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家有飛虎 險被遺忘的英雄
2024/08/14 09:47:01瀏覽97|回應0|推薦0

家有飛虎 險被遺忘的英雄

鄺君儀

本文(為參賽原作)獲僑聯總會109年度全球海外華文論述獎(新聞報導類)第一名。部分文字及照片曾刊登於09-09-2018 年世界週刊。

2013年我的外甥女Julia偶然間在網路上購得《我的飛虎故事─三代勇士》(Three Generations of Warriors/Flying Tigers My Story)一書,作者為奧本大學及阿拉巴馬大學退休教授羅賓森博士(Dr. Leonard A. Robinson)。

羅賓森博士於1942年秋天投入中緬印戰區(CBI)陳納德將軍麾下之飛虎,年21歲。以書中描繪之戰役及時間推算,應是先加入「駐華特遣隊/China Air Task Force(CATF飛虎)」,及參與某部分「飛越駝峰(The Hump )」的悲壯任務。CATF飛虎由100多位飛行員組成,到中國取代「美籍自願援華航空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AVG飛虎)」。  AVG飛虎是由美國平民及退役飛行員組成,委託中華飛機製造廠以合約聘僱,其中飛行員近百人,持民間護照入華抗日10個月,擊落及擊毀侵華日機約450架,自損51架。飛虎個個渾身是膽、英勇無比,陣亡約26人,可 謂是「拿人錢財」,真正努力「與人消災」的洋兵、洋將,屬中國空軍管轄。

由於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迪威將軍解散AVG飛虎,令首批進入中國的正規「美國空軍駐華特遣隊( China Air Task Force /後稱CATF飛虎隊)」進駐昆明基地,使用原飛虎留下的飛機與設備,續用飛虎名號,仍由陳納德將軍指揮。

驚喜的是,我們在羅賓森之《飛虎故事》一書中讀到,他抵達中國數日後便與我的父親鄺廷(Kwong-Ting)並肩服役於同一架鯊魚齒老虎轟炸機,且書中多處描述他們共事兩年中的各種生活點滴,以及最難忘的“轟炸漢口”之戰;該役中,因護航的戰鬥機未及時出現,使老虎機中隊在被80到100架日本戰鬥機的機槍圍剿下,如何技巧突圍。書中道:「整架飛機上的槍孔有如廚房裡用的篩勺子(kitchen sieve)」,若稱之「九霄驚魂、死裡逃生」實不為過。羅賓森並譽家父為第一流(first rated)的飛行員,且說得一口道地美國腔英文。

Ubangi bag 汰舊換新三次,因每次多是被日本機槍打到無從修補。右上圖後排左二是鄺廷, 左四是作者羅賓森. 書中道 "轟炸漢口" 之戰 :整架飛機上的槍孔有如廚房裡用的篩勺子(kitchen sieve).

年輕時曾服役於CATF飛虎的史考特將軍(Robert Lee Scott),將該隊的英勇事蹟著成《上帝是我的副駕駛》(God Is My Co-Pilot)一書,並在1945年間由華納兄弟製片公司拍成著名飛虎電影;叧被譽為「一趟駝峰,一趟鬼門關」的駝峰死亡航線,二戰後在美國也出了不少相關書籍及影片。

羅賓森赴華服役九個月後,陳納德將軍在中緬印戰區(CBI)成立了14航空隊(二戰結束多年後亦被稱為飛虎隊),父親與羅賓森也跟著併入14航空隊。 14航空隊在陳納德將軍3年領導下,從美國調派約3000人到達中國,其中有1000餘名為雙語華裔,大部分華裔均負責飛機通訊及地勤工作,也有極少數擔任飛行任務。

戰爭結束後,我的雙親遷台,我和妹妹君慧及弟弟耀琦均在台灣出生,童年及求學記憶裡,就是一直住在眷村里過著物資極為簡樸的生活。母親是位明眸皓齒的空軍太太,每天早晨穿梭於市場買菜,為我們做午餐便當;父親則清晨5時便起床,親手幫我們做菜肉包​​子和備早餐,然後再出門上班當航管教官。家中的家具包括書桌、床、衣櫃等等,均是由父親在閒暇時買木條、木板以腳踏車載回來,用手工具自製,這在當年空軍眷村里十分罕見。所以,我們也算是在充滿溫暖和幸福的家庭中成長。

父母的婚姻說來也十分戲劇化。母親本籍廣東新會,畢業於廣州市著名的「婦孺」婦產專科醫校。外公為常施善行的新會縣商賈,各種批發儲倉及店鋪遍及整條街。母親在廣州外公出資經營的婦產科醫院擔任院長,因屆適婚年齡,十年來說媒不斷,可惜無一登對。不知何時市區裡出現了一位會講英文、喝咖啡、著皮靴的中年空軍軍官。緣分悄悄地來了,父母親最後在廣州成婚。

父親祖籍廣東台山,5歲時由祖父攜手返美,40歲又回到中國,卻是參戰。 我的曾祖父青少年時移民美國愛達荷州,祖父是在該州經營麵粉出口的小商家。父親舊金山大學畢業後,又入亞卡斯(Adcox Aviation School)及波特蘭航空學校(Al Green Wood Flying School),受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王牌飛行員布朗(Roy Brown)。航校畢業後回到中國先加入廣東空軍;美國宣戰後,在昆明與作者羅賓森少尉約同時間加入飛虎隊。

據飛虎航空隊史料:二戰結束後約1,000名華裔返回美國,約10餘名最後定居台灣,繼續報國,大都以校級軍官退伍。退役後有些人從事英文教學。在中華民國的空軍大家庭裡,他們應該算是被遺忘的一批英雄,而家父正是其中之一。

美州華僑航空學校 鄺廷(前排右三), 陳瑞釵(後排左二).

父親身為第三代美國華人,戰後為自己人生做了一個重大的抉擇,決定不再回到他自幼生長及熟悉的環境~美國,與母親隨空軍遷徙中國數個基地及繼續飛行數年,過去任務包括曾為西安事變「護蔣」的飛行員之一等等……,最終定居在一個陌生及未來也較難預測的新國度─寶島台灣,負責台灣空軍航空管理及教學而不再飛行。

憶及我五歲時,父親曾一度思鄉心切,動了返美之念,母親也將行李整頓幾乎就緒。後經同航管辦公室也是袓籍廣東台山、出生於西雅圖的雷叔叔勸說下,打消回美念頭。此念一轉,正應驗了所謂的「人生宛如萬花筒,輕輕一搖動,整個變了樣」。雷叔叔是我小時候住在台北空軍宿舍時的隔鄰,比父親年輕約10 來歲,與父親是同一時期美國航校畢業並回到中國參戰的華僑。據該校史料稱,2期共畢業華裔29人, 在「中國呼喚我/China called me」之下,全數回到中國參戰,捐軀成仁11人。戰後返美者有1人榮登美國空戰王牌飛行員名人堂,並用其名將奧瑞岡州比佛頓市(Aloha Beaverton)郵局命名為「陳瑞鈿少校大樓/Major Arthur Chin Post Office Building」。而2位曾經是中國空戰英雄的雷叔叔及幫家父爭取到高雄岡山眷村宿舍的空軍通信學校楊校長,也是無數回到中國參戰的華裔中,極少數能升到高官的愛國華僑。

書中父親照 激起家族心中浪

中譯:飛行員鄺廷(華人)第二排左二加入Ubangi Bag(B-24重型轟炸機)作戰行列。 。第二排右二為作者羅賓森。

由於作者羅賓森在書中對華裔參軍的背景只是一語帶過,再加上父親在家裡也很少提到他的軍旅生活及家史; 像一些美國二戰退伍軍人,到人生最後階段才會告白。我們也沒有任何美國華僑眷屬的感覺;頂多有時會好奇:為什麼父親會對美國國歌會唱得如此順口(諸如每次在電視觀看美國舉辦的世界少棒賽時候)。

由於此書燃起了家人對華裔參軍史及在華飛虎隊的興趣;我們在網路上閱讀了200餘篇中英史料,也讀到了前所未知的美國華僑飛行報國的各種事蹟。驚訝的是,美軍助華之前的抗日戰爭中,飛在中國天上的飛機,近四分之三的飛行員都是來自美國的華裔子弟。當時這群曾在中國引人側目的美僑軍人,第一批回國約300多人、加入中國空軍抗日,陣亡170餘人。這些人在美國都有飛行執照或自己擁有輕型小飛機,大多來自富裕的美國華裔家庭,是一群完全沒有義務回國浴血犧牲的飛行員。

我們也在谷歌裡搜尋到了數幀父親在美飛行學校的照片及畢業生合照,更在Hoff Post華裔美軍欄中找到了父親著盟軍服的戎裝照等。若非此書激起家族心中之浪,父親的愛國熱忱及英勇往事,對鄺家子孫 而言,險盡成灰。

父親一生獲頒多枚中國及盟軍勳章,退​​役後當義工,免費教導眷村子女英文,有幸終老台灣,30年前以91歲高齡安息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應稱得上“青山埋忠骨”。然而,我姊妹倆卻有違父願,又回來美國住將近40年,真可謂造化弄人啊!

悲壯駝峰航線,Ubangi Bag 號飛越喜瑪拉雅山/The Hump, 照片取自網路:http://dainthecbi.com/images/Martin/308-UBANGIBAGII.jpg , 

pic.6

美國飛行十字勳章頒發:十四航空隊總部1945年9 月5 日公告:下列受頒者為飛越喜馬拉雅山(the Hump),執行運輸及轟炸任務超過200小時以上。鄺廷第二排左七(308 大隊/374 分隊於昆明), 新聞及照片取自網路/https://bobscaping.com/cbi/)

This is the explanation behind the tombstone. Simply put, my dad Kwong Ting return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join the 14th Air Force, received various medals, and retired as a lieutenant colonel in the Air Force of Taiwan, The Republic of China.

My father, KwongTing was laid to rest at the Taiwan Wuzhishan National Warriors Demonstration Cemetery in 1987 at the age of 91.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60630&aid=18091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