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踏輕酸菜魚湯頭 》探尋極致鮮味:酸菜魚的魔力
2023/11/07 20:48:50瀏覽16|回應0|推薦0

刁民酸菜魚 VS 踏輕酸菜魚:小玉的味蕾大評比!

嗨嗨,大家好!小玉我又來了~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酸菜魚」,說真的,我也超愛啦!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

首先,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像是初春的微風,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

而對於刁民呢,他家的酸菜魚味道偏濃郁,有種鄉村自家泡製的感覺,超有古早味!魚肉部分也很扎實,每一口都能嚐到滿滿的肉感。

不過說到口味選擇,刁民的選擇比較多一些,每一次去都可以試試不同的口味,真的是適合喜歡嘗鮮的我~

什麼是酸菜魚?

酸菜魚這道料理不只有滑嫩的魚肉,那獨有的酸辣湯頭更是一絕!

這道魚真的是來自於重慶!起源於渝派川菜,滋味獨特,有點微辣但卻又不會覺得膩。每一口都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

一般人要還原這道菜,流程是真的複雜,想要做出這樣的美味,光是食材的選擇就非常複雜!

鮮魚:選擇草魚的中段最佳,因為那裡的肉質多而且刺少,而且過油之後再烹煮會更嫩滑。
酸菜:四川的大罈醃酸菜最具特色,但其實用臺灣的客家酸菜也能煮出濃厚的風味!
湯頭:要選用風味醇厚的高湯,這樣湯頭和食材的味道才會和諧。

這些步驟小玉我看的頭都暈了,所以直接買成品回來簡單料理一下就好啦

接下來就由我來比較目前市面上各自雄踞山頭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來比較兩家各自的特色,各位看官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選擇就對了!

但如果小玉要挑一家的話...嘻嘻,那就要看我的完整評比囉!趕緊繼續看下去吧~

踏輕酸菜魚試吃報告


踏輕酸菜魚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買回家,自己烹飪,尤其小玉家裡有一個老媽在,交給他就對了,原本小玉對於酸辣的東西就比較愛好,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情來試試!

踏輕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首先,那自家製的酸菜湯底真的讓人驚艷!一開始喝,有點點的酸味,然後辣味就跟著上來,還有那麻麻的感覺喔!嘻嘻,不過論油和鹹的部分就不太明顯啦,所以完全不會覺得膩口。我以前吃過的酸湯、酸菜魚比起來,這家真的是更耐吃!💕

尤其它們的酸菜完全不用添加物醃製喔,只有用鹽,超級天然的啦!而且喝起來的酸味超級溫和,還能品嚐到那原始的芥菜鮮甜,超級無敵好喝!💕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太重的酸、辣、鹹、油的口感,但踏輕酸菜魚的調味真的剛剛好,對我來說超級好吃!

踏輕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再來說說魚肉~是有帶皮的那種喔!魚肉超滑、皮有點Q,每一口都能品嚐到魚的鮮甜。而且魚肉真的好多好多,份量超足,兩人分享剛剛好,價格還很可愛喔!

再來是他們用邱家兄弟生態養殖的鱸魚熬煮的湯,口感真的有深度、有層次,讓我真的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那魚肉部分,他們用的是脆口的烏鱧魚片,而且喔,他們不用裹粉、也不用粉漿去增加重量,超級實在的!

那白肉的部分真的像我喜歡的酸菜白肉鍋,嫩嫩的,再配上那又酸又辣的湯汁,完美啊!尤其可以聞到一絲的桂花香,我都快醉了~~~

踏輕酸菜魚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刁民酸菜魚試吃報告

前幾天我跟姐妹淘去了超夯的「刁民酸菜魚崇德店」,妳知道嗎,人超多的啦!我們選擇了下午三點多去,但竟然還是等了一個多小時,差點讓我和姐妹們累壞了,接近五點才進去喔!

店家是兩層樓的獨楝建築,裝潢風格超級有特色!牆上寫的「不當愚民當刁民」和「刁民我驕傲」真的好有個性,感覺很潮很年輕!

當我們坐下來,座位真的很寬敞舒適,我們就坐在二樓。

我們這次點的是秘罈酸菜魚(中盛),真的,當魚端上桌,那個盤子超級美,白底藍字,我馬上拍了好多照!

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油條,所以幾乎都挑掉了!

刁民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那個香濃的龍骨高湯底,搭配上滑溜溜的豬五花,還有我最愛的寬冬粉和木耳、金針菇呢!而且魚片川燙得恰到好處,軟嫩得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片。最後,那一淋的刁民特有的花椒油,瞬間讓整個鍋物的味道飛起來!真的是太迷人了啦!✨🍲

刁民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魚片吃起來真的Q彈又滑嫩,還有魚皮的膠質,酸度也剛剛好。不過我們還加了一些其他配料,像豬肉片、金針菇等,這樣才有吃鍋的感覺。

踏輕酸菜魚與刁民酸菜魚的終極結論評比

踏輕酸菜魚

刁民酸菜魚

湯底口感

邱家兄弟生態養殖(鱸魚骨)

的鱸魚全魚骨長時間熬煮

湯色濃白微稠

天然骨膠入湯,濃郁滑順

龍骨湯頭(豬骨)

酸菜來源

新鮮芥菜產地直送

保證純鹽醃酸菜

色澤偏暗綠色,不加黃色素

以老罈鹽醃酸菜為主

魚肉部位

正統脆口烏鱧魚片450g

約3~4人份,烏鱧魚片

不裹粉,不用粉漿

去騙重量,堅持不偷斤減兩

烏鱧魚片

配方工法

由乙級廚師30年經驗搭配 天然乾燥桂花、雞心椒、 藤椒、青紅花椒 、調配最佳口感佐料 

四川風味為基底進行改良

加入龍骨高湯及豬五花、寬粉、木耳金針菇、魚片及花椒油

踏輕與刁民的酸菜魚,每家都有其獨特之處和風味。踏輕的湯底口感細緻且醇厚,配合其特有的酸菜來源,使得每一口都有著深厚的味蕾體驗。

而刁民的魚肉部位和配方工法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湯底、魚肉和酸菜完美結合。

不過,在多方面的比較後,個人覺得踏輕酸菜魚略勝一籌,不僅在口感上更為協調,連整體的食材搭配也更具巧思。當然,選擇哪一家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但踏輕酸菜魚確實值得一試。

 

八德踏輕酸菜魚推薦身處於這繁忙的時代,我們常常渴望找到那份源自記憶深處的味覺慰藉。踏輕酸菜魚,正是這種慰藉的完美詮釋。它將酸菜的開胃與新鮮魚肉的嫩滑結合,為我們呈現一道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帶有現代創意的料理。

當你品嚐踏輕酸菜魚的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濃厚的魚湯和酸菜帶來的獨特酸香,仿佛置身於一場味蕾的盛宴。這不僅僅是一道菜,而是一段故事,一份記憶,一次與家人朋友的共聚時光。中和酸菜魚推薦

踏輕以其獨特的烹飪手法和精選食材,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這道料理的最佳品質。而它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的便捷與效率,更讓這美味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無需花費過多時間便能品呚家的味道。新北酸菜魚推薦

結語,踏輕酸菜魚不只是味蕾上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慰藉。在這充滿變動的都市節奏中,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停下來的理由,讓我們與摯愛的人共同分享這份獨特的美味,並回味那些美好的回憶。讓踏輕酸菜魚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帶給你無盡的幸福與滿足。瑞芳踏輕酸菜魚推薦

61戶貧困戶,我差不多都走完了。鄭清志家是我最后去的。他家實在太遠了一點,主要是交通不便。瓦崗寨是安堡村道路最難行的一個村寨。山高路陡,一條勉強可通行的機耕道,也只走到半山腰。我每次上瓦崗寨,腳板心都攥得緊緊的,心也提在嗓子眼,眼睛根本不敢往旁邊看,因為公路邊就是讓人眼花的懸崖。在這樣的路上開車,是很考驗技術的,有幾次我聽到車底盤撲撲地響,都心疼不已。鄭清志家就住在瓦崗寨,而且是瓦崗寨的山頂。 在半山腰公路的斷頭處,開始步行,要走約摸一個小時,才能到鄭清志家。那天正下著大雨,我和鄉黨委的李委員一起,行走在去往鄭清志家的路上。茂盛的草淹沒著小路,李委員找來一根樹枝,走在我前面,邊走邊打著草上的露水。我們雖然都打著傘,但等我們走到鄭清志屋,下半身已全部濕透。 鄭清志看到我倆,顯得很驚訝,他大概想不到我們會冒雨去他家。他怔怔地站在屋街沿,手足無措的樣子,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招呼我們進屋坐。 “哎呀,吳書記,李委員……”他激動得說不出話來。“老太婆,快出來,稀客來了。”他朝屋子里興奮地喊。之前,鄭清志已在村委會活動室見過我,所以并不陌生。 一會兒,出來一個拄雙拐的老太婆,是他老伴兒。老太婆駝著背,滿臉是笑,蹣跚著朝我們走來。她顯得特別胖,卻是那種虛胖,一看就是身體有病。 我們起身讓兩個老人坐,兩個老人卻堅持要我們坐,推讓半天,我們只好坐下,然后開始擺龍門陣。從他們口中得知,兩個老人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女兒已出嫁外村,兒子在河南打工多年,現在已在那邊安家。家里就剩下兩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而且都身體不好。鄭清志在半年前用電鋸鋸柴,削斷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老伴兒有嚴重的高血壓和冠心病。 聽他們敘說家中情境,心內微微發涼。我有些疑惑的是,有兒有女,為何兩個老人過得如此孤寂和凄涼?我當然了解這一帶農村的風俗:有兒子的人家,贍養老人天然就是兒子的事。至于姑娘,那是“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她們是“郭家門,李家戶”,要照管好另外一個家庭。那么兒子為什么不回來呢?李委員向我解釋說,如果只靠在這山頂上種點莊稼是養不活一家人的,只有外出打工才是出路。河南那邊條件可能要比這山上好吧。“那你們可以去兒子那里生活呀,一家人在一起,也相互有個照應。”我對兩個老人說。 “你不曉得,吳書記。老太婆坐不得車,坐到黔江城里,都要暈好幾天,像害一場大病,哪會去得了河南喲。再說,我也不愿去,我這把年紀了,活一天算一天,說不定哪天就一口氣不來。我不愿在外頭死,要死也要死在各人屋頭。” 這話我信。當地好多老人臨終前都不愿就醫,寧愿呆在家里熬,主要就是擔心死在外頭。 聽他們這樣一說,我真覺得要改變兩個老人的生活現狀,實在無計可施。 可兩個老人似乎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悲觀。鄭清志一直都是笑瞇瞇的,說到開心處還會哈哈大笑。老太婆雖然一副病態,卻少有病人常見的愁容。 我在想,他們快樂的源泉來自哪里? 我試探著問鄭清志:“你們覺得生活苦不苦?” “唉,農村人,有什么苦不苦的。幾十年在土地上刨食,都這樣過來了。不苦哪來吃的?我想不到的是,活到這把歲數,政策是越來越好了。生病了基本上是政府包醫,每月要領養老金。你們公安局又是給我們家送豬崽,送雞苗,送肥料,栽果樹,又是給錢,照顧得太周到了。聽說政府馬上又要給我們倒地坪,改廁所,維修房子。要再往些年,這些想都不敢想。我這高山頂上,路程遙遠,過去連干部的影影都看不到一個。你看現在,你們這些干部,和兒女也沒哪樣區別。要說兒女,說起好聽,真正指望他們,哪指望得了哦。倒是你們,這么大的雨,衣服都濕透了,來看我們。你們就是我的親人啦,我高興得很……”說到這里,他竟然握住我的手,淚光閃閃。 我們走的時候,鄭清志從屋子里捜出兩包“朝天門”香煙,硬塞進我們手中。雖是10元一包的煙,但在鄉下,已很奢侈了。 到此時,我隱約窺見了他們內心的一些秘密,也看到了他們的人生態度。 后來,我和村支書趙書記又去過一次,陪同事溫警官去過兩次。多次接觸,深感老人有一副熱心腸。 有一天,已是晩上十點過,鄭清志給我打來電話。據他講,政府不是在給貧困戶改廁嗎,負責改廁的施工老板說,由于他家公路不通,建筑材料需要二次搬運,預算的錢就那么一點,這么一來,做他這一戶就賺不了錢。本來,鄭清志說自己愿意租騾子將材料運進屋,可老板還是不肯做。 聽了鄭清志反映的情況,我很生氣,當即打電話問村支書趙書記,趙書記說還不知道這事。我很嚴厲地對趙書記說:“我們要搞清楚,這是在扶貧,有些工作貼錢都要做,去談什么賺錢咯。家家都做了,唯獨他這一戶不做?豈有此理!你過問一下,一定要給他做好。”我這個第一書記,平時對趙書記都很客氣,很尊重他們村干部工作上的意見,但此時,我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氣,竟然向趙書記發了一通火。 后來,如我所愿,鄭清志家的廁所還是改好了。我還和趙書記一起專門為這事去檢查過。鄭清志自然是十分感激,這在他的眼神里已流露出來。 公安局作為安堡村的幫扶單位,每個貧困戶都確定了一名民警作為幫扶責任人。鄭清志的幫扶人是溫警官。溫警官人胖,又是女同志,平時走路都感覺吃力。每次從城里坐車來到二十多公里以外的安堡村,都暈乎乎的,而恰恰是她,偏偏被安排到這戶山頂人家。 頭幾次,溫警官都是在半山腰公路盡頭處與鄭清志碰面。后來,我對她說,你作為幫扶人,連他家門朝東朝西都不清楚,未免有點不應該。我這話雖是帶玩笑性質,但也有提醒之意。她聽了,思忖片刻,似乎是下了很大一個決心,說,我覺得也是這樣! 于是,我陪著溫警官,踏上了去往鄭清志家的山路。 先是要走兩公里上坡,再走兩公里平路。六月天氣,太陽灼人。走不多遠,溫警官就大氣直喘,大汗淋漓,腳下發軟,好在路邊樹蔭較多,我們走一段又在樹蔭下歇一陣。就這樣一走一歇,到鄭清志家花了近兩個小時。 看得出,溫警官雖然行走得艱辛,但走攏屋她也挺高興。她在屋前屋后轉來轉去,又進屋仔細觀看,直夸兩位老人生活井井有條,干凈利落。她站在院壩,瞭望遠處莽莽群山,發表感慨:真是世外桃源哪!生活在這里的人,一定長壽。當我給她說,瓦崗寨八、九十歲的人多的是,她更為自己的判斷得意。但不一會兒,她又悄聲對我說:“要我長久生活這里,我也受不了。還是條件太艱苦了。”這就是矛盾。對我們這些扶貧干部來說,這是別人的生活,甚至是可以作為風景欣賞的生活,但對鄭清志一家來說,那是他們真實的人生,遠不止是寧靜、愜意所能涵蓋。有歡欣,也有辛酸和凝重。 下山的時候,溫警官明顯感覺有些支撐不住,因為穿高跟鞋,走路實在吃力。好不容易走到公路邊坐上車。回到城里,她給我打來電話,說回去才發現,腳上打起很大一個泡。但她一點沒有埋怨的口氣,反而還保留著白天到鄭清志家去的感嘆和興奮。 再次來安堡村,溫警官就主動聲明要去鄭清志家。她說兩位老人很可愛,也很孤獨,需要有人關愛。 這次去鄭清志家,溫警官和鄭清志一家人彼此都沒有了拘束,看他們熟識和親熱的樣子,感覺溫警官就像他們的女兒一樣。見此情景,我心里也涌過一股暖流。偏僻的高山之巔,是孤寂清冷的,但人心卻是溫熱的。 離開的時候,鄭清志一定要去屋當門樹上給我們摘花紅果。他說,女娃娃喜歡吃這些。于是我和鄭清志一起,摘了一塑料口袋花紅果。溫警官拿在手上就要吃,我說洗洗再吃吧,她說洗哪樣,這么干凈的地方,純天然的,不用洗。她開心地嚼著果子,臉上漾過一絲幸福和滿足的笑容。 兩三個月以后,某一天,趙書記很神秘地對我說,吳書記,轉給你一件神奇的禮物。我說,是什么。你先猜猜,趙書記故意賣關子。過一會兒,趙書記展開一張鮮紅的紙,上面赫然顯出三個字:“感謝信”。我讀下去。這封用毛筆書寫的感謝信,文字不很通暢,大意是表達對公安局、對警察大恩大德的感謝。落款人:鄭清志。據說,這封感謝信還是鄭清志請村里一位退休老師寫的。 我沒有過多的高興,反而有抑制不住的羞愧。說實話,我們很多警察最初來到安堡村,都是帶著接受一種任務的心情來的。當然,隨著心與心的交流,和農戶的感情加深了,彼此都生出牽掛和眷戀。但這樣的事情,還談不上需要感恩戴德吧。 趙書記說,你來安堡半年,這是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吧。我說,太珍貴,只是有些擔當不起。 扶貧工作為期三年,我在最后半年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如今,安堡村已達到整村脫貧,順利接受了國家驗收。我感到這是我人生經歷中一件很榮耀的事情。按上級要求,駐村工作隊不再常駐村里,轉為常態化的鞏固工作。 真要離開,我很有些不舍。這片曾經浸染過我情感和困惑的山水,已經嵌進我的生命里,無法分離。 離開那天早上,我在白土街上一家餐館吃面條。驀然發現鄭清志向我走來,他問我,吳書記,聽說你要回公安局了,你還來嗎?我說,要來,要來。那一刻,我的喉嚨竟有些發堵。他摸摸索索地從兜里掏出一包“朝天門”要遞給我,誰知他接著又掏出100元錢,打算遞給我。他說,吳書記,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我不知道說什么,過了好一會兒,才說,煙我接著,錢,我肯定是不會要的,只有我給你錢的,哪有叫你給我錢的。見我態度堅決,他只好把錢收回。 從餐館出來,我收拾好行李,開車準備回城。我徐徐地行走在白土并不大的街場上,我想再看一眼,再看一眼! 車到街場口,我突然發現鄭清志正急匆匆地從對面朝我揮手走來。我停下車,搖下車窗。他走近車前,迅疾地把手上一個黑色塑料袋往我車內一丟,就掉轉身跑了,轉眼消失不見。 我打開塑料口袋一看,是一條“朝天門”香煙。哦,我一下子明白了! 我開車疾馳在回城的路上,但我的心還留在白土,留在安堡。 我的那些純樸得讓人心痛的鄉親喲!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吳老尖 把手機給我打個電話。吳小四跟對面走過來的老張說。老張低著頭,裝著沒看見,沒聽見。老張,把你手機給我用用。吳小四提高嗓門,抵著老張的面說。老張說,你手機呢?吳小四說,我手機沒電了。老張說,吳小四的手機永遠沒有電,對不對。這時,老張大笑說,老吳,你手機響了。吳小四說,你這個人怎么這樣,是聽我的,還是聽手機的。老張說,聽你的,聽你的,給。吳小四打電話給他老婆,叫她晚上回來一下。吳小四的兒子讀高中,他老婆玉真在市二中陪讀。 老張接過手機說,這個人尖得沒有一點味。尖,是黃石的土話,就是摳門的意思。吳老尖就這樣叫出名了。老張怕吳老尖借手機還要好一點,最怕的是過早時碰見吳老尖,他平時就買一個饅頭,慌忙火急,邊走邊吃,趕著去上班。要是碰到老張,吳老尖也不急著趕去上班了,他要2個大肉包子,一碗涼面,2個面窩,還要一杯牛奶,慢慢地吃,慢慢地品。吳老尖對老張說,再加2根油條,我也吃不飽,敢情他還給老張節約了錢。老張以為是他一人怕吳老尖,沒想到老李怕他老王怕他,小胡怕他小紀也怕他,老張笑起來了,認識他的人都怕他,就連他老婆也怕他。 吳老尖的老婆玉真是中學教師,結婚時,玉真也沒覺得吳老尖有什么不好,后來生了兒子,一切為了兒子,她也不覺得他怎么樣,怎么樣忍一忍20年就這樣過去了。現在玉真想起那些過去的事情,酸甜苦辣涌上心頭。玉真平時燒開水,吳老尖不準她用煤氣燒,要用炭火燒。上水時,瓶水不能上得太滿,蓋上水瓶,水上滿了,漫出開水,吳老尖說,浪費了錢,多可惜。晚上,《新聞聯播》不準看,只能看2集電視連續劇,看完后關電視了,說電要錢。最可氣的是煤氣燒完了,不換不說,說要把煤氣瓶放倒還能用,氣又用完了,說要放在太陽下面曬曬,又能弄一餐飯,要是再沒有氣,就用開水泡,一定要把煤氣用光。兒子長大了,他老婆突然就受不了,要是老張老李小王他們把吳老尖當笑話說,他老婆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吳老尖的兒子考上了武漢大學,他老婆玉真住在陪讀的出租房還沒回家的意思,兒子搬回來了,可一天到晚也不落屋。吳老尖想老婆了,打了許多電話要她回。他老婆玉真就是不回。辦公室的人,四鄰八舍的人,都怕吳老尖借電話找老婆。老張只要一見吳老尖就跑,就躲,被吳老尖逼得沒辦法了,只好打電話求玉真說,你幫幫忙吧,你回來吧,我們實在受不了,你就當幫幫大家的忙吧。 玉真回來了,吳老尖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說兒子的高考宴要大辦特辦。玉真也非常激動,認為吳老尖改了脾氣,問在哪家大酒店辦酒席,吳小四說在家辦。玉真說,家里坐幾個人。吳老尖說,在樓下搭棚子,擺10桌20桌沒問題。玉真心想,這個主意不錯,熱熱鬧鬧,四鄰八舍也熱鬧。 吳老尖說他一個人能辦好。寫請帖,送請帖,買酒菜,請廚師,忙得不亦樂乎,說玉真只要高興就行了。那場面真讓玉真激動,許多客人她認識 ,許多客人她不認識,但人人都祝賀她,夸她養了個好兒子,養了個爭氣的兒子。玉真打心里感到高興。 兒子上了大學以后,玉真的心一下子就掏空了,吳老尖也原形畢露,狗子改不了吃屎。老張說得最慪人,你老公是什么人,你不曉得。他買死雞死魚死肉死蝦那些東西糊弄我們,辦酒席賺錢。真是尖得出奇,沒人味。玉真的妹妹更是把她臭罵一頓,你欠錢欠瘋了吧,把我的前夫請來不說,還把前夫的妹妹也請來了。玉真做夢也沒有想到吳老尖想錢,會做出這樣的事。回到家就像回到黑洞一般,看到吳老尖就像看到魔鬼一樣,這日子一天也不能過了,玉真提出要和吳老尖離婚。 很快吳老尖和玉真離婚了。玉真是凈身出戶。 女人不是愛錢嗎?吳老尖把房子給玉真,錢都給玉真,玉真不要。玉真說,人都不要,要那些東西有什么用。吳老尖想不通,她到底要什么呢? 胡鑰匙 胡鑰匙是市機械廠的工人,名叫胡青云,他從企業內退后,在樓下擺了一個修鎖配鑰匙的攤子。不知是誰先叫他胡鑰匙,樓上樓下的人都這樣叫他胡鑰匙了。他笑笑,也就答應了。他就是這么個人,好說話,人家說什么,就是什么。他是個熱心腸,樓上樓下的人好叫他幫忙,修個什么水龍頭電視機電飯煲電燒壺之類的,他好像什么都會修,而且隨叫隨到,從不談錢,人家給錢,他就收,人家不給,他也不要,人家給點水果蔬菜什么都行。 他這樣做,不知不覺得罪了后樓房的豐老二,他卻一點也不知道。這維修的活,原來是豐老二干的,這家水龍頭壞了,那家電視沒圖像了,打電話找豐老二。豐老二老說他忙,不及時不說,錢還要得多,打開電視機50元,擰個水龍頭50元,動手就是50元。豐老二是半路出家,干活不利索不說,還老是留尾巴,一次修不好,再修還要錢。胡鑰匙這么干,這不是把豐老二的財路斷了,他能不恨胡鑰匙嗎? 早上,胡鑰匙提著電子配鑰匙機下樓,剛走到樓梯口,就接到于婆婆從菜市場打來的電話,說我鑰匙忘在家里了,煤氣灶燒著水,你快去,去我家把煤氣關了。胡鑰匙放下東西,就往于婆婆家跑,一口氣跑上6樓,拿著工具就開門。豐老二住在于婆婆對門,聽到門外有響聲,出門一看,胡鑰匙在開于婆婆的門鎖。他不懷好意地拿出手機撥打110,說,有人撬鎖開門。 胡鑰匙打開門,沖進廚房,把煤氣關了,水壺的水已經燒干了。胡鑰匙正等于婆婆回來,豐老二就帶著民警進來了,指著胡鑰匙說,就是他撬門。民警說,走,跟我去派出所。我,我——胡鑰匙嚇壞了,說話還結巴。民警還以為胡鑰匙真是小偷,就要帶他走。于婆婆趕回來了,她說,胡鑰匙不是小偷,是我叫他幫忙的。民警了解情況后,走了。胡鑰匙把于婆婆的門鎖安好下樓,豐老二披件衣服跟在后面追著說,胡鑰匙,我今天只是給你點顏色看,你再敢搶我的生意,我對你不客氣,你就是搶了,我也不許你收一分錢——看我怎么整死你。豐老二咬牙切齒地說。 胡鑰匙的攤子,就在他樓下,在幾幢樓房之間,樓房正對的是交通路,側面對著金虹大廈。胡鑰匙的攤子靠著花壇,路邊是沈大姐的水果攤,后面是小江的自行車修理攤。幾幢樓房的人都要從這條巷子走。豐老二住在后樓,他的窗子斜對著胡鑰匙的攤子,他以前不往這邊走,現在卻天天走,只要看到胡鑰匙出攤,他就下樓了,要胡鑰匙給他配把鑰匙,過一會兒說,鑰匙配得不好,打不開鎖。再過一天說要補鞋,說鞋補歪了,沒有錢。胡鑰匙也不會問他要,只是氣得幾天不出攤。再過幾天,豐老二又來了,說他鑰匙配壞了,胡鑰匙就親自去開鎖,說鞋補得不好,叫豐老二拿來重補。這下,豐老二就拿胡鑰匙沒辦法了。賣水果的沈大姐說他,你也是個男人,怎么這么沒用。小江笑他,胡師傅,你上輩子是個女人脫胎的。胡鑰匙只是笑笑,說,生就的性格,爹娘給的,我也沒法子。 于婆婆笑嘻嘻地跑來了,像是報喜似的說,惡有惡報,豐老二硬要修5樓王家的水管子,不知怎么搞的,腳也崴了,手也扭了,你說好笑不好笑,到現在也不能出門,成天在家哎喲哎喲,沒人理他。 賣水果的沈大姐說,活該。因豐老二愛拿沈大姐的水果,拿著就走。沈大姐沒看見,小江說的。小江也不喜歡豐老二,七老八十的人了,哪來那么多火,一句沒說好,就發火,吼得小江想發毛,但忍住了,豐老二不好惹。 胡鑰匙說,我說這幾天沒看見豐老二。我去看看。于婆婆說,他那么整你,你還去看他。胡鑰匙說,你們不知道,一個人在家挺孤獨的,我知道那無助的滋味。說著就往豐老二家走去。 沈大姐說,沒見過這么沒用的男人。小江也說,一點血氣也沒有。于婆婆直搖頭。 胡鑰匙敲開豐老二的門,豐老二一只腳踮著,驚嚇地望著胡鑰匙,你來干什么?豐老二害怕了。胡鑰匙笑起來,心想,你也有怕的時候。胡鑰匙和氣地說,我來看看你。 豐老二的家像個豬窩似的,胡鑰匙幾下子就整理干凈了,冰箱里什么也沒有,胡鑰匙買米買面買油還買許多零食,夠豐老二吃一個月的。胡鑰匙天天往豐老二家里跑,豐老二過意不去,說胡鑰匙,你也60歲了,這樣照顧我,我真過意不去。胡鑰匙笑著說,我們不是鄰居嗎?遠親還不如左右鄰呢。豐老二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下來了,說,你不要天天跑,你也要做生意,你越這樣,我——我——豐老二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胡鑰匙站在窗前看到自己的攤子,忽然想到說,要不這樣,你每天拉開窗簾就說明你沒事,不拉開窗簾我就上來。豐老二說,這個辦法好,我每天都能看見你。 早上,豐老二拉開窗簾,站在窗前,望著胡鑰匙微笑,揮揮手,胡鑰匙也望著豐老二,開心地笑了,也揮揮手。 太陽從樓房后升起來了,豐老二心里溫暖極了,新的一天開始了。 方扁擔 方扁擔,名叫方哈兒,說白了就是挑夫。方扁擔個頭不高,頭發粗硬,濃密,花白。他的聲音尖細而又嘶啞,難聽極了,看上去有五六十歲的樣子,其實他還不到四十歲, 人干瘦干瘦,一臉苦相,從沒有笑過。方扁擔正在集貿市場的商鋪前轉悠,他低著頭,把扁擔抱在胸前,想讓人叫他挑貨。 他走過早餐店,一陣香味鉆進鼻子。方扁擔感到餓得厲害,他的手伸進口袋,一摸到那100元的假錢,仿佛喉嚨里扎了根魚刺,吞也疼,吐也疼,難受得不得了。 那天,一位干部模樣的人,叫他,扁擔,幫我提提旅行袋,提到車站20元錢。方扁擔很高興,臉都笑歪了。到了車站,那人給扁擔100元錢,方扁擔把身上都找遍了,也只有75元。那人見公交車來了,大方地說,算了,就75元吧,搶過錢就上了車。方扁擔想想就想笑,無緣無故又賺了5元錢。當他拿100元錢去吃早點時,早點老板對著亮光照了照說,假錢。方扁擔頓時傻了,癡癡地望著老板,沮喪極了,抱著扁擔不知干什么,來來回回去車站,不知走了多少趟,一路走一路罵,兒子騙老子,兒子騙老子,不得好死啊,不得好死。罵了后,心里好受多了。但一想到那100元假錢,心里就像針扎一樣疼。他決心一個月不吃早餐,把100元錢賺回來。方扁擔又一想,要是假錢變成了真錢,他不是賺了200元嗎? 方扁擔一心想把100元的假錢換成真錢,他還真有兩次機會,可都是以失敗而告終。一次,一個年輕伢叫他扛個箱子到5 樓,給他100元錢。機會來了,方扁擔把早準備好的假錢拿出來,說,你給的是假錢。那年輕伢根本不看錢,舉起拳頭惡狠狠地說,你敢說老子的錢是假錢,你是不是欠扁。方扁擔還想說,年輕人一拳頭打過來了。方扁擔拔腿就跑,一邊跑一邊罵,兒子打老子啊,兒子打老子啊,嚇得一口氣跑下樓。 又有一次,一位中年婦女叫他挑兩個袋子上7樓,30元錢。方扁擔心想,這個女人應該好騙,要是她能給100元錢,今天就可以混出去了。真是如他所愿,那婦女給的就是100元。方扁擔找了錢后,說100元是假錢。那中年婦女說,她從來就沒有假錢,還說方扁擔想混她的錢,說著,一把抓住方扁擔衣領,拖著就要下樓,說把方扁擔拉到派出所去。方扁擔腳都嚇軟了,苦苦哀求中年婦女放過他。中年婦女把他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叫他滾蛋。方扁擔也是嚇得一口氣跑下7樓。這個女人真厲害,他心想,城里的男人都怕老婆,我算是怕老婆吧。方扁擔笑起來,他笑得比哭還難看,但他心里好受多了。 那100元假錢,真是要方扁擔的命,他不敢摸,不敢看,連想也不敢想,可是,他每天腦海里盡是那100元假錢,每天還要摸,每天還要看。方扁擔要是不把100元假錢混出去,他馬上就要發瘋了。100元錢對他太重要了,可以付2個月的房租,可以吃2個月的早餐,可以回5趟家,可以給外甥買許多玩具。 扁擔,扁擔。一個穿紅色外套的年輕少婦,追著方扁擔叫著。方扁擔還在想那100元假錢怎么變成真錢。少婦追到他身邊,大聲叫道,扁擔,不想賺錢啦。想,想賺錢。方扁擔回應著說,么事貨。少婦用手指著商店門口的紙箱說,2個箱子,快點,挑上跟我走。方扁擔麻利地挑上兩個紙箱,跟在少婦的后面。少婦一路走著,一路玩手機,根本不看路,對著手機說,5萬的包,到貨了。好,給我留著。乖乖,方扁擔換了個肩,一個包,5萬?他挑貨要挑好多年啊。方扁擔跟著少婦,挑著擔子爬上一幢老樓,上樓時,又聽少婦說,一套化妝品要2萬元。他心想,是么臉,金臉銀臉。方扁擔急得汗如雨下,不知累出了汗,還是嚇出了汗。到了5樓,像是庫房。方扁擔把貨放下來。少婦把門打開,方扁擔把貨搬了進去。 出門時,少婦從小挎包里抽出100元錢給方扁擔,講好了40元,方扁擔從口袋里摸出個薄膜袋來,打開個薄膜袋,還有個,再打開一個,里面還有一層。少婦望著,想笑,但沒笑。方扁擔從袋子里面摸出60元錢,給少婦。少婦看也沒看就塞進小挎包里。方扁擔拿著100元對著門洞的光亮說,小姐,這錢是假的。剛要走的少婦接過錢,用手甩了甩說,這錢不是我的。方扁擔說,我身上沒有100元錢啊。少婦說,你不用裝,我知道你想騙錢。方扁擔哭泣著說,你看我身上哪還有錢。我怎么想騙錢。少婦說,人窮不要緊,良心壞了就完了。你自己看看吧,這是我剛從銀行取的5萬元錢,有假錢嗎? 方扁擔不知不覺地低下頭,他的心靈完全崩潰了,看來這100元假錢還是混不出去。他想溜走,但看到小挎包里那么多的錢,他的腳立馬走不動了。他眼睛死死地盯著錢。少婦很生氣地說,就100元錢,看你可憐相,算我救濟你了。說著,她從小挎包里抽出100元錢甩給方扁擔。接著,就把100元的假錢撕掉,扔在地上。 方扁擔顫顫地接過100元錢,眼睛不敢看少婦,他的苦臉更難看了,他不知道是怎么下樓的。把假錢換成了真錢,方扁擔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好長時間,方扁擔腦海里老是出現紅衣少婦抽100元動作的畫面,白天出現,晚上也出現,怎么也擺脫不了,他實在受不了這種折磨,抱著扁擔回鄉下去了。 周癡棋 短街人好戲謔,故而好多人有外號,凡有外號,一定有個好笑的故事。有人的故事可以講,有人的故事不能講,比方說,周大明的外號叫周癡棋,他的故事很好笑,可以講。 周大明長得不怎么樣,胖胖的,有點憨,愛講話,但話總講不到點子上。他還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講個別字時,有點結巴。他沒別的愛好,就是愛象棋,這在短街是非常出名的,說找周大明沒人知道,要說找周癡棋,3歲小伢也曉得。周癡棋愛棋與眾不同,他愛看棋。只要是市里的棋攤,準能看到他站在邊上看棋,他看到妙招,還忍不住在下棋人的身后叫,跳馬,跳,快……快快……走,說話就結巴了。下棋的人就會說,這招臭棋,還多嘴。旁邊的人哄堂大笑起來。 周癡棋站不下去了,偷偷地離開人群,跑到文化宮去看棋,文化宮下棋的多,有三四個棋攤子,周癡棋這個棋攤多句嘴,人家說他,再換個棋攤多嘴。老趙最討厭他了,見周癡棋來了,棋下到一半也不下了,說,你來走。周癡棋也不服氣,走就走。可坐下去后,手把棋舉起來,半天也落不了棋子,心想,坐上去還真的不一樣。老趙笑起來,起來吧,還是讓我走。看棋的人笑得肚子疼。 從那次以后,周癡棋就成了葉公好龍,他只看棋不下棋。 短街的人笑他癡棋,不是棋癡,棋癡就不一樣了,對象棋有研究啊。周癡棋說他愛棋沒有人比得了,他不會下棋,還癡棋。要說他不愛棋,那還真說不過去,不管什么時候,他身上總有幾顆棋子,不是拿在手上玩弄,就是手在口袋里玩。只要他出門,就是天大的事,也忘記不了去看棋。妻子叫他買鹽,他可以看棋一下午不回家。叫他上街去買東西,總工會門前有棋攤子,他看了棋以后,忘記了要買什么,回家問妻子,妻子氣不過,不要他買,便親自出門。 周癡棋跟短街的人說,馮四和老馬下棋,就5元錢一局,下一晚上。那晚下大雨,兩人躲在市政府幼兒園的屋檐下,身上都淋濕了,還一晚上下到大天亮。別人問他,你怎么知道。他睜著眼睛說,我當然知道,我站在旁邊看一晚上啊。短街的人說,你傻呀。人家來錢,你圖什么?周癡棋說,我過棋癮唄。 周癡棋真是傻得可愛,他看棋淋雨回家,發高燒,三五天還沒見好。可他的棋癮犯了,想看棋,沒法兒下樓,站在窗子往下看,樓角拐彎處,有個棋攤子。8樓,實在是太高了,他怎么看,也看不清楚棋,便翻箱倒柜把孫子的望遠鏡拿出來,站在這邊瞄,站在那邊看,他終于看到一招妙棋。他記得非常清楚,這是“穿心殺”。他太高興了,實在受不了妙招的誘惑,管它發燒不發燒,沖出門,電梯等不及了,急忙沖下樓去,還沒到棋攤子,就喊起來,“走……走走……快快……走啊……穿心殺,穿心殺”。 人們讓著他,他趕到棋攤時,那盤棋早走過了,人們笑起來,妙招是妙招,但棋不是那盤棋了。老趙譏笑地說,你這一輩子,總算想到一個妙招了,你早到哪里去了?周癡棋頓時感到渾身無力,頭昏腦脹,垂頭喪氣地回家了。就在上樓的時候,他腦海里出現許多殘局,許多棋譜,他都能背下來了,這是怎么啦。他找來一副象棋,考考自己,擺了幾局,一個人下,開始還蠻過癮,走幾局后,老是贏,就覺得沒意思。他想,記這些棋局有什么用,還不如看棋過癮。他正要收拾象棋,孫子放學回來了,看到象棋說,爺爺,我要下棋。 周癡棋開始教孫子下棋。他先給孫子講相飛田,馬跳日,炮隔子打,車橫沖直闖。孫子聰明,沒幾天,孫子就學會了下棋,而且周癡棋和孫子下10盤棋,他也贏不了3盤棋,這讓周癡棋很有點頭疼。他不敢和孫子下棋了,就擺殘局讓孫子下,讓他背。不久,周癡棋的那些棋局,孫子都能背下來,而且還可以用在實戰上。這不,社區舉行象棋比賽,老趙被周癡棋的孫子淘汰了,老趙怎么也想不通,他的孫子怎么下這么好的棋呢? 周癡棋的孫子奪得社區第一名,參加區里的象棋比賽,又取得全區第三名的好成績,將代表區里參加市里的象棋比賽。這更讓老趙刮目相看。短街的人也傻了,根本不相信周癡棋的孫子下棋是他教的,可他孫子堅決地說,是爺爺教的。短街的人還是不相信地說,臭棋簍子怎么可能教出個象棋高手,這也太奇了吧。 >>>更多美文:短篇小說

有心事問春風, 知百花沒停腳步。 給彩云問行人, 說故事做一個人。 >>>更多美文:自創詩

FISF1515CEFE15EWFEF


台北踏輕酸菜魚推薦
桃園踏輕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舌尖上的酸甜交響曲
( 知識學習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4jwf7kzj67370&aid=1800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