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酷愛旅行,我是個浪漫主義的背包客,經常一個人浪跡天涯。我之所以會買這本書來看,正是受到這個中文書名的引誘: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太合乎我的味口啦!

其實這本翻譯的旅遊書(應該歸類為旅遊文學類)。它的英文原名叫Eat, Pray, Love(美食,祈禱,愛情)。這本書還被改編成同名的電影,由美國女星Julia Roberts(茱利雅羅勃茲)主演。台灣片商將電影引入,改名為「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連帶書商也將翻譯書名取了同名。真佩服生意人的行銷眼光。

這本書是有關一個婦女在義大利、印度及印尼的追尋與探索。是美國女作家Elizabeth Gilbert的旅遊回憶錄。2006年, Elizabeth Gilber在與丈夫離婚後,一整年,流連在義大利、印度及印尼這三個國家中,對自我的發現,對靈魂的探索,對自己與周遭的平衡有了深刻的體悟。

作者Elizabeth Gilbert在32歲以前,一直覺得她的幸福就是有孩子,有個家、有個親愛的丈夫和有個成功的志業,成為一個作家。可是當她結婚後,她卻發覺她非常的不快樂,時常一整個晚上睡在浴室的地板上。她決定離開她的丈夫,並著手離婚事宜。為此她感到孤獨和身心交瘁。

當她為自己的寂寞和崩潰自怨自艾時,一位女性雜誌出錢派她去巴里島寫一篇有關瑜珈假期的文章。她在巴里島結識了一個叫賴爺,傳承到第九代的藥師。賴爺告訴她,有天她一定又會來找他。於是Elizabeth Gilbert在好不容易辦完離婚手續後,利用出版社給她著書預付的版稅,出國做一整年的旅行。

她花費四個月在義大利享受遊樂和美食。她花費三個月在印度尋求靈性的體悟(祈禱)。其餘時間她花費在印尼巴里島上尋求身心靈的平衡。終於她發現了愛,勇於追愛、被愛與愛人。

看這本書,不由得讚嘆作者高超的行文功力。字裡行間充滿了智慧、機智和風趣的口語化語彙。但是卻也深深覺得這根本是一本迎合那些新世代,自戀狂的讀物,誤導西方年輕人對東方思想及文化的盲目崇拜。當她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時,她就只想到從那兒尋求慰藉與幫助。旅程中,有時她又讓人覺得矯情、冥頑不靈又有點忸怩作態。但是這調調不就像言情小說般引發讀者閒暇時閱讀的樂趣嗎?

不過本書也有精神層面感人的地方。為了學好梵歌的詠唱,為了嘗試禪坐與冥想,她竟能忍受一大群蚊子叮咬。她那銳利的視覺,敏感的觸角,使她的敘事如史詩般澎湃而動人。

作者不要孩子,離開丈夫,交一個小男友又甩了他。不顧一切出走,耽溺美食、任性放縱,讓人覺得她強烈的自我中心思想。這樣的女人,顛覆了一般所謂賢慧婦女的形像。儘管現代開明的社會,男女已經平等了,半世紀以來女人早已擺脫傳統加諸身上桎梏,獲得充份的自由了。但是自由就是快樂嗎?本書卻在告訴我們,女人即使可儘情揮霍,也並不意味生活快樂。本書似乎在喚醒女性的覺醒:在現代化、歐美化的社會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仍有她的局限性,缺乏個人特色的展現和野心勃勃的企圖。女性似乎在某些方面仍自甘淪為男人的附庸。女性的覺醒其實正是本書所要傳達的思維。

現代的社會,人們的心靈普遍空虛,本書對神明與靈性的追尋,靈魂的自我探討,恰好為那些顧影自憐,無病呻吟的人提供一個尋求慰藉的管道。她替很多人說出了微弱的心聲,內在的吶喊。

也許很多人看了此書後會認為作者敘述在印度的生活卻竟然沒有對印度的貧富懸殊做嚴厲的批判。但是不要忘了,Elizabeth Gilbert在印度的生活圈根本局限於印度教的聚會所及其所在的小村。她在義大利也無視政治的腐化與貪瀆,只耽溺在酒池肉林中,醉心於義大利語的學習與應用。

其實這些看法都是對作者的誤解。作者,她只是一個作家,一個紐約客,一個三十歲出頭,剛離婚的女人,她只是想藉著旅行,經由各種管道尋求心靈傷口的癒合與自我靈魂的探討。

首先,她在義大利縱情美食與娛樂,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起來。可是她又覺得過度享樂有罪惡感,於是又到印度接受靈性的歷練與潔淨。最後,她又去印尼巴里島尋求兩者的平衡。

看本書,你或許會相當羨慕作者;她真是個幸運的貴婦:多采多姿的寫作生涯,擁有兩棟房子。生活不虞匱乏,可以無所事事,也可以隨時到處享樂。可是她仍然感到悲哀和沮喪。她的心境足以說明,物慾的追逐並無法換來內心的清涼與舒暢。這就是為什麼北歐那些高所得國家自殺率高,而極度貧窮的不丹卻被視為是快樂的國度。

中文書將書名取為: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其實這有點偏離書本內涵。作者固然希望她是個世界旅行者,但是她似乎忽略了旅行者的兩個信條:擴展視野和面對這個複雜而紛亂的世界。然而她為自己的旅行設下了框框,卻也迷失在自己所設的框框中。她不是為旅行而旅行。與其說她在旅行,不如說她在尋尋覓覓,尋覓真正的自我與定位。

看她在義大利大吃大喝,,大啖世界最好吃的披薩,其實是在解放自己,讓靈魂重生。看她在印度,學習瑜珈與靜坐,忍受辛苦的梵唱,其實是在洗滌她的心靈。然後,當你閱讀在巴里島的那段生活,你才發覺,原來故事的真諦與精髓就在這一段。

當她到巴里島時,一個當地婦女問了她三個問題:「妳從那裡來?」「妳要去那裡?」「妳結婚了嗎?」正足以反應巴里島人對自我人生定位的重視。唯有了解自己與家人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以及與神的關係,才能得到自己身心靈的平衡。於是她在巴里島又找到了愛。他與來自巴西,一個五十多歲,也離過婚的中年男人終於突破彼此心防墜入愛河。她也無私的用e-mail號召她的親朋好友共同出資,濟助一個受過丈夫虐待的單親媽媽蓋房子。

改編的電影我也看過。但是影片不免俗地,在男女煽情上加油添醋。好像非如此影片無法賣座。關於在印度心靈的洗鍊卻只是輕描淡寫。關於女主角內心的煎熬與思慮轉折卻一筆帶過。我建議看過電影的人最好也能撥空閱讀原著。如此方能深刻體悟到作者所要詮釋的,自我生命的平衡感。

笑道人我,在此順便要告訴大家,作者的「一個人的旅行」與笑道人的「一個人的旅行」其實是不太一樣的(原文書名: Eat, Pray, Love,不要受片名誤導)。作者個人旅行長達一年,卻是背負學習心靈課程的包袱。然而笑道人的長期旅行卻是隨興的,自在的,放懷天地的。儘管如此,我還是給予作者肯定與鼓掌。一個人的旅行就是一種修行,一種成長,一種學習,一種放空,一種解脫,一種體悟!一種身心的平衡!事業、學業、世事、俗事多少煩擾在羈絆著你?何不解放自己,長長的, 久久的出國瀟灑走一回?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