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道德經》淺讀之二
2013/08/20 15:51:00瀏覽138|回應0|推薦0

 

道——東方哲學。

E、道的應用:保護地球,即保護好萬物賴以生存的溫度和濕度。

一是保護溫度。要保護好溫度,首先要保護好符合萬物生長的大氣系統,是人類的共同責任。地球溫度上升(溫室效應)主要是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所致,二氧化碳的濃度主要由植物調節。因此,保護好綠地,保護好植物是保護地球的根本,保護好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保護地球的宗旨是利萬物而不爭,或叫順其自然。只有愛護一草一木,只有善待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地球才能延續涵養人類、眾生、萬物的時間。可是地球正遭到人類的史無前例的破壞,越來越變得不適宜人類和萬物生存了。

大氣系統,各種化學物質的合理比例,這個比例一旦遭受破壞,地球將暴廢。可是,我們並不覺悟,天天在遭踏著地球,天天在破壞著大氣系統,導致地球溫室效應。砍樹開荒,過快的工業發展產生的炭排放,大規模飼養,這些都是破壞大氣的罪魁禍首。解決砍樹問題,只要改變一下我們的生活態度就可以了,少用一點紙張,少浪費幾件衣服,少用一點家俱,就是對樹木的最大的保護。少吃幾塊豬肉(一頭豬一年的碳排放量一噸,中國的豬飼養量是全世界的44%,比汽車的碳排放量多五倍,植物對肉的轉化率是十五分之一,少吃肉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多走幾步路,就會減少很多的碳排放;適度放緩工業發展速度,儘量提高工業生產工藝,做到節能減排。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而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將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泛發青春,反過來哺育全人類,使我們的生活幸福美好,健康長壽。

二是保護濕度。保護濕度的結果是保護風調雨順的天氣,要保護這種理想的天氣,還是要保護好溫度,不使洋流、氣流的運動絮亂,最終又著落到人的身上。所以,人如果背道離德,不善待萬物,不善待地球,就會成為萬物的破壞者,成為地球的破壞者,最終反過來成為人類的終結者。

 小結:人必須尊重自然,必須少砍樹或不砍樹,少吃肉多走路,否則定會遭到自然的報復,最終毀滅人類自己。

2)地道(生萬物):

除黃道以外,有後天八卦,水道,萬物生長之道等。

A、地的陰陽運動:黃道,後天八卦。後天八卦,指方位。如南為陽,北為陰;南為乾,北為坤。疊加黃道、天道,即成生萬物之道了。陰陽,原指冬夏南北,推而廣之指事物的兩個方面。經曰,萬物負陰而抱陽;西洋哲學說,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天陽地陰,火陽水陰,南陽北陰,男陽女陰,日陽月陰。人的陰陽:上陽下陰,動陽靜陰。人的健身長壽原理,不能偏陽偏陰,而要陰陽適度。即上半身(主要是心、肝、肺)容易燥火過度,應讓他靜下來;下半身(主要是腸、胃、腎)容易冰涼陰虛,要讓他動起來,讓他陽一些。這就是中醫、包括太極氣功的養生原理。

綜上,很明顯,陰陽指事物的兩個方面,與西洋哲學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沒有分毫差別。但是,西洋哲學的產生不到500年,而東方哲學的產生已有2600多年,充分說明了中國的文明古國的地位。

B、水道:條條江河流大海。因為水向下流,人對水道的模仿,為人也應該謙下。謙下行為,既鍛煉了督脈,又體現了文明的行為方式。健身生活化,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3)人道(人法地):人的生理活動規律。

A、陰陽平衡:指人的生理活動、心理活動都必須適度,這是人對天地的模仿,是道家學說的核心。儒家也強調人的生理活動、心理活動都必須適度,但不表述為陰陽平衡,而表述為中庸。這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道理:意指喜怒哀樂等七情六欲不發(中)或適度地發(和或庸)。情緒(七情六欲)與健康密切相關,如心態好的人健康,說明心態好的人,生命活動就正常;怒傷肝,肝是解毒的,說明怒會產生毒,則影響健康。太極氣功的養生原理即調節人的陰陽平衡,包括生理平衡,心理平衡。所以太極功是很好的養生功,長壽功。

B、反(循環往復,周而復始)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人體內的物質的迴圈運動都是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的;人如果柔弱,體內的物質的迴圈運動會更加正常。如小孩,人的最柔弱的生命階段,所以小孩的生命力最強。柔弱是人對天地的模仿:柔弱,比於赤子。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人的生命過程,由柔弱變僵硬的過程,由溫暖變冰涼的過程。要延緩這個過程,就要多運動,使生理柔弱下來,健康長壽就實現了。如果附以良好的心態,效果就更好了。

還要補充一點,人的體質如果是正常的,必須是弱鹼性。齋食基本上是鹼性的,葷食基本上是酸性的。現在的人由於過度的吃肉,大部分的人體質酸化了,所以疾病增加了,壽命受到了影響。少吃肉,多吃青菜,這是人道的重要的一方面

4、傳統的德:人或事物的自然屬性,人的行為規範的對道的模仿,如無為,柔弱,虛靜等。

1)天德:

A、無為: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弗居,功遂身退。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無為是老子善德思想的核心,是道家對人、對動物、對植物的一種態度。生之畜之,就是涵養他而促使他生長;生而不有,就是做完促成其生長的好事以後就馬上忘掉,而不能老是記在心裡。我們常聽人說,你小時候我抱過你。這就是有了,就是要人對你感恩,就違背無為原則了。為而不恃,做了利人利物之事,心理上就要求別人對他感恩,要求別人報答他,否則就不高興,甚至有不當的言行表達,這就是自恃,就是有為。後面幾句容易理解,不再細說。無為的核心就一個利字,利父母,一個孝字;利兄弟姐妹,一個親字;利夫妻,一個愛字;利朋友,一個忠字;利其他人,一個信字;利動植物,一個容字。綜上,無為不是不作為、不妄為,而是努力地為,全心地為,並且要為而不有,為而不恃,為而不宰,為而不居,為而不爭,為而不害。做到無為,人與人和睦了,社會和諧了,人與自然和諧了,人的幸福指數提高了,人的壽命延長了。這其中的道理一想就通,不用我多餘。

B、致虛、守靜、柔弱(人對天地的模仿):道存在於天空,是虛無的,柔弱的,所以,人對道的模仿,必須虛靜,柔弱。致虛,從天然電腦中清空七情(喜怒哀樂驚恐悲)六欲(聽、聞、視、食、玩、性)和貪(過度地追求物欲)嗔(責怪)癡(對某事物的過度迷戀)妄(妄想)等私心雜念,讓心安靜下來。子曰,靜則能定,定則能安,安則能慮,慮則能得。虛才能靜。柔弱,一是語言行為顯示出不如別人,從心理上顯示出不如別人;二是人的生理上的柔弱,人生中是由柔弱到僵硬的過程。要延緩這個過程,一是心靜,二是注意合理飲食,少吃肉,三是多練太極拳。謙下,是用語言行為表示出不如別人,對別人恭敬。

C、利而不爭,利而不害:爭,即爭名,爭利,爭功(以上指爭的目標);繼而發展為爭論,爭吵,爭鬥,爭戰,爭命(以上指爭的過程和結果)。過度的競爭會引發許多不良後果。人的一切問題或許多的社會問題都源於爭。

D、弱者道之用。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柔弱出力量出智慧。太極拳的原理即如此。

2)地德:除了天德的無為柔弱虛靜等。主要說一下水德。包含以下幾方面:

一是利萬物而不爭:博愛,愛父母兄弟姐妹,愛他人,愛眾生(動物),愛萬物(植物)。

二是天下莫柔弱于水:嬰兒至柔,生命力極強。人應該守柔和示弱。柔弱勝堅強,水因為柔弱,所以有無窮的力量;道因為柔弱它的力量無以倫比。引力看不到摸不著,何其柔弱,卻能把無限的水送到地球的各個角落,還能把兩個巨大的星球拉扯在一起。這就是道的力量。

三是處眾人之所惡:喻人不應該怕髒。肢體越不怕髒,靈魂越乾淨,境界越高。一個人,肢體髒了洗洗就會乾淨,沒什麼可怕;靈魂髒了要洗乾淨就很難了,那才是可怕。

四是窪則盈:知足。知止不殆。一切不順心的事都源於不知足。不知足就爭,爭就會燥,燥就會傷身,就會影響健康,就會影響壽命。

五是安靜,淡定:出智慧,茶師比劍,以淡定勝之。安靜能放緩心跳,能延緩壽命。

六是成百谷王:條條大河流大海。喻包容。要想事業有所建樹,必須有包容心。常言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包容指不中聽的話聽起來心裡很順,不善的人甚至損害過你的人你還能對他好。無恚嗔之心。一個人,倘若能夠這樣大度,何愁事不成,何愁不長壽呢?

七善:居善地(處下之地),心善淵(包容百川),與善仁(滋養萬物),言善信(潮水定時有信),政善治(持正平衡),事善能(淨化污垢),動善時(雨季、汛期、潮汐定時無誤)。

3)人德:模仿地德和天德。

A、模仿天德地德,即虛靜柔弱無為等,根本在於收斂人性(中),掌控人性(庸)。做到七情六欲不發或發而皆中節。經曰: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五音令人耳聾,畋獵令人心發狂。七情六欲不發則為虛,發而皆中節則為陰陽平衡。

B.修身(道家):通過個人努力,甚至一輩子的努力,使個人的心性、身性、品性、行為符合《道德經》的標準:陰陽平衡、適度、無為、仁慈、至柔、處下、包容、淡定、崇儉、樸素、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等。修德難,因其內含豐富,修起來樣樣皆難。修德,簡而言之就是掌控人性,使人的思想、語言、行為不偏離人性或道德規範。人,最難挑戰的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正因為難以戰勝,才是值得挑戰的。

C、見素抱樸,儉(道家三德之一):簡單的生活,厲行節約。素:未染色的絲絹;樸:未加工的斷木。儉,節約,量入為出,略有盈餘。古人以年年有餘而引以為豪,這是中國人的傳統消費觀。在社會保障較為落後的時代,這種觀念是積極的,它解除了人的生存的後顧之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年年有餘也許是多餘的,西方人的消費觀更受到熱捧,月光族即是這類人群的典型代表。作為中國人,我認為至少不應該拋棄傳統的消費觀。傳統的消費觀,不但是一個生活態度問題,還關係到環保等諸多社會問題,實質是一個道德問題。還是崇尚簡單的生活吧,為了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崇儉的消費觀,應充分體現在人的飲食上。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多數人的飲食動不動大魚大肉。要想到人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是以植物為主食的。從人的有關器官(如牙齒以平的為主,這是為了磨碎植物;腸子比食肉動物長,是為了充分地消化植物。肉在腸胃內停留時間過長,會滋生許多細菌,破壞胃腸功能)就可以看出,人不適宜多吃肉。再則,肉是酸性的,人的健康體質應為弱鹼性。多吃肉使身體酸化了。多吃肉還關係到環保問題。一頭豬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一噸,專家統計,中國的豬飼養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汽車的排放量多五倍。還有,飼料的肉轉化率為十五分之一,也就是說,由於我們的多吃肉,對土地的占用量多了十五倍,就是對林木的砍伐量多了十五倍。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為了我們的地球,為了我們生存的家園,少吃肉吧。

吃植物也要有許多講究。《黃帝內經》有雲,食物以自然的為好。添加劑食品,加工食品,反季節食品,轉基因食品,外來食品,都應謹慎食用。

總之,樸素才是根本。為了我們生存的家園,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我們不要那麼急匆匆地離開這個美麗的世界,棄奢崇儉吧。

D、不敢為天下先(道家三德之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跟別人比生活水準的高低,吃苦在別人前頭,享受在別人後頭。經曰,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想出人頭地,比別人多吃苦是唯一的捷徑,別無選擇。

E、天人合一(道家自然觀):

a.一為道,道生一,意為天地人合一道,天過夏天,地也過夏天,人不可能過冬天。道安靜柔弱謙虛,人也要安靜柔弱謙虛,這才是天人合一之要義。不是人住到山上去,就叫做天人合一。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指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球等。人對自然的模仿,在於虛、靜、順應,即順其自然。注意潮濕冷熱,順時增減衣服,重視保溫降溫。

F、仁,仁義禮智信(五常,道儒兩家均倡):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仁義禮智信,對應金木水火土,春夏秋冬中,東南西北中。春,萬物生長,主要是萬木生長,之所以生長是道和作用,道給予適當的溫度、濕度,這是道的仁愛之心,所以春主木、主仁、主東。餘類推。

G、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儒家八德):古代儒家做人的行為規範。對父母孝,兄弟悌,領導忠,朋友信,待人禮,懂感恩,生活廉,處事恥。

5、傳統的道德:小結

1)道德是為人處事的標準。指人的一切心理(思想、情感、情緒等的外發必須適度,陰陽平衡,中庸)活動、生理(身柔,利人,利萬物)活動、行為活動都應當尊重順應自然規律和心理學規律,都應當是正當的、利人的、公眾認可的。

2)道是哲學:萬物負陰而抱陽,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二者不同表述,但本質是一樣的,指事物的兩個方面。

3)德是心理學:虛、靜、率性等等,都是心理活動。

 

三、如何修德?

 

修德是一種實踐行為。《道德經》學了以後,必須做出來,才能出效果,才能健康長壽,才能事業有成。如果只把道德掛在嘴上,那還是無德。《經》雲,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學得再好,不踐行,那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如何修德,我以為,就是做,就是修,由理論到實踐,由淺入深,先易後難,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除此別無選擇。

1、為無為:

1)為人處事去功利。放下功名利祿,拋開七情六欲。放下包袱,立地成佛(成道)。

2)多做好事。做了好事不要放在心上,做了錯事立即改正

3)率性。控制七情六欲,控制貪嗔癡妄。

4)心靜。不爭不躁,虛靜柔弱。

5)熱愛生命。熱愛自己,熱愛親人,熱愛眾人,熱愛動物,熱愛植物;尊重自然,熱愛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2、讀經:使人性歸德,使處事得道 。《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大學》,《中庸》,《弟子規》。買書,必須購買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書,購買權威專家編著的書。讀書要三到,眼到手到心到。要有自己正確的判斷是非的標杆,不被專家忽悠。應博取眾長,綜合推論,才能得出正解。

3、行《弟子規》之禮:修下德,盡孝,行禮。按照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具體規範做出來。其實,即使是修下德,也把修身修心包含其中了。比如,正襟危坐,氣血就通,對任督二脈的氣血運行十分有利。又比如,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恭敬情況而行的不同角度的鞠躬禮,也是疏理任督二脈的。這是最好的太極生活化,顯示我們老祖宗的高度智慧。

4、練太極拳,使身心淡定柔弱。練太極拳,要求心靜,目標是身弱。心靜即歸德,身弱即得道。習練步驟為氣功、基本功、套路、技擊。氣功不但使人心靜,還有提陽作用;基本功是提陽和練柔的功法;套路是疏經理氣。所以,太極拳使人長壽,能幾千年來始終受到國人的高度推崇,自有它的道理。

 

(楊氏鄭子太極拳福建有緣拳社第五期入室弟子  余福仁)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taichi&aid=819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