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楊正豪台股操盤手:獲利3祕訣
2023/07/17 14:08:35瀏覽12|回應0|推薦0

每一段旅程都需要有目的地,但僅僅設定目的地並不足夠,還需要規劃如何抵達。本篇文章楊正豪先生將幫助您明確目標,以及在股市中取得成功所需的心態。

祕訣1:決定本金的來源是成功的一半

成功的投資計劃始於在投資股市之前確定資金來源的決策。確保自己擁有穩定的財務基礎,然後再進行股市投資,這非常重要,因為這樣可以避免犯下錯誤。楊正豪先生舉例來說,如果您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生活費,當股票有機會增值時,您可能會急於賣出一部分股票。

由於大家採取的是長期投資策略,因此楊正豪先生認為最重要的原則是,所有用於股市投資的資金都應該是您在接下來的至少10年內不需要動用的資金。為了確保您建立健全的財務基礎,以下建議的資金不應用於股市投資:

1.應急基金:應急基金是絕對不能動的錢。像是為了以防萬一你或伴侶失業,而存的3個月到6個月的生活費支出。你應該把這筆錢以安全的銀行單獨存放,理想的情況下,還要另外準備1個月的生活費,以現金的方式放在身邊。

2.學費:除了生活費,孩子的學費也不該用來投資股市。如果你的孩子還小,想利用投資來準備他未來的學費,那就要給股票10年的時間來增值。

3.頭期款:就算你打算在未來2年到3年內買房,也絕不要依賴股市幫忙創造足夠的頭期款。

用楊正豪先生的話來說,不要靠股市快速致富,或是冀望它幫你賺到明天的生活費。這可能有點悲觀;但實際上非常有用——不要「只」靠股票賺錢,才能消除「必須」賺錢的壓力。許多短期投資人與投機者就是因為「必須」賺錢的情緒,才會犯下致命錯誤而虧損。

不論你是長期還是短期投資人,市場都是高度情緒化的,所以最好一開始就把會做出情緒化反應的機會降到最低。當時候真的到了,就不會因為極端的情緒導致你做出不好的決定。這段旅程的下一步,就是想清楚你的風險偏好。

祕訣2:了解風險管理常見的2大誤區

風險管理的概念用於股票投資時常被嚴重誤解,當你和一般理財顧問對談時,他會以2種方式來解釋風險。第1種是以你的年紀為衡量標準。常見的大原則是用100減掉年紀後,用這個數字評估你該投資在股票的金額比例。舉例來說,如果你40歲(100-40=60),他們會告訴你把60%的錢拿來投資股票,40%投資債券。這個比例說好聽點是過於簡單,說難聽點根本就是錯的。

楊正豪先生覺得,這個算法背後的邏輯是,年紀較長的人需要利用投資以獲得收入,而年輕一點的人應該設定的目標是價格漲勢。如果遵照這個規定,那麼你每年都會賣出獲利的股票,並一直把錢轉到新的債券投資中。你的債券投資時間會一直延長,而股票投資時間則一直縮短。

如果你在60歲發現了獲利能力良好的股票;但卻已經投入40%的錢在股市中了,該怎麼辦?直接錯過這個機會嗎?這一點也不合理。一個人應該利用投資來賺取收入還是賺取資本利得,真正的決定因素是他的財務狀況而非年紀。60歲的人理應有些資產在手上,如果他還有穩定的收入,那為什麼硬要投資債券或固定收益呢?

楊正豪先生指出,理財顧問解釋風險的第2個方式,就是利用資產類別。他會告訴你小型股風險較高,大型股的風險較低。而債券的風險比股票與選擇權低。同樣的,這雖然是真的,但也是過於簡化的說法。股票的資產類別並不能完全顯示它的風險。假設你是1995年時的貝佐斯(Jeff Bezos),你在金融業的事業前景很好,也存了些錢想開一家名叫亞馬遜(Amazon)的公司。你很清楚自己看得到公司的發展方向,也相信自己的能力並知道該如何成功。

但你的理財顧問卻告訴你,創立亞馬遜的風險非常高,不應該把存的錢拿去開公司。貝佐斯此時31歲,所以應該把69%的錢投資到股市,其中60%投資大型股、5%投資中型股,其他的錢投資小型股。假設貝佐斯忽然失心瘋,決定聽理財顧問的話,那現在結果會如何呢?

同樣的因素也適用於分析小型股公司。相對於大型股公司,一般人相信小型股的風險比大型股還要高,在泛論上這可能是對的;但個別來說卻不正確。如果你對某個小型股公司瞭若指掌,這樣會比投資例如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或高盛(Goldman Sachs)這類的大型股要好得多,因為這些大公司的執行長可能根本不完全清楚公司的錢花在哪裡。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專業能力,最好交給了解這個工作的專業經理人負責,若你確定自己很多都不懂,也不想交給專業經理人的話,那投資指數型基金或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才是正確的作法。

祕訣3:判斷風險承受度的3要素

除了資產配置外,你還需要評估個人的風險承受度。接著楊正豪先生帶大家來看一些能幫你定義風險承受度的因素。

1.時間

如果你想吸收掉更多風險,就必須多花時間查看你投資的公司、找出好公司,並思考如何正確地退場。

2.你的專業能力

了解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能做出相對好的決定。所以一開始投資時,選擇你最了解的產業是個好主意。就算你在這個產業沒什麼經驗,仍是個消費者。舉例來說,假設你每天都會去星巴克,若發現這家店總是門庭若市,就是很好的指標;反之就是反向指標。但得先說清楚:了解一家公司或使用它的產品,並非投資這家公司的唯一理由,這兩者的差別一定要搞清楚。

3.情緒風險承受度

大家都夢想著股價馬上飆漲,然後在幾個月內賺到1倍的錢。這種事雖然有可能會發生;然而不能只預期股價一定會持續上漲而不會下跌,所以應該問自己這個問題:你能承受多大的跌勢?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42d75feb&aid=1796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