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25 17:40:26瀏覽381|回應0|推薦0 | |
古拳諺 云:
「學拳容易 , 改拳難 ; 跟錯師傅,更加難上難!」
親身實證(實戰檢驗), 原是中國古代武術家親立下的準則 ! 如果現今國術界都不懂, 還配談啥""傳承""二字 !? 故戚繼光<<紀效新書>>曰: 「今結之以勢,註之以訣,以啟後學, 既得藝,必試敵, 切不可以勝負為愧為奇, 當思 何以勝之 ? 何以敗之 ? 勉而久試。」 明代~剿滅 倭寇 的實戰經驗總結 清代~剿滅 太平天國的秘笈 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全中國, 清政府束手無策。 在家守制的曾國藩,召集鄉勇, 將一群只知道鋤地的農民, 打造成了威震天下的湘軍, 最終攻入南京,埋葬了太平天國。 ■曾國藩本是一介書生, 是如何學會練兵打仗的呢? 他曾經對人說出一個秘訣, 全靠戚繼光的《紀效新書》。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k888yp.html <<紀效新書>>書名釋義,為何? 用白話說, 即 只求真實證而出之實效 而不談師徒口耳相傳 空口不實說兵 之坊間荒謬拳論 ! 附: <<紀效新書>>/卷十四【拳經捷要篇】 明-戚繼光 將軍_原著 此藝不甚預於兵, 能有餘力, 則亦武門所當習, 但眾之不能強者, 亦聽 其所便耳。 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 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 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 故存於後,以備二家。 學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 腳法輕固,進退得宜, 腿可飛騰。 而其妙也,顛起倒插。 而其猛也,披劈橫拳。 而其快也,活捉朝天。 而其柔也,知當斜閃。 故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 勢勢相承,遇敵制勝, 變化無窮, 微妙莫測, 窈焉冥焉, 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 俗云 : 【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 所謂 :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犯了招架,就有十下。 博記廣學,多算而勝。 古今拳家, 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 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 各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 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 二十四棄探馬,入閃番,十二 短, 此亦善之善者也。 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 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 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 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相兼, 楊氏鎗法,與巴子拳棍 , 皆今之有名者。 雖各有所取, 然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 就可取勝於人, 此不過偏於一隅, 若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 正如常山蛇陣法, 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 擊其身而首尾相應, 此謂 : 【上下周全,無有不勝】。 大抵拳、棍、刀.鎗、耙、劍、 戟、弓、矢、鉤鐮、挨牌之穎, 莫不先有拳法,活動 身手, 其 拳也為武藝之源。 今結之以勢,註之以訣,以啟後學, 既得藝,必試敵, 切不可以勝負為愧為奇, 當思 何以勝之,何以敗之, 勉而久試。 怯敵還是藝淺, 善戰必定藝精。 古云 : 【藝高人膽大】 ,信不誣矣。 余在舟山公署,得參戎劉草堂打拳, 所謂犯了招架,便是十下之謂也, 此最妙,即棍中之連打。
Ps: 插播補充: 請注意 明朝此時 有名實戰拳種之清單中 尚無太極拳之名 . .....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