策略性地以「鏡子」、「夢境」、「電影」等文學意象來形塑欲望客體的反動意識,昇華賤斥之身的靈魂。兩文本中的主角陳太太/蘇麗珍及杏亞均被強大的父權體制逼向賤斥處境,且在物化的商業社會中的父權凝視枷鎖下,轉化成欲望的觀視客體,她們主體異化成「戀物他者」,希冀以「昇華之愛」或「夢境語言」解除戀物癖的固著情結:亦即破解商業化下戀物的迷思,並解析否認機制所意欲遮蔽的內在傷痛。這種打破物化女性身驅的戀物情結,以探究其所遮蔽的賤斥母 () 體的觀看模式理論,是本文切入陳太太/蘇麗珍與杏亞女性精神分析系譜的源由。

關鍵字:戀物癖、窺淫癖賤斥、客體、觀視、女性特質。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oway68&aid=3089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