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25 14:29:26瀏覽380|回應0|推薦2 | |
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的台灣政壇變化,政客表演,讓人看了實在有一種說不出的齷齪感。所以,我決定拋磚引玉,將視線從台灣移開,談一談更大一點的事情。今天,就先從中日關係的發展來談起。 我在前一段時間,曾在「天下」發表過一篇文章,主要是批駁了台灣媒體對中日關係走向的錯誤分析。當時,台灣的媒體,只是俘淺的人云亦云,認為鷹派色彩濃厚的安倍晉三出任自民黨總裁,勢必使中日關係再陷入新的僵局。甚至還有無知的媒體,幸災樂禍的等著「好戲還在後頭」。 但事實是,安倍出任首相不到一個月,就打破了日本曆屆新內閣的傳統,決定首先訪問中韓兩國。安倍的訪問,雖然無法立即解決中日之間存在的諸如釣魚島,靖國神社等懸案問題,卻明顯的使日漸對立的中日關係出現了一絲轉機。尤其重要的是,中日兩國之間,也首次以「戰略性的互惠關係」這種提法,作為兩國關係的新的定位。這種新的定位,可以在一定長的期間內,成為中日關係穩定發展的依據。 大約在兩三個月之前,似乎誰也無法想像,中日關係會有如此劇烈的變化。那個時候,日本從電視到雜誌到網絡,充斥著反華,反韓的報道。陳水扁邀請小泉卸任後訪問台灣參加新幹線開業大典的消息也上了顯著位置。但安倍訪華過後,這些從民間到政府的機構里的反中國的相關報道,似乎一下子都不見了,小泉訪台的邀請也不了了之。其變化之劇烈,很讓人清晰的感受到,所謂報道的自由是一件多麼虛偽的笑話。 日本的態度,為何如此劇烈的變化呢?日本作家矢部武在他的「選擇中國的美國,被遺棄的日本」(筆者譯,原文為「中国を取るアメリカ見捨てられる日本」)中,似乎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日本人對于自己認為強大的對手,通常會必恭必敬,甚至于低三下四的無條件服從。對于自己認為弱小的對手,則會很藐視,認為對方對自己必恭必敬才是天經地義的。但當日本人真正的認識到,原來所認為「弱小」的對手,其實比自己想像的強大的多的時候,則會有近乎360度的大轉彎。矢部武在這里的360度很有意思,因為360度的大轉彎是雖然還在原地,但方向已全然不同的意思。 最近以來,中美關係在顯著改善中,因為雙方都認識到,中美關係很「復雜」,不是友好與敵對這樣簡單。但巨大的中美兩國,其成熟的合作關係的建立,則對兩國乃至世界都只能有正面影響。日本人習慣于對美國察言觀色,他們對中美關係的變化很敏感。尼克森在日本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訪問過中國。柯林頓訪華時對日本曾過其門而不入。這些都深深的留在生性敏感的日本人的記憶里。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崛起,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趨勢。中日兩國是永遠的近鄰,這也是一個不可改變的關係。應因中國的崛起,順水推舟,實現雙贏。或許會淡化雙方在曆史上的仇恨。如果是螳臂擋車,一意孤行的話,則可能會帶來「新帳舊帳一起算」的攤牌局面。日本人很精明,他們很清晰地了解目前的世界,也了解應該走哪步棋。國和國之間的外交,就是在緯護國家的最高利益這個原則下,各國之間所進行的現實性的利益交換。中日的修好,有利于日本這個國家的最高利益,他沒有理由不走這一步。中國,也更有走這一步的理由。 接下來,我們再談一下台日關係。李登輝的兩國輪,就是指中國和台灣之間,是特殊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我想其實李老賊內心里,建立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對象,應該是日本。對中國,他是希望最好沒有任何關係。 石原慎太郎曾說,台灣是世界上惟一一個親日的國家。台灣親日,有諸多先天性的條件:比如近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有眾多會講日文並且以此為榮的各曾次的順民,長期的反中親日教育等。但是,台灣的親日或者是知日,只能是停留在表面的獻媚的層次,就像那位在台灣赫赫有名的令人笑掉大牙的哈日幸子對日本的理解一樣。對于涉及到國家大方向的諸如外交戰略方面的東西,台灣人根本不了解日本人在想什麼。 要了解對方的戰略,需要進行多次的試探,摩擦,再試探,再摩擦的這種反復。台灣人由于從思想到靈魂,已經完全被日本人所征服。因而,今天台灣搞外交的人員,是不會有膽量去試探日本的,也更不會有膽量去和日本起摩擦的。這種處處小心翼翼的對日外交,如何指望它去了解對方戰略,作到「知己知彼」呢? 根本不了解對方戰略的外交,是空洞無物的,甚至是鬍鬧的。這次中日關係變化對台灣的衝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台獨政權處處要跟中國講對等,則更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他們從沒有捫心問過自己,在他們跟日本人交往的時候,敢奢望過對等嗎?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