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記住這些生活細節,您的舉手投足都在慈悲護生
2019/03/11 18:30:17瀏覽52|回應0|推薦0

記住這些生活細節,您的舉手投足都在慈悲護生

 
生命是鮮活的,更是可貴的。
 
無論您是否是佛弟子,我們應該不殺生並儘量放生。放生功德偈雲“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南無本初報身佛在《學佛》寶書中說法眾生無始以來都是我們的親眷,我們應該以大悲之心對待眾生。
 
過去的僧侶外出都要隨身攜帶濾水囊,避免傷到水中的小蟲。而近代的弘一法師每次要坐籐椅前,都要先將籐椅左右搖晃幾下,為的是避免傷害籐椅夾縫中的微細昆蟲,讓它們能逃生,避免傷害,並且弘一大師讓其弟子豐子愷編寫《護生畫集》來勸導人們不要傷生、殺生,可以說弘一大師為我們做了楷模。
 
筆者根據大家的生活實際和自身經歷總結了幾十條常見的經驗,供大眾參考。正所謂:生活佛法化,我們的護生行為也盡力落實在“行住坐臥、吃穿玩樂”的生活中,愛護那些如母眾生,滋養慈悲。
 
 
一、行
 
1、日常走路、遛彎或騎車時,注意不要踩到、壓到腳下生靈。
 
2、夏秋兩季在高速路夜間行車,或者綠化帶旁邊行車,會有很多飛蟲撞到車前玻璃上,下車一看會發現很多昆蟲屍體、翅膀、胳膊腿,當生起慈悲心,儘量綠色出行減少開車,避免此類情況。
 
3、如果路遇釣魚者,可向他要幾條魚用來放生,甚至如果彼此交流順暢,可以勸其不要再釣魚為樂!
 
二、住
 
1、在庭院裡傾倒水等液體前,先留意地面,避免沖到蟻窩等造成傷生。
 
2、不宜直接向下水管道傾倒沸水,管道壁上可能掛有蟲類。
 
3、生昆蟲的季節,趕上下雨,庭院裡不平的坑窪之處及時清理積水,避免昆蟲溺水,同理,在庭院裡放置有水的容器易造成昆蟲溺水。筆者家裡便有庭院,雨季院子裡坑窪積水處和水缸常常溺死小飛蟲。
 
4、夏季家裡花瓶中的水要勤更換,一般超過兩天容易生小蟲。
 
5、剪下來的指甲不宜仍在花盆裡,容易滋生小蟲。
 
三、坐
 
1、我們在戶外或者公園、寺廟等公共場合就座時,可能腳下或者凳子下會有螞蟻、蜘蛛等昆蟲,因此我們入座時儘量先觀察一下。
 
2、不管是在室外、室內,如果是籐椅,就座時搖晃一下椅子。因為籐椅容易招螞蟻、蜘蛛等昆蟲。
 
 
四、臥
 
1、家中、寢室不宜使用蚊香而採用其他的防蚊方法,因為蚊香會使蚊蟲喪失飛行能力,落在地上摔死或者被踩死、餓死,筆者高中時,夜間自習學校裡使用蚊香,蚊子不會飛之後落在地上、桌子上,被同學拍掉了。
 
2、鋪被子時,先觀察一下被子上是否有蜘蛛等昆蟲落在上面。
 
五、吃
 
1、燒柴時,有時柴料中容易藏有小蜘蛛、螞蟻等等,宜將其放生後再點燃。
 
2、淘米、洗菜時,遇到米蟲、菜蟲,先將其放生再或洗或切。
 
3、婚慶、祝壽、過節、祭祀、朋友聚會、招待客人等等不宜殺生宴請,乃至時時不宜殺生宴請,不點殺活物。
 
4、培養注意衛生的好習慣,家中甜食碎屑、食物殘渣及時清理,堆積後易滋生小蟲。
 
5、廚房裡的盤碗儘量不要留有殘水,否則可能會導致溺死飛蟲!
 
 
六、穿
 
1、儘量不穿或少穿絲綢類、皮草類服飾,因為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比如貂皮大衣,羊駝絨的圍巾等!
 
2、儘量不要為了攀比或炫富而去購買那些奢侈品,比如用鱷魚皮、鴕鳥皮等做的包包。
 
七、玩
 
1、子女教育方面,不宜捉昆蟲、小鳥等等生物做玩具,應培養小朋友的慈悲護生之心;
 
2、如果自家飼養小寵物,應照顧其一生,不應始寵後棄,拋之家外,造成其流離失所,悲慘痛苦;
 
3、父母、學校加強對青少年、熱戀男女講解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及有效的身心健康教育,避免一著不慎。
 
4、已婚的男女生活更應審慎,避免不小心而“又不得不”墮胎,著實殘忍。
 
5、不要購買那些諸如象牙製品的古玩等!
 
八、樂
 
1、父母教育子女不要沉溺網路遊戲,尤其不能玩那些有“殺人”的遊戲,要保持內心的慈悲心;
 
2、看電影、電視時,不要“隨喜”那些戰爭大片,尤其是抗日神劇中的如“手撕鬼子”等而大呼過癮、出氣。因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等親人,應心生慈悲,憐其無明造業招致累累惡業。
 
3、不要參加那些以“消滅對方為勝”的戶外拓展訓練,從內心伸出樹立慈悲之心。
 
九、其他
 
1、不宜在河邊傾倒垃圾及廢舊電池等,水質污染會傷害水生物。
 
2、不宜出自身血,或導致他人身上出血如用手撓他人的臉等。
 
3、就業方面不宜從事屠宰、廚師、打魚、打獵、以及漁具、獵具製作。
 
4、不要從事那些直接或間接傷害眾生的事業或工作。
 
總之,眾生是我們的親人,我們應該愛護他們,如同愛護我們自己一樣,但知易行難,我們只要明白佛法的真諦,從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踐行我們對眾生的慈悲心,自然就會知行圓滿。
 
/慈鵬
 
轉載自:今日頭條 佛教新視野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文章來源:

https://www.tpcdct.org/index.php?do=article&id=4218&fbclid=IwAR0h_Wg5laMLG4qv-E1N_KJ-Nu5Jz_9dQlvMV-IwerKOJeGQfcejMgrvtks#detail

http://pinky4945.pixnet.net/blog/archives/20190115

http://cindyab1012.pixnet.net/blog

http://blog.udn.com/5b42b45d/article

http://blog.udn.com/cindyab1012/article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5b42b45d&aid=1251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