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
2010/07/04 16:36:38瀏覽2522|回應2|推薦19

佛教重於實踐!

從前彌勒菩薩,曾總括應該修學的說:「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

五明,就是大乘佛弟子應該修學的五類學術。

五明是:

一、聲明:是語言文字學,包括得語言、文法、音韻(也通於音樂)等。

二、因明:因是原因,理由,這是依已知而求未知,察事辯理的學問。在語言方面,是辯論術;在思想方面,是理則學 ──邏輯。

三、醫方明:這是醫、藥、生理、優生等學問。

四、工巧明:這是基於數學,所有的物理科學,以及實用的工作技巧。

五、內明:上四種為共(外)世間的;佛的教育,在這共世間學的四明上,內明從心性來看能不斷的延伸~內明能明白其它4明~進修不共的佛學,所以叫內明。這是佛所宣說的法毘奈耶,也可說純粹佛學。

聲明與因明,為自覺覺他的必備學問。聲明是語文學,而因明是思辨的方法。沒有這二種學問,總不免思想混亂,是非不明。不但缺乏教人的能力,就是自以為然的,也未必就是正確的。在西藏,初學佛法,都從聲明、因明入手,因為這是理解聖教的必備工具。

醫方明,是能除身心苦痛而得安樂的;

工巧明是利用厚生,增進人類物質幸福的。

醫方與工巧,正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實際學問。善財童子參訪的大善知識中,就有數學家,建築師,醫生,製香師。如大論師龍樹菩薩,就是優越的製香師與煉金師(化學)。在他指導下所建的寺院與洞窟,真是鬼斧神工,被稱為印度佛教的第一建築。這可見佛教的教育,不只是因果、空有、心性,而是五明:大乘佛 學中,即世間而出世,世與出世無礙,聲明、因明等,是共世間的出世學,真俗融通,為佛教教育的一科。

以上五明的共同處都是為了別人~

為了度眾必須不斷的擴大~

在經中,佛陀不斷的讚歎「法施」。法是真理、德行、良善的學說,以及禮俗。換言之,法是合法(合理性)的一切世出世間善法。佛弟子修學此法,又與人為善而宣揚此法,就是法施。法施可分為二類:一、「出世法施」,如內明的弘揚傳授;二、「世間法施」,如聲明、因明等的教授。世間法施,就是世間的一般教育。

  佛稱這些為「法施」,是最有意義!由為布施是有功德的,努力於世出世法的教化,無論是個人或教團,都是有功德的。但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於與人同樂,為人拔苦的同情,這是無條件的施與,而不是為了果報,或者為了現生的功利。所以從事世出世法的教育,不但不應為自身的名聞利養著想,也不應為教團的擴張著想。為了正法,為了利益人類,而發心勇進的做去。這才是佛教的教育,佛教教育工作者的精神。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T9&aid=4192754

 回應文章

地藏不藏●不藏極樂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初學內明
2010/07/08 03:28

我自小對其他四明,興趣甚廣,

只是一直不知道,廣泛的興趣作為何用.....

直到真正回歸菩薩道,

離開以前自以為的幫,踏上真正醒人自立的菩薩道,內明~逐步拓寬中... 自性越來越常見、慈悲越來越有智慧...

於是明白了文中,內明能明白其他四明,而五明如何用~不是要去專研取勝~  是善用在菩薩道上,時間到了可以是助人力量~~

菩薩道一路走來~內明啟發,逐步見証與體驗此五明自動形成無做妙力,所有事先遇到學到的五明,用處恰到好處


地藏不藏●不藏極樂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尚待努力
2010/07/05 04:03

很多時候,很希望不想聽佛法的人,

來親近佛法,於是我為他們說果報,

希望他們行善,多付出~

希望我將來能有智慧,可以生活中

就讓人不為了好果報才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