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7/19 18:19:20瀏覽464|回應0|推薦7 | |
中國大陸現今仍落後美國的主要科技我看就剩半導體產業了,但是中國大陸急起直追的力道我看美國應該是害怕了。 之前美國只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設限用於生產高階晶片的裝備和原料,例如ASML公司製造的EUV光刻機,然而此類高階晶片多半用在手機、電腦等尖端消費型電子產品,份額也就占整個晶片產品的2%,其餘能用上晶片的產品並不需要高階晶片,再説現在正大力推展的電動車用晶片也不需要高階晶片,所以中國大陸發力在成熟製程的晶片領域,目前看是有所為了。 美國一定是看到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的晶片領域有所成,所以開始對中國大陸在此領域會用到的設備發難,7月6日一篇彭博社(Bloomberg)的報導標題:US wants Dutch Supplier to stop Chipmaking Gear to China,文中説美國官員向荷蘭政府施壓,要求ASML公司的光刻機擴大對華禁售範圍,此舉將持續制裁中國大陸晶片的發展,進而影響科技成果。這不難看出美國就是要對中國大陸擴及到至關重要的主流技術產品(包括DUV光刻機)的禁售。 荷蘭政府第一時間拒絕了美方要求,商業利益嘛,問題是擴大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打壓這是美國想要的,荷蘭扛得了美國再而三的威逼利誘嗎? 首先日本連續10個月貿易逆差,韓國從今年初開始一直貿易逆差,接著印度也出現貿易逆差,連近些年新興的貿易順差國越南也出現對外貿易逆差、一直是順差國的德國30多年來首次在5月份出現了對外貿易逆差,別說美國了,長期就是逆差國。我們這裡是貿易順差不錯,主要也是得力於對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出超所致,而中國大陸今年前五个月實現了貿易順差3000億美元,穩坐世界第一貿易順差國的地位。 貿易逆差也許是新冠疫情關係,但新冠疫情爆發是在兩年多之前的啊。貿易逆差也許是俄烏衝突帶來的後果之一,但是日本和韓國出現貿易逆差卻是在俄烏衝突之前便已開始,説不通呀,俄烏衝突只可能加劇兩國的貿易逆差。那印度、越南、德國出現貿易逆差又是怎麼回事,難不成真是俄烏衝突的影響。 工業化有了主要貿易順差國,但是現在都成了貿易逆差國,難道他們開始經濟要衰退了?美國長期貿易逆差,幾十年了好像不見其經濟衰退,難道現在開始也要經濟衰退了? 美國帶頭唆使俄烏開戰,美國原本寄望藉著俄烏衝突來拉掉俄羅斯經濟,進而促使俄羅斯的國力大幅衰退,最好是肢解俄羅斯成為若干國家,這樣美國在獨霸的道路上繼續安穩地走著,再來想法子對付中國大陸。那知俄羅斯的反制措施,倒使得俄羅斯的經濟更加穩固,順差反而增進更多。 反觀俄烏衝突因而造成原物料、大宗物資的價格上揚,的確讓一些貿易順差國的進口成本上漲,在出口價格得不到平衡的情形下,由順差國變成了逆差國,或許我們一般人直覺認為這也就一時之狀況,作不了數的。美國長時期的貿易逆差,也沒人説美國經濟衰退呀,然而這段時間就有經濟學者、專家認為這可是經濟衰退的開始,7月9日《紐約郵報》稱美國經濟衰退的陰影步步逼近,我不懂,姑且看著吧。 台灣2021年貿易順差652.8億美元,這是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1700億美元的結果,所以看似順差,實際去年台灣全年進出口貿易是為逆差,今年也會是這樣,只不過順差或許會減少,因為上半年才大約270億美元順差。所以沒有感覺台灣經濟出現衰退,但實際有沒有衰退呢?現在看到的是貿易總量的減少,能解釋經濟衰退嗎?不知。 產品銷售的好壞在其價值,價值存在的優良在其創新,創新動力的有無在其研發,研發不斷的道理在其利益,利益積攢的多寡在其產品。可見產品的最終表現就是利益最大化,而產品的價值顯現在研發和創新,簡單説就是創新帶來價值,目前最能創新的唯科技創新,放眼全球最有創新力的就中美兩國,現在又以中國大陸最看好。 有一位生意人這麼説:一個產品的成功不只取決於技術,更重要的是市場認可度。市場的認可不就在價值嗎?不管怎麼説,總要有亮眼的產品問世吧,否則都是些老梗的東西,能有多大的吸引力,沒新鮮的玩藝兒能有多大市場,不是嗎? 美國的科技創新已感不足,反觀中國大陸的各種創新不斷出來,美國看在眼裡不知所措,只能極盡打壓,想盡辦法遏止中國大陸的快速發展,美國這樣做,能頂住潛在的經濟衰退嗎? 應該説是臭味相投的七國集團吧,今年七國集團(G7)峰會於當地時間6月28日落幕,會後公報史無前例地提到“中國”一詞14次。據路透社等外國媒體稱,G7在公報中對中國大陸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嚴厲批評”,聲明中挑明中國大陸的威脅,要我説《先進國家經濟衰退,不思加強與人合作,還要更加整人家》。 Hallyeh 2022/7/11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