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7 11:44:12瀏覽1112|回應1|推薦5 | |
要沒有台灣媒體的沸沸揚揚,我還真不了解『陳光標』何許人也。這可能跟我長期生活工作在國外有關。 我不喜歡陳光標這個人,因為我從小就對肥頭大耳的胖子有一種本能的反感,這是個人因素。更不喜歡他這次在台的做事方式,我覺得是多此一舉。我們中國自己貧窮的人,需要陳『感恩』和『回饋』的人都還數都數不完,緣何向一些八桿子打不到的『外人』們施以這樣的『壯舉』呢?中國人就是因為太沒有『狹隘的民族觀念』,在這個世界上,才導致屢屢欲行善卻屢屢受侮辱,厚外人而薄手足這種蠢行的一再發生。另外,陳的事業,來源於中國。如果『感恩』,陳的『恩人』們幾乎全在中國。即使大陸的一些政府官員,對陳的貢獻也遠遠大於台灣的任何人士,陳向恩人磕頭磕錯了。如果說陳具有世界大同的理念,發願要拯救世人,不拘泥於是否國人。陳要『裸捐』的對象,最好是周邊更需要幫助的阿富汗,緬甸,斯里蘭卡,或是遠在非洲的貧民,而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輪到台灣。陳此次『感恩』感的讓人莫名其妙!從內心裡,個人認為,活該人家罵你! 但是看到在台灣上下對陳光標的一些激烈論述,又讓人覺得無聊和幽默,一直很想笑。我的一位五伏(這個字沒用錯吧)內伯父當年由台灣來大陸探親時,遠親近鄰確實也激動的雲集一堂。當時伯父也高調的給很多人發放紅包,我當時得到的紅包就是盒子上印有『新光大飯店』字樣的一次性牙刷和牙膏。在牙刷和牙膏還沒有交到我手上時,父母和親戚就忙著催我要大聲說『謝謝大爺』(大爺就是北方對伯父的稱呼)。這是一種基本的禮節,中國的傳統,畢竟受人『一次性牙膏』也要考慮湧泉相報,更何況說聲謝謝呢。今天看到台灣報紙網路上,對於陳光標是否要求接受『裸捐』的人員鞠躬致謝一事鬧得不可開交時,我就覺得所謂『正統的中華文化在台灣』這種說法純粹是胡扯,連我都不信了! 但無法否認,陳的行為,確實給台灣的各界造成了一定的傷害。這就是戳破了台灣人(無論藍綠)長期以來有意無意養成的一種對於中國人的優越感。這些優越感,在陳堆放的大把的鈔票面前顯的弱不禁風,進退失據。雖然今天人人講『軟實力』,但是30幾年前,台灣同胞登陸時不是靠『軟實力』,而是靠珠光寶氣和如陳光標帶來的硬通貨來建立這種優越感的。即使受了多年共產黨教育的中共黨員高幹,在當時台灣來客經濟『硬實力』面前,都曾顯得自慚形穢,無地自容過,更何況那些為了幾十塊人民幣的工資而終日奔波的大中國的小老百姓們呢?在這些經濟上捉襟見肘的中國人面前,台灣人想沒有『優越感』,恐怕都難吧。在這種狀態下建立起的優越感,有朝一日突然被撼動,能沒有受辱的感覺嗎? 當然中國今天,還是發展中國家或『途上國』,還有億萬貧苦的同胞使得我們還沒有依靠自己的經濟硬實力建立所謂優越感或進行『騷包』的本錢,這是我對於陳的行為感到不以為然的原因。但另一方面,陳莽撞的行動,卻在客觀上提醒我們,『風水輪流轉』,無論在何處,人還是謙和一點比較好。這個世界,還真有『報應』這一說。 我忽然想起了大學時,我的一位年輕的講師給我講的一個小故事,可能跟主題無關。我的這個老師,在此之前,還在一家上海著名的國營企業工作,要跟外商談判引進技術。談判前,領導讓他們作了充分的準備,並要求在外商面前『不卑不亢』等等。談判定在下午的一點半,談判前,大家在會議室隔壁的房間裡吃午飯的時候,西裝革履的外商以及其助手突然出現了。在跟那些剛剛放下碗筷的中方談判人員一一握手後,外商送給每個人一個在當時上海還很少見的掌中電子計算器。 隨後的會議室裡,中方的人員都在興奮的專注於這個剛剛到手的新鮮玩意。似乎沒人記得要進行的談判。直到外商進入會議室準備談判時,大家才在尷尬的微笑裡,偷偷將這珍奇的禮物收起塞到包裡面・・・・・・。這種談判,能發揮自己的氣勢嗎??我的老師,據說當時感到『被羞辱』了。 今天,陳光標的行為,讓很多台灣朋友感到被中國人羞辱了。可是想想我們以前,在那個改革開放初期的年代,感到被羞辱的,又豈止是我的這個老師?當海外客們優越感建立的那一刻,就是我們整個中國大陸要忍受『被羞辱』開始的一刻。只是我們中國人那個時候實在太窮,也只能努力習慣和忍受了。 僅供參考!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