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18 01:23:09瀏覽1058|回應2|推薦15 | |
我是個燈謎愛好者,從國中開始,俗稱小年夜的元宵節就不曾在家中吃過晚餐,只是為了要去猜它個幾則好過過癮。初時,知識淺薄,又不懂所謂的燈謎語言,僅能猜些簡單的兒童謎語。高中時,在南門市場的一家香燭店,發現了幾本有關燈謎論述的書籍。經過幾番研讀,從此功力大增,曾經在一場燈謎晚會上,猜中七十幾則,令人稱羨不已。[那一年的獎品是牙膏香皂毛巾等用品,從此我家幾年省下了一筆小小開銷] 正式投入燈謎領域以後,受到前輩的啟發,開始嘗試創作。剛開始學作時,無法領略燈謎的意境之美,盡是粗鄙不堪,甚至犯了多項謎病而不自知。經過社裡謎長們的善意指正,始有較為正確的認知,也才有較為令人滿意的作品出現。 燈謎製作手法甚多,有會意,增損離合,運用典故。。。等等。緣於個人古籍涉獵甚為稀少,故對於典故謎實不擅長;增損離合多數是以底擬製謎面,在謎面的情景上時常受限於謎底,容易有斧鑿之痕,所以不喜為之。會意謎算是較為容易上手,且對於不甚熟悉燈謎的門外漢而言,略為解說,便可輕易入門。因此,個人較為喜愛這種作法。 通常,我都是找古人的詩句作為謎面,最大的原因是自己文筆不好,寫不出情境之美。還有就是對於謎底字彙,無法拼湊成順暢的句子。例如;[搖頭丸]就很難有想像空間,但是翻閱十八家詩抄,陸放翁有句:[金丹煉成不肯服]:古人煉丹,總成丸子狀,故有[丹丸]之說,因之,以[丹]扣[丸],是合理的。而搖頭,確定是不肯的,點頭則是[首肯]。另外,由於受限於姓氏的緣故,人名謎也很難入手,常見到許多謎友勉強做人名謎,落得畫虎不成反類犬。如非適巧有適切的句子,個人不輕易為之。曾經讀到東坡詩句:[但得低頭拜東野],便思及[孟東野]著一[孟]字,低頭拜,有尊人為師之意,故猜時人[陳師孟]甚為貼切。 雖說是會意謎,但是並非解釋名詞,謎底與謎面之意思若能毫無相干自然是最佳境界,也就是所謂的[別解]。曾經做過一則[衰容只怨西風掃]猜成語[老氣横秋]底字[秋]別解為秋天的秋,謎面是哀怨的心情,謎底卻是神氣十足的模樣,兩不相干,這也是燈謎人所常提到的[貴在別解]。 燈謎是否為文學之一支,據聞曾經有位中文教授為此寫過一篇文章,駁斥熱愛燈謎的胞兄。或許,是因為它的文字過少,情境不足之緣故吧?對熱愛燈謎的我而言,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給我帶來知識的增長與動腦的快樂。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