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釋疑20190320-21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02/15
2019/03/21 23:10:07瀏覽419|回應20|推薦0

釋疑

22:51’

20190320

正法=

證法:

真實的

修證、體證:

無常

無我;

寂靜涅槃。

四聖諦:

知苦、

斷集、

慕滅、

證(修)道、

十二因緣

逆轉:

解脫無明生死;

順=流~轉生死。

聖開法師:

末法乃鼓勵之詞,勉勵弟子實修實證,體證正法。勿讓末法之事發生。(lotus)

/

就像為人父母的也都告訴孩子,要努力的讀書做人,將來有出息,過好日子,以免做工,受苦受難等,但,並不是說,孩子一定“沒出脫”=出息。

相對的,很努力的孩子的將來,也未必就可以不要受苦受難。

4依法:

“依意不依語”

勿著語言文字,要理解話語文字中的真實義的道理是一樣的。

/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三世因果:各人造業各人因果個人擔待。自顧都不暇了。

第一、自覺:優先個人淨化自身的身、心、靈,負責管理好自己;其次,有證量能力再“覺他”行慈悲=利他。

自覺-->>覺他(行菩薩道)-->>

覺行圓滿是為:圓滿的覺悟者--佛陀。(lotus)

以上,簡要說明修道的過程。

~成佛之道~

/

(續言)

06:38’

03/21:菩薩道

需經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

圓滿六度(萬行)波羅蜜:

1.布施波羅密

2.持戒

3.忍辱

4.精進

5.禪定

6.智慧(=般若)波羅密

經過52(53、54)

位階

最後,

等覺->>

妙覺-->>

成就圓滿佛果

果位

(lotus)

/

有好樂自己的解脫生死,了輪迴轉世之苦,之阿羅漢、辟支佛尊聖者,是未必走到了這一位階。

修四聖諦解脫的是阿羅漢果位,

修十二因緣果位的是辟支佛聖者。

內在的證量解脫,非外相可判讀。有慧解脫,有定解脫,有定、慧皆解脫的聖者,展現出不同的修行人格特質。

所以

不要,任意輕慢行人外在的行為,內心(靈)的清凈解脫非凡夫肉言所見,所論。

一旦,對聖者造了不好的因果,相對的,果報更甚於對凡夫眾生所造的業因。

善的福報的因果也是一樣的。

(lotus)

/

人人都有明珠一顆(清明的覺性,佛性、靈性)

善護念

自己的

佛性

光明,

勿任意被外在的環境,自己的不正確的想法污染。(Unity)

/

綜然,有證量能看到他人修行人的偏,邪,三世因果,....沒有應機的因緣,也不需要你去攪亂各有因果。

六祖大師: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人人都是在道路上

努力完成了

個人的

三世因果

緣起性空

、、、

努力的向目標邁進吧!

(O)(K)(Unity)(lotus)(folded hands)

06:58’

只有佛教法

沒有“宗教戰爭”

最究竟圓滿清凈的境界,想法和理想解決問題,難題之道,並非爭

對錯。

而是,教化人心,淨化人心,

化於“無形”(=無我,無相,無執著對立關係,衝突)之中

有我執

我見

我思

我想

的執著心,行,

造成了人、我(國家)之爭。是治標不治本,沒有人人從自心根本解決自我生命的課題,永遠無法改變(善)人與(他)人(國)的問題。

(lotus)

/

提婆達多與世尊示現的是:因為

嫉妒、障礙他人的三世因果,...

這一世的示現,毀佛謗佛,出佛身血的因果:

墮落“拍球”地獄,意思是,一墮地獄,馬上就如球從地面彈跳而起(出)...

是“聖者”示現,為了輔助教化眾生:

僧團和合。

/

佛法是自心修煉、提昇的方法,過程。

佛教(團)是眾人組成了的團體,沿續

歷史的傳承,

經歷了種族,文化,思想,環境....種種原因,因素,條件下影響,各種不同型態風貌的佛教,在世界上各地開花結果,都有適用於當地的因地制宜,看似並非原始佛教的面貌,卻因為“方便、慈悲”智慧衍生~化出來以為傳續不斷。

_相似”佛法(教)之處;利益眾生不同的根機,因緣。

在娑婆苦海中

普遍的芸芸眾生。

枝繁葉茂。

(lotus)

~07:36’

/

世尊和提婆達多的宿世因果:

兩人是兄弟,父親年邁久病將死...

為了獨得家產,將提婆達多)的宿世(推落山崖,導致腳拇趾流血...

故有今日之報,

生生世世...

乃至成佛,仍然,要為自己過去的因果,一報還一報。

~

08:40’

20190321(02/15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週四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CGOGADI&aid=12520649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8/10 13:55
https://timeline.line.me/post/_dZLyT05DERAoJlLFukhKAwcGAjhVUL7j7LWE4rw/1156541497203083088

人道之基礎,佛教徒最基本的五戒要戒,甚至,提昇淨化至上品五戒十善纔好,保得人身在人、天善道。1.不殺生(一切有情;人為上)。2.不偷盜(未經主人允許不可取得)。3.不邪淫:非合法夫妻不淫亂。4.不妄語(含:兩舌、惡口、綺語)5.不飲酒(煙,毒、以致亂心性。
💡😇☸🔯👣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8/10 13:14
補充18樓:
聖開法師法語:
無漏福從三寶門中修得。
S.F.果樂法施F.S. 於 2019/08/10 13:12回覆
💡😇☸🔯👣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8/10 13:06
人道福氣=報足夠,纔可能有如此輕鬆自在情形,可修可渡。

人道再優
再若
不修心、戒、定、慧;
一世比一世輪迴逐漸墮落、更差業報。

此世有修,得,不過保下一世福報。

----
凡夫境界有退(戒定慧),
有漏(福);
有轉世之迷(喝了孟婆湯)

所以
只能隨機(當下,當初一念)意識心執取,幻化,誤以假做真....

隨習(積習已久之行為,思想,念頭)

隨重(業習=行為比重)

““通稱業力””

12因緣:
一念無明妄動
--》》
愛、
取、
有、

生~(老~》》死)


而繼續下一期生命。
----
註:
以上回應以下“賴“來影音:
中科院院士驗證,60歲以後,如果你:
1.不上網
2.不歌舞
3.不吃喝
4.不隨處跑
5.不亂花錢
養成一個良好生活習慣久而久之,你就會驚奇地發現: ☺老年痴呆了!
網路要上,
唱歌跳舞,
聚會吃喝,
到處玩樂,
使勁得捨。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
☺返老還童啦!
水是“長壽第一要素”
睡覺是”天下第一大補”
走路是“最好運動”
唱歌是“最棒娛樂”
群組冒泡是
預防老年痴呆最好良方.
都是最好的“長壽藥”,從這五種”長壽藥”開始
把每天當除夕,
把退休當假期,
把七十當十七,
把家裏當巴黎,
把朋友當親人,
把對手當知己;
老年任性生活唱歌:
多聚會,
少窩家.
窩家久,
成傻瓜.
走出去,
樂開懷.
找朋友,
説説話.
少喝酒,
多喝茶.
退休金,
捨得花.
别總等:
更老啦、
耳也聾、
眼也花.
衣再好,
腰成蝦;
飯再香,
没有牙.
錢再多,
床上趴.
歲月失,
别犯傻. https://youtu.be/6cX5qxAf7SA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6/25 09:31
https://kknews.cc/other/z5rj56q.html
佛陀與其妻子的前世因緣
時間\2018-08-15
我們都知道,釋迦摩尼佛出家前為名字為悉達多,是一名太子,在他十六歲的時候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輸陀羅為妃,生下羅睺羅一子,而後選擇出家修道。那麼,耶輸陀羅是以什麼樣的因緣得以和悉達多做夫妻的呢?


根據《未曾有因緣經》的記載,在佛陀之子羅睺羅九歲的時候,佛陀派遣弟子目犍連把兒子接回來剃度,讓其修習聖道,但是他的母親耶輸陀羅卻不同意交出自己的兒子,甚至關閉城門不讓目犍連進城,這時候,目連尊者運用神通來到了耶輸陀羅面前進行勸說,但耶輸陀羅並未聽勸,不肯交齣兒子,佛陀的父親凈飯王知道這件事之後讓佛陀的姨母波闍波提前去勸說,也同樣遭到了拒絕。就在這個時候,佛陀以神力化現一人在空中對耶輸陀羅說:「耶輸陀羅。


汝頗憶念往古世時誓願事不。釋迦如來。當爾之時。為菩薩道。以五百銀錢。從汝買得五莖蓮華。上定光佛。時汝求我。世世所生。共為夫妻。我不欲受。即語汝言。我為菩薩。累劫行願。一切布施。不逆人意。汝能爾者。聽為我妻。汝立誓言。世世所生。國城妻子及與我身。隨君施與。誓無悔心。而今何故。愛惜羅睺。不令出家學聖道耶?」大致意思是說,耶輸陀羅,你可曾記起前世所發的誓願,那時我釋迦摩尼行菩薩道,用五百銀錢從你那裡買了五莖蓮花供養定光佛,你那時求我生生世世共為夫妻,我不願接受,便對你說:「我是菩薩,多生多劫布施一切,不願違逆他人的意願。如果你也能做到的話,我就娶你為妻。「你立下誓言:生生世世所有國家、城市、甚至我自己都隨你布施,決不反悔。現在你為什麼愛惜羅睺羅不讓他出家學習聖道呢。


在聽聞了這些話之後,耶輸陀羅瞬間回憶起了前世所發的誓願,就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並心甘情願的交齣兒子羅睺羅了。

後記:
宿願=緣;
在佛陀的本生故事裡,曾經甚至連自己的奴僕是妻兒皆捨...
信根深厚的人,對於聖者的故事,雖不一定理解,卻不會懷疑。
早期,纔出家三、五年,曾經有居士提出此疑惑,自覺,當時,也無法給予圓滿的答覆,答案。

是倆人彼此多生累劫的宿願。緣、宿命、是妻自願成就佛陀的修行。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6/04 01:42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9%259B%25A2%25E7%25B9%25AB%25E6%259E%259C.html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離繫果
梵語 visajyoga-phala。又作解脫果。五果之一。由慧之簡擇力而斷諸煩惱,遠離有漏法之繫縛,證得擇滅無為之涅槃果位,稱為離繫果。俱舍論卷六(大二九‧三五中):

「由慧盡法,名離繫果;滅故名盡,擇故名慧,即說擇滅名離繫果。」阿〔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入阿毘達磨論卷下、

順正理論卷十八〕 p6719



佛光大辭典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6/01 14:24
黑惡業

士用果報,指所作業增長,致累世續受無邊苦,復增長惡業,漂於輪迴。種敦巴格西云:「兄長們!心量廣大還不夠,應觀緣起至為微細。」
博多瓦云:「舌舐虛空不
覺其味,不思業果不覺法味,猶似無知蒙童獨坐火宅,尚覺戶外濁惡,吾等不知法義亦將為地獄之火所焚。」
造諸惡業後,若未生於三惡道中,亦將感得壽短、多病、貧困等不順境。故心中應思:
從此縱捨命亦不造惡,若有造作立即懺悔。若造更大力之善業,則罪障可轉為清淨。
龍樹云:「彼曾放逸行不善,遇佛聞教而精勤,離雲皎月美妍麗,難陀、指鬘見寶行。」
佛弟難陀曾貪戀美色,因見地獄之苦而入解脫道中。
指鬘曾殺九百九十九人,遇佛示教而得阿羅漢果。具見王殺父,寶行王殺母,後皆因趨入佛教而離無間地獄惡果。

白善業
士用果報,善德增上且福德綿延無斷,其次,於他世自然感得具足八功德,成就廣大資糧善趣所依身;
由斷除害他心故得長壽;由供養明燈或布施衣食等,故色身端莊;
對上師及法友無我慢而恭敬承事故種姓高貴;
對具德者、病人、貧者等布施其所需,故受用富足;
言語唯善故聞者皆從;
供養三寶及父母且清淨祈願,故具威嚴;
心喜士夫且救男根於將毀,故感得男身;
行善法時無求無懼而行利益、為助伴,故力量圓滿。


故若不喜輪迴,則當努力斷除不善;行持與前述福德善業及戒律誓句相順等解脫行,努力實修而不自欺。證得解脫因,首須有堅定出離輪迴之心,並受持清淨戒律;依此生起專一禪定,從而生無我智慧。瞭知無常、苦、空等共相與別相,因而淨除往昔所積障礙,窮盡輪迴痛苦,離邊而安住,此際假名「解脫」,但非己達高妙燦耀之境僅得稱解脫或「涅槃」。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6/01 14:17
黑惡業

增上果報:如殺生則投生於不祥或境惡之地,且生於多殺害之處。
不予取則多遇旱澇雹害之境。
邪淫則投生泥濘惡臭之地。
妄語則生恐怖之處。
兩舌生崇山峻谷。
惡口生於石堆荊棘叢生等不悅意處。
綺語生四季錯亂,耕耘無穫之地。
貪心生農穫歉收之地。
害心生果實味苦易壞,常受損之處。
邪見則無財富受用,親友稀少。

白善業
增上果報,所生境地吉祥順意。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6/01 14:12
黑惡業

等流果報包括受用等流果與造作等流果二種。
受用等流果指壽命短促等。如龍樹《中觀寶鬘論》云:
「殺生而致壽短促,
偷盜則致受用缺,
流連煙花常伴敵,
常說妄語遭毀謗,
兩舌則致常紛爭,
惡口多聞不悅語,
無益之語勿多言,
貪心多毀心中願,
害心則致常恐懼,
邪見則致惡見解。」

造作等流果,則是因和業成熟,導致自然喜歡造作同類行為。

白善業

等流果報:造作等流果方面,不喜殺生且精於善行。
受用等流果方面,依十善業力,受用廣大,相貌莊嚴,怨敵極少,普受讚揚,親眷敬愛,多聞美語,所辦易成,離諸傷害,心生清淨見地。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6/01 14:07
黑惡業
果報方面,有異熟果報,等流果報,增上果報,士用果報四種。
惡業之異熟果報指由所作惡業引導投入三惡趣,因嗔恨所造業導入地獄,
因貪入餓鬼道,因痴入畜生道。依積習而言,所行不善久重者投生地獄,中者投生餓鬼道,輕者投生畜生道。

白善業

乙、白善業

龍樹云:「不貪不嗔無愚痴,所生之業是為善。」

對己不生貪戀,對他不生嗔恨,對業果不愚痴,以此三智引導三門所行諸業。

斷除殺生後應當護生;
斷除不予取後當行布施;
斷除邪淫後當持淨戒;
斷除妄語後當說實語;
斷除兩舌後當使眾生和合;斷除惡口後當說悅語;斷除綺語後當精進持誦;斷除貪心後常依捨心;斷除害心後常修利他心;斷除邪見後深信佛陀教語,心依正見。

《中觀寶鬘論》云:「彼既白善十業道。」
復應「不飲酒且善營生,不行傷害敬布施,以慈心而行供養,略言彼等皆為法。」

果報方面,亦有異熟果報、等流果報、增上果報、士用果報四種。

異熟果報:力弱者生人道,力強者生欲界天。如以出離心攝諸行,則證聲聞與獨覺,如以菩提心攝持則入佛果。
《十地經》云:「此十地者,懼離痛苦,以悲隨聞他人音聲者得聲聞果;對他人不具悲,唯求己證者得緣覺果;心具大悲善巧,具大誓願,不捨眾生,心緣佛智者,得成菩薩地及一切六度,精萬法而終證佛果。」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6/01 11:32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1413039071149&id=100036073613230

http://www.gampopacenter.org/hl525.htm



果報方面,亦有異熟果報、等流果報、增上果報、士用果報四種。

異熟果報:力弱者生人道,力強者生欲界天。
如以出離心攝諸行,
則證聲聞與獨覺,
如以菩提心攝持則入佛果。

《十地經》云:「此十地者,懼離痛苦,以悲隨聞他人音聲者得聲聞果;
對他人不具悲,唯求己證者得緣覺果;心具大悲善巧,具大誓願,不捨眾生,心緣佛智者,得成菩薩地及一切六度,精萬法而終證佛果。」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