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鏡城交界處論文接受函
2007/06/23 21:45:59瀏覽881|回應0|推薦1

敬啟者您好: 

 台端投稿第十五屆英美文學學會年會之摘要,業經審查委員之審查及第九屆理監事第七次聯席會議審核通過。 

 煩請於九十六年十月二十九日前繳交論文全文,論文長度以十至十五頁為原則(A4紙),稿件中、英文不拘,

 以電子郵件附件方式寄至:admada@ccu.edu.tw

 另,提醒您注意:依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之規定,凡於英美文學年會上之論文宣讀人必須為英美文學學會會員。若您尚未加入英美文學學會,敬請參照附件之招收新會員函及入會申請表,並請盡快辦理入會事宜。英美文學學會鼓勵投稿人會後將論文修訂版投稿「英美文學評論」,惟該刊只刊登中文稿件。(英美文學學會網址http://www2.nsysu.edu.tw/EALA/)

耑此  敬頌

時祺 

中正大學外文系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第十五屆英美文學年會籌委會

 

九十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 秘書處 謹啟
------------------------------------------------
英美文學學會秘書處 助理 陳姮樺
Assistant  Heng-Hua Chen
Tel: 07-5252000 ext.3151, 3172
Fax: 07-5253200
E-mail: english_nsysu@mail.nsysu.edu.tw
Website: http://www2.nsysu.edu.tw/EALA/

 以下為論文摘要(談玉儀作) 

鏡城交界處仕女蹙峨嵋:康萍與亨利詹姆仕的邂逅 

將文學原著以電影藝術呈現時是否應忠於原著之相關理論約略分為兩派:一為「本質論」,一為「多意論」。「本質論」者認為根據小說改編成電影時須完全忠於原著,導演並無多餘的詮釋空間;「多意論」者則提出另類見解,認為原著小說與改編之電影無主從關係,兩者分別以文字與視覺影像等不同的形式表達,難以用相同的價值判斷、比較,而應以一種開放而包容的態度,尊重導演將原著改編成電影時的自主空間。本專題研究採用「多意論」及精神分析的方法來探討紐西蘭導演珍•康萍將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仕的小說《一位女士的畫像》拍成電影的互文關係。研究重心以女主角伊莎貝爾的前依底帕斯戀母情結為主軸,輔以克萊恩幻思的精神分析理論,透過倫敦、羅馬、及土耳其「母體城市」的「感情映鏡」來演繹伊莎貝爾在尋找女性主體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得陷入僵化的維多利亞傳統婚姻泥濘中。在陽剛社會與女性自主空間中是否有迴旋的餘地,或許是一位女士的畫像》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交錯的重點論述

 

詹姆仕在原著中透過瑞爾夫的男性透視觀點將伊莎貝爾呈現在讀者面前,部分評論者認為詹姆仕藉由書寫伊莎貝爾的女性情慾,來昇華其抑鬱的同性戀情結康萍影像中的伊莎貝爾則是位過度壓抑的女性,遊蕩在羅馬、土耳其城市、倫敦等各個代表其人生不同時期的母體城市中。康萍與詹姆仕將這種對於「母體城市」以一種前伊底帕斯時期的感情展現在觀/讀者面前,精心佈局不同的城市面貌表達出伊莎貝爾生命中愛恨交織的母體經驗,在「戀母」與「弒母」情結衝突下,從陰暗的經驗中重現光明。倫敦市景及近郊的宮廷花園見證伊莎貝爾從無知少女到歷經滄桑婦女的過程,那由女兒轉變成母親的蛻變歷程;東方土耳其城市的異國風味,激發她不為人知的性慾,映射內心深處父母做愛的原初場景;羅馬古城精緻的藝術芬圍孕育了伊莎貝爾對愛情的憧憬,愛戀父親男性的角色取代了母親女性的角色,進入了一個「陽具母親」的時期,這「嫉羨」的城市,是牴觸「弒母」情結衝突後又重新出發的「原鄉」。然而即使在伊莎貝爾人生最絕望的時刻,她對生命仍保有一絲「幻思」的空間,這類似前伊底帕斯的情結,使伊莎貝爾渴望回到充滿溫暖的母性懷抱中,拒絕重返剝削女權的陽剛社會。克萊恩對母性潛意識「幻思」的認同,恰可藉此適切地分析伊莎貝爾在小說及電影中所呈現複雜的女性情慾,本文即以此角度對一位女士的畫像》小說與電影中城市再現與女性情慾空間的交叉分析研究。        

  

關鍵詞:死亡驅力、幻思、母性精神、客體關係、偏執分裂心智狀態、憂鬱心智狀態、城市、感情印鏡、前伊底帕斯情結、原初場景。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oway68&aid=104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