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葉問詠春拳_大勘誤
2014/10/04 20:02:21瀏覽220|回應0|推薦0

   

 

 

bt.jpg

 

真需要練很久...才能實戰嗎..?? 

 
 

 

詠春拳_橫掃_跆拳/空手道/拳擊/散打..各派紀錄片

 

 

連 猩猩都知..現學現用..那人呢 !?



如何「現學現用」..?



學會將自己的拳頭..打到敵人身上..

學會用自己的手擋住敵人來拳...

須要3天..3月..3年..10年..???

 

 

真需要練很久...才能實戰嗎..??
 
 
古人學拳為生存實用..

若似今人那樣被拖課程...

 

學成前..


早被強盜山賊路匪打死了...!

可能嗎 !?

 

 

黐手...真是核心訓鍊嗎?

話說..黃淳樑....當年擊敗退休西洋拳王..

用的不是來留去送的黐手式打法...而是...

 



 
 

 

 

 

      

 

 

你學詠春拳...已多久了..??

跟影片中...這只學6個月的女孩兒...比起來..又如何?!

你的老師..拳齡多久了...?  跟她比起來..又如何?

一切問題..到底在哪?!  自己好好想想吧

 

 

【裏簾必爭/守中用中】



2r-400.jpg




...幾人真懂?


這是詠春拳攻防戰略的要言。詠春拳的招式主張排外而不排內。

對己而言,是務要將對方的攻擊點排斥在自己的防守圈外;

但對人而言,就要搶進對方的防守圈內,“爭取內簾”。

jkd-middle-1.jpg



何謂..追形不追手?




何謂…裏簾必爭_守中用中? 葉問木人樁手正確夾角?




由上可知…葉問詠春拳之精純處..

在於其與它派洪拳類_永春/詠春..最大不同處在於…

它把所有對敵的”攻”、”防”的複雜問題..

全都簡化集中在”中線上”做處理!

使得對敵攻、防問題變得簡單、好掌握、以簡馭繁!


而防守動作之"左右範圍"幅度越小..

則防守越嚴密迅速..漏洞破綻越小!

因為..所謂葉問詠春防守..

只須把敵方來拳排出我之中線之外便可!

因此古法合格之葉問木人樁,

2上木手間距須比它派小!

 

而所謂攻擊..水平2點間..

最短最快路徑..永遠是循中線而出的"直線"

因2上木手間距夠小,

才能逼養習練者出拳須循中線而出之習慣!


也因此..一旦對敵..更立即「搶佔中線」

以我之中線去鎖定對方..

同時避開對方對我之中線鎖定(如果對方也懂"中線攻防原理")

好進行中"線上的攻防"..發揮貫徹「守中用中」原理

以求先立於不敗之地..再進行攻肪!



或許又有人會問…

萬一敵方來拳…不打我之中線又該如何..?

簡單!

直接”原地轉馬”45度側身消閃…或左或右…

同時我之一手從中線將敵之來手向外排出..

同時我之另一手直接循中線打上敵身便行…

此即連消帶打之”轉馬攻守合一”連消帶打之法!

 

m-h-480.jpg

ip_s_480.jpg



以上證明…

”黐手”時..須走位..實戰時..須走位! 


這樣才能”以斜打正”..將敵排置於我之”外門”..

如此我才能..以中線鎖定敵方…

並避開被對方以中線鎖定!


以求..取得最佳”線、位”..最佳”攻防角度”..

永佔不敗優勢..!



而這一切..都須靠”走位”來完成…

這也就是..為啥..葉問詠春116式木人樁..

從一開始的第一小節開始..

就在教你..左右外側走位…啦!



以上是..

葉問生前親自示範… 但在葉問過逝後…

被門人無私公開傳播的…

116式葉問詠春木人樁法

 

 

附:葉問木人樁_合格大前題




1-biba.jpg

1-how.jpg

 









如果你從來就只是光用腰在發勁..以腰做為"起始力源"..

如今卻只是因為看到這幾張照片..

而開始也學著將尾椎骨..向前挺合..上身後仰起來..

卻仍舊只用腰發勁..以腰做為"起始力源"..

那就是..一錯再錯.."東施效顰"...無可救藥了...


Why ?


要知..之所以要將尾椎骨向前挺合..

純是因為如此...

才能將下半身之力...完整傳導至腰部以上之上半身..

因為2骨節間相頂合..

才能產生連結結構..容許"力"之完全有效傳導..

才能形成各部位之力

在傳導過程中..層層推擠加疊..

如此..將全身由足下而上七大部位之力...

層層加總而至用來攻擊的拳腳..或快速移位之用..

此即【詠春拳經】所言之"力從地起"...



但如今..如果你發勁是違背"力從地起"之正確要等領..

而是胡亂改為單以"腰部"發力..

那麼..又何須要多此一舉..也將尾椎骨前頂挺合..?!

如此不但毫無意義..

更將因為一開始就讓腰部僵化受制..而失靈活運動空間..

而使得攻防動作內勁大減..

反倒還不如..不將尾椎骨忘往前挺合哩


或許..你仍自認為..你可以不相信..

詠春歷代先師所傳承下來的..

【詠春拳經】所主張「力從地起」

也可不信李小龍生前親自寫下的7大冊筆記所言

及李小龍親自示範"寸勁拳"所展現之後腿蹬地發力

...

及  

葉問-黃淳樑-李恆昌-王志鵬一脈相承之"力從地起"

但你總該相信你自己吧...

一切讓實驗證明

事實勝於雄辯..馬上點擊下面圖片..

按該網頁文中所言發勁要領....

站起來立刻發勁測試體會一下..

何者方式發勁更強?移位更速?

何者發勁方式才適用於詠春攻防所須?

何者為真吧?!


 
 
w-h-w.jpg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zaboxing&aid=1786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