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自由經濟市場自找的另一面
2022/10/10 09:04:45瀏覽432|回應0|推薦9

今天看到兩則外電新聞:

一、10月5日一群全副武裝的毒梟分子,對墨西哥一座小城的市政廳所在大樓進行了
  瘋狂掃射,市長、警察局長都慘烈橫死街頭。
二、10月7日紐約市市長宣布該市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移民危機,紐約市自五月份
  以來接納超過15000名移民,他們多來自德州。

初看這兩則報導沒什麼嗎,普通不過,但是假若如我下面所説呢,怎麼看。

第一則新聞的遠因很可能是一幫被逼急,沒有飯吃了只好造反的匪徒。

  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國在2018年11月30日簽署“美墨加協定(USMCA)”,是該三國於1994年1月1日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2.0版,NAFTA意在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增強北美地區競爭力。

  多邊貿易協定的簽署從宏觀角度來看,對於任何一個簽約方都是有利的地方也有弊的方面,弊就看犧牲方有什麼樣的結果。然而從微觀的角度看問題卻往往突顯出一些問題來。

  米是我們的主糧,在我們這裡是小農經濟作物,放眼亞洲各國大概都是這般。玉米是墨西哥的主糧食,在NAFTA位簽訂之前,就像我們的米一樣,是小農經濟作物,小農經濟作物的好處是只要我有一塊耕地,天公賞臉我們就有一口飯吃,餓死不了我們。但是萬一耕地沒了,吃飯成了問題,這樣肚子一旦餓起來,難保就成了國家的社會問題,動亂不安是可能的。

  玉米是墨西哥的小農經濟作物,生產成本是一定的,不過好歹自食其力也可以溫飽。然而美國玉米是大宗經濟作物,因為技術的改良,施化肥的結果,生長快,玉米就成了美國的大農糧食產品,不是作物了。

  因為自由貿易的關係,雖然簽署之前墨國政府還堅持高進口關稅來保護墨西哥農民,奈何墨西哥政府抵擋不住美國政府和美國大農場主的壓力退卻了。沒有了關稅的壁壘障礙,美國玉米大量進入墨西哥,結果那些在地的玉米農怎麼辦?想到了吧,有些玉米農心想種植玉米既然無法維持生計,但是總得活下去啊,於是沒其他技能的農民,走上製毒、販毒的路,反正你美國吸毒的人多的是,不怕沒銷路。

  問題大了,美國政府當然施壓會墨西哥政府抓毒販、毒梟,仇就此結了。這次毒梟反擊,應該離不開此因果關係。中美洲國家很多莊稼地都成了美歐國家大農場主的經濟作物種植地,結果很多農民沒事幹,但還是得活,雖然不至於全都走上製毒販毒的路,或為大地主們做事,他們選擇遠離家園,逃難到美國這塊富庶地是了。今天你看到美墨邊境成千上萬的難民,就是想方設法非法移民至美國的另項選擇。

第二則新聞可以看是難民成了移民,卻又成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政策角力。

  第二則新聞和第一則新聞或許交織説不上的關係,每天都上演著無數中南美洲人民集結在美墨邊境,無非就是要偷渡到美國鍍金,過上好生活。偷渡成功來到美國大地不是成了難民,便是到處躲藏的非法移民,不過嗎,好在美國時時都缺基層、底層勞工,移民官也就沒那麼努力去抓那些偷渡人。

  也許就這樣一段時間過後,又到了選舉時間,民主共和兩黨為了自己的勝選,都會為那些偷渡人做做文章或開方便之門,不就是為了選票,非法移民假手成了正式移民,既然是合法移民,總得為他們安排吃住問題吧。

  美國德州緊鄰墨西哥邊境,地理環境好又富庶,還曾是墨西哥的國土,也曾獨立過,這段以來的關係,想偷渡美國的人多選擇從德州進入,所以德州有眾多的非法移民。

  美國共和黨的政策是不歡迎太多的移民,尤其那些偷渡客,因為共和黨人總認為他們是來搶美國白人的飯碗,想一想前任美國總統川普為什麼大張旗鼓地在美墨邊界築高牆,為的不就是阻斷從墨西哥偷渡到美國的人;相對的,民主黨的政策不至於歡迎非法移民,但是天天將人權、自由、民主掛嘴上,他們就不是那麼拒非法移民於千里之外。

  德克薩斯州是美國共和黨大本營,是不歡迎那些從墨西哥偷渡過來的非法移民,而紐約市、華盛頓特區則多是民主黨,為了順應拜登政府政策,截至10月的第一周,德州已花費超過1800萬美元,將德州邊境社區移民當局處理並釋放的移民送往華盛頓特區、紐約市和芝加哥。

  德州州長早在4月就宣佈了該計畫,作為他對拜登政府移民政策回應的一部分,並承認納稅人可能會為此買單。

  好玩乎,因為觀點的差異性,美國兩黨之間的政策矛盾,成了美國各州、各地的角力賽,嫌隙會加大乎,有的時間玩。

現在的美國還是富庶,國力依然強大,然而哪天美元霸權落下,軍事霸權有了挑戰,科技跟不上,經濟讓路時,看你美國各州會是怎樣的聯邦,你美國如何去ㄌㄧㄢˋ ㄉㄥˋ(把玩)這世界、任你行。

Hallyeh 2022/10/8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2d5c2ece&aid=1772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