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癌症篩檢真的是越早開始越好?專家:並非如此
2021/10/21 03:16:16瀏覽3|回應0|推薦0

癌症篩檢做得早不如做得巧!國健署表示,不少民眾認為癌症篩檢越早做越好,其實太早或太過頻繁篩檢並非正確,以乳癌為例,乳房X光攝影是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我國建議開始篩檢的年齡為45歲,早於其他國家,如果把年齡過度下降,可能會找出不須處理,也不會影響健康的問題,增加心理負擔。

癌症已連續35年居10大死因第一名,成了國人健康最大敵人,國民健康署對身體健康且沒有任何癌病症狀的民眾,提供四癌:大腸癌標籤貼紙、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篩檢服務。

癌症篩檢什麼時候做才能得到最大效益?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民眾常會誤認為,越早篩越好,或越常篩越好,其實,癌症篩檢做得早不如做得巧,太早或太頻繁的癌症篩檢,會產生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而且,國家推動癌症篩檢計畫,大規模對沒有疾病症狀的民眾提供篩檢,必須使用符合國際實認的工具,才會得到預期的效果。

以乳癌為例,吳建遠說明,根據實證,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為「乳房X光攝影」,能有效早期發現原位癌,且研究顯示,對45至69歲婦女每1至3年1次乳房攝影可以有效降低乳癌的死亡率達21至34%,爰各國大都採此作法,台灣亦然。

目前,尚未有國家採用乳房X光攝影以外的工具來進行大規模篩檢,而且,年齡也大都以50至69歲為篩檢年齡,但是我國已將篩檢開始年齡提前到45歲,而且對有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的婦女則提前到40歲即開始。如果把年齡過度下降,可能會找出不須處理,也不會影響健康的問題,反而增加不必要的輻射量及增加心裡的恐懼等;也有人建議把篩檢工具改成乳房超音波,但這會導致降低發現早期乳癌的效果。

貼紙印刷,因為主要印刷產品是以商品標籤、標牌為主,所以也叫商標印刷。不乾膠印刷,採用的是專用的複合紙張。這種紙必須由紙品加工廠預製。一般是在承印物的背面塗上一層不乾膠,粘附在容易剝離的防粘紙上。印刷後用刀線軋印,剝去空白多餘部分,在防粘紙上留下一定形狀的印刷品,使用時將成品揭下來,粘貼到商品或包裝物上即可。承印物除紙張外,還有金屬箔、薄膜。貼紙印刷,使用標籤印刷機印刷,該印刷機使用捲筒紙,一次輸紙、收紙,可以完成印刷、燙金、上光(或複合塑料薄膜)、模切、收卷廢料和裁切等工序。

再以大腸癌篩檢來說,吳建遠指出,台灣使用免疫糞便潛血檢查,也依國際實證在50歲時提供篩檢,但亦有人提議將篩檢年齡提早,或建議直接以大腸鏡作檢查。然台灣大腸癌個案平均發生年齡為66歲,其中50歲以上者佔所有大腸癌人數近9成,且50至74歲以上大腸癌的發生機率是40-49歲發生率的4倍以上。因此,?使經費能發揮最大效用,目前仍以50至74歲為主要篩檢對象。

另外,大腸鏡雖也是很好的篩檢工具,但是因為腸鏡會深入腸子,具侵入性,且檢查前一天要服用瀉藥跟大量的水清腸道,而客製化貼紙糞便潛血檢查完全不須限制飲食或灌腸,除民眾方便外,又能在發現有潛血後才做大腸鏡,好處多多。

國健署說,四癌篩檢每年的服務量超過5百萬人次,平均一年可找出超過1萬名已經罹癌但自己還沒發現的人,以及發現超過5萬名有異常狀況如大腸息肉、口腔內紅斑、子宮頸細胞高度病變等的民眾,協助大家早期治療及處理,可避免發展成癌症。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糖友失明風險增25倍 專家說多吃~
艷陽高掛曬全台 三要訣遠離熱傷害
少見!流感引發心肌炎 7歲童險休克
在家「微運動」也能瘦 專家說給你聽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4cdef60e&aid=16967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