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1/06 18:41:58瀏覽207|回應0|推薦11 | |
聯合報/陳陸輝/政大選研中心特聘研究員暨政治系教授兼主任 「民」無信不立!隨著大選逼近,國「民」黨與「民」眾黨是否彼此信任,而能在選前形成同盟、極大化選票?成為選情焦點。近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仍堅持只有全民調才能反映真實民意、選出最強組合。他主張:全民調中贏的選總統、輸的當副手,甚至強調就算是全民調數據他贏了,但是如果贏的差距落在統計誤差範圍內,他願意當副手來達到政黨輪替的目標。 柯主席對以全民調決定在野陣營提名有一定的堅持,但若是將棘手的事情都交給民調解決,應該不是未來國家領導人應有的高度。畢竟,是不是全民調最能處理困境或提名最能勝選的候選人,頗值得深思。柯主席提出在統計抽樣「誤差」內願意退居副手。不過,民調的「誤差」,絕對不僅止於抽樣誤差。 我們就以二○二二年台北市長選舉前的民調為例,來說明選前民意調查的可能侷限。當時三位主要候選人蔣萬安、陳時中與黃珊珊於十一月選前的支持度,在自由時報(蔣廿九%、陳卅五%、黃廿三%)、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蔣卅%、陳廿二%、黃廿七%)及聯合報(蔣卅六%、陳廿%、黃廿七%)各有不同,但三人實際得票為蔣四二%、陳卅二%、黃廿五%。因此,民意調查與真正的投票結果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誤差。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民調所指出的當選人,結果並未勝選。 民意調查中,各種誤差猶如一座冰山,我歸類為三種:除浮在水面的「選樣誤差」外,還有藏在水面下的「回應誤差」與「管理誤差」。「選樣誤差」指隨機抽出的樣本是否可以推論母群體,以及其可能造成的誤差。柯主席說的抽樣誤差,只是浮出水面的「選樣誤差」之冰山一角,是最簡單計算的;但還包括據以抽樣的底冊是否完整涵蓋母群體的「涵蓋誤差」,以及中選的受訪者(我們稱之為單位)是否接受訪問的「單位無反應誤差」。 以「涵蓋誤差」為例,一般電話訪問的家用電話,尚有中華電信出版的電話號碼簿可做為抽樣底冊參考;但手機調查時,坊間並無完整的手機號碼底冊。執行手機訪問的研究者,往往透過NCC公布的手機前五碼核配情況之「行動通信網路業務用戶號碼核配現況」, 再以隨機方式產生後面五碼,來製作共計十碼的手機電話樣本。用這些電話號碼進行訪問的空號率頗高,也有一人多門號的諸多情況,這就帶來涵蓋率可能的誤差。 另外兩類在水面下的誤差冰山,分別是「回應誤差」及「管理誤差」。「回應誤差」討論的是在民調中,來自受訪者、訪員及問卷設計等三面向的可能誤差。以來自受訪者的誤差為例,目前執政黨總統參選人已經確定,加上可以大量挹注的行政資源,在野聯盟若希望利用全民調推選最能勝選的參選人,很可能在執政黨動員情況下,訪問到一定比例反串的受訪者,反而產生的是最容易被執政黨輾壓的候選人。此外,「管理誤差」即所謂的「機構效應」。 因此,全民調可能的誤差冰山問題,都需要考慮與評估。柯主席希望他的參選可以帶動「理性、務實、科學的政治文化」,我們希望他能正視龐大的民調誤差冰山,而不是過於簡化為抽樣誤差問題,未來才有可能理性、務實與科學地解決我們國家所面對的重大議題。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