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典名曲欣賞】《陽春白雪》(配樂組圖) 作者 / 主持:徐蘭
【作者的話】 中華文化內涵中留存的獨特的民族文化記憶,讓「中華」那些亙古不變的東西至今爲世人嚮往關注.但中華文化在故土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壓抑摧殘得奄奄一息,留給活下去的中國人的,是一個巨大的文化斷裂帶。 本網站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試圖用“具體而微”的摸索,希望與您一起去探尋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
您現在收聽到的這首琵琶曲,就是《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是傳統琵琶曲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 《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另外據記載,春秋戰國時代的楚國有一種較爲高雅的歌曲,名字就叫“陽春”、“白雪” ,當時能夠聽懂這種歌曲的只有數十人而已。所以,就有了“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的說法。
那麽,《陽春白雪》這首樂曲的全曲真正旨趣,在於它以流暢清新的旋律,表達了一種生機與暢快氣氛。
《陽春白雪》的感染力主要來自琵琶指法的應用,有“珠走玉盤”之韻,半輪(以四指快速擊出)及雙音的運用加強了這種感覺。彈奏時要求變奏嚴謹,以更強化琵琶的鏗鏘,若失掉這些,一路唱將而來的氣勢就將打折扣。本曲可以說是典型表達“功力美”而不涉“意境美”的樂曲,指法的特質性應用,使它常成爲琵琶入門必修的第一首獨奏曲。
《陽春白雪》這首琵琶曲的另一特點是它的“泛音”指法,大大改變了“起部”的主題呈現方法,特別是在“道院琴聲”一段中“泛音”的使用,與開頭部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可謂玲瓏剔透、晶瑩四射,給樂曲最後進入高潮,提供了情緒、藝術與技巧上的全面準備。
耳邊聽著這首著名的琵琶曲,使我想起了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千古絕唱詩篇《琵琶行》,詩中寫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他那深刻的筆觸把琵琶的音色、技巧及演奏的感染力描繪得維妙維肖。
下面讓我們完整地聽一遍琵琶曲《陽春白雪》。
![](http://imgs.ntdtv.com/pic/2009/4-21/p325591a301347254.jpg)
引用 陽春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