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字有生命,須要被導「正」
2009/06/11 10:30:39瀏覽370|回應0|推薦2

引用文章繁與簡之間 文字有生命

「識正書簡」已被澄清,馬總統期望對岸能逐漸習慣正體字,久之,進而恢復使用正體字。所以,實在不需要對這發言過度解讀。

話說回來,大陸的簡體字與台灣一般所用的簡體字不盡相同。對岸的簡體字真的讓人不敢領教;說得明白一點,大幅悖離文字的「六義(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簡直是「不倫不類」,更別說是美感與藝術(書法)

兩岸統不統一、台灣獨不獨立,當前這議題引不起本人太大興趣;然而,文字是華人固有文化傳承,這可是要力爭到底的。美國就算是脫離英國而獨立,說的是「美語(美式英語)」、用的仍舊是「英文」,這是文化的根,是政治力不應抹滅的!

沒錯,「文字是有生命的」,而且「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但以當前台灣新生代的國語文程度退步,若不在國字上加強導「正」,而任其自由發展,此「文化生命」是會走捷徑的、是會「簡」化、退化的。

總之,台灣人不能因為多數華人使用(大陸)簡體字,而跟著隨波逐流;正體字,正是台灣與世界最佳的差異之一,兼具文化性與藝術性,應當固守並發揚之。

-------

繁與簡之間 文字有生命

拜讀昨日「識正書簡,正體字會漸忘掉 」一文,筆者深以為馬總統此舉不失為一權衡之計。以現階段國人文字的使用習慣來說,雖實有因方便而簡寫,但仍以繁體居多,教育部的語文教學政策仍以繁體字為主,所以沒有「乾、干」不分的現象。

至於繁簡字的爭端,也不必上綱至中國文化的爭奪戰,就中國文字的演變來說,簡筆的演進過程所在多有,今日之字比照小篆不知簡化多少。難道使用簡化字的我們,就是背離中華文化嗎?「識正書簡」不可以本末倒置,識正的目的正是文化傳承,書簡乃是個人選擇。筆者深信,大部分人應該不會在國家考試時全部以簡體字書寫,國文課本也不會出現簡體版吧。

所謂「牛B」、「軟件」之語,乃是其文化的約定俗成,「識正書簡」倒也不至於會回過頭來影響國語;若以此種論點,為何社會上就不會有習稱「良人」、「娘子」之語。以上所述,不過闡明一理:文字自有生命周期,只要對於文化的立場不變,「識正書簡」只是多一種選擇。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atitudes&aid=303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