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靈性照顧与臨床佛教師
2023/03/05 16:47:27瀏覽80|回應0|推薦0

蓮花基金會--靈性照顧臨床佛教師

蓮花基金會第一個以臨終關懷為宗旨,推動生死教育的佛教公益機構。有鑑於末期病人在醫院得不到適切照顧,嚴重影響善終品質抱憾而終,以致生死兩不安;一群學佛的醫事人員、教界法師、學者及志工朋友,為喚起各界對重症末期病人的支持與關懷,乃於1994年成立了「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期盼推動人性化的醫療服務,用愛與尊重來幫助末期病人及家屬,無憾且泰然走過生死大關。

蓮花基金會兩大目標是在台灣推動「緩和醫療的工作,建立佛化緩和醫療典範。

第一大目標我們欣見繼馬偕安寧病房之後,有耕莘聖若瑟病房、台大緩和醫療病房、忠孝祥禾病房、慈濟心蓮病房、榮總大德病房…等醫院,紛紛設立緩和醫療的病房,並且在衛生署支持下,已發展開辦安寧居家照顧共同照護業務,我們由衷期待每一縣市都有一家以上安寧療護設施,讓每一個需要照顧人都受到關懷理想能早日實現。佛教是注重生死智慧宗教,對於臨終前後處理更是慎重,因此在一般佛教徒心目中,臨終大事被認為是人生最大一件事,在佛教界也普遍地施行各種對臨終者關懷助念儀式,我們希望能將現代緩和醫療佛法對臨終病人之關懷工作相互結合。

    因此,蓮花基金會第二大目標希望能逐漸凝聚台灣本土化緩和醫療工作的共識,結合佛法臨終關懷醫療工作,為臨命終人其家屬尋求身、心、社會、靈性安適自在。

因為我們在安寧靈性關懷持續努力,「台灣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中心」於2022年12月19日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為培訓臨床佛教宗教師邁入新里程碑。

台灣「臨床佛教宗教師」服務狀況●分布一覽表(link is external)

台灣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中心●大事誌 

緣起 

    蓮花基金會自民國83年成立,二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佛法臨終關懷結合,每兩年舉辦一場「佛法臨終關懷研討會」,並在民國87、88年首度委託台大醫院進行「靈性照顧模式之研究「佛法在安寧療護/緩和醫療應用之研究」確立靈性照顧模式其重要性。民國89年至94年改由屏東「一如淨舍」繼續委託研究發展,並正式進行「臨床佛教宗教師」之培訓工作

  民國94年起,蓮花基金會展開「本土化靈性關懷」系列課程乃至臨床佛教宗教師之臨床實習培訓工作。經臨床證實,由經過培訓佛教宗教師提供靈性照顧,不但是佛教徒強力助緣,在協助無宗教信仰或非佛教信仰臨終病人家屬,也經常扮演非常重要角色。
  於是,自民國95年起至今,蓮花基金會再度委託「台大醫院」陳慶餘教授及「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繼續致力融合醫學佛學之「緩和醫療.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推廣-研究計畫」乃至目前由家醫科蔡兆勳主任主持之「臨床佛教宗教師」專案人才培訓計畫。期間,曾於2007年增加「中國醫藥附設醫院」委託慧哲法師進行中部地區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擔當督導工作,更於2018年起擴展在大林慈濟醫院成立「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中心」由普安法師任帶領法師,專責培訓工作,期盼經完整訓練專業優質臨床佛教宗教師在醫院勝任靈性照顧工作,裨益更多病人家屬。而臨床宗教師之培訓計畫是以臨床醫學經驗為基礎,用訓練住院醫師方式培訓臨床法師,從無到有,從生澀到專業,不管是臨床服務、教學、研究等靈性照顧相關課題,皆有豐碩成果經驗價值,可以做為醫療佛教臨終關懷結合論述基礎。 

何謂「靈性照顧「臨床佛教宗教師

  「靈性照顧」是指末期病人在面對死亡過程中,由專業照顧者協助提昇正念,學習超越生死態度,緩解身心痛苦死亡恐懼,進而達到善終(甚至佛教所謂「往生淨土」)。在中華文化習俗中,經過訓練佛教宗教師是最適任角色。因此,「臨床佛教宗教師」即是指:經過現代化醫學培訓,在安寧緩和醫療團隊中從事第一線工作,參病人身心社會靈性照顧臨床法師,是安寧緩和醫療團隊核心成員之一。 

蓮花基金會「建立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

    1.兩年舉辦一次「佛法臨終關懷研討會」,具領導指標地位。

    2.進行「佛法臨終關懷研究計畫」至「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計畫」,開本土研究培訓之先河。

    3.2005年起,每年定期辦理「本土化靈性關懷」系列課程(入門、共同課程乃至臨床實習、臨床培訓),自2020年修訂為「安寧緩和靈性關懷」培訓課程(初階、進階、臨床實習,成為「靈性關懷人員」後,經考試通過得以參臨床培訓15週),為培訓「臨床佛教宗教師」之教育養成推廣工作而努力。

    4.自1998年至2021年9月,完成「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授證71位,經推薦服務於全台各醫院安寧病房者39位(服務於47家醫院54人次:含安寧病房、共照社區靈性關懷),另有32位未上線 (或已離線服務,含2位修女、或長居國外、寺務繁忙、個人修行計畫、身體欠安、不適任、退休、已往生) ※詳參「台灣 『臨床佛教宗教師』醫院服務一覽」。 

「臨床佛教宗教師」醫院道場修行25回顧與展望

臨床佛學安寧療護:佛教宗教師靈性照顧

<臨床佛教宗教師在安寧緩和醫療中的角色>

<臨床佛教宗教師在臨終關懷的角色>

<安寧臨床佛教宗教師於臨終照護悲憫疲憊經驗初探>

<宗教師在安寧緩和醫療的角色>

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起源於1995年臺大緩和醫療病房開辦,先後接受佛教蓮花基金會及一如淨舍臨終關懷協會的委託研究計畫,進行佛法在臨終關懷的應用及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的探討,2000年開始培訓臨床佛教宗教師,至2007年成立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開創臨床宗教師的服務網絡,進一步以「臨床佛教宗教師為基礎」的靈性照顧模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8539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