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快餐也即將成為「奢侈品」的時候...
2024/06/11 17:44:13瀏覽450|回應0|推薦0

米高·斯奈德(Michael Snyder)2024年5月27日
《人在極度絕望和饑餓時,幾乎會把任何東西吞下肚》
如果家人快要餓死了,你會採取什麼樣的極端行動來獲取食物?此篇文中有些事可能會讓大家感到不舒服。但必須了解,因為已開始的全球食品危機在未來數年將會大大加劇,當人極度絕望和饑餓時,他們就會做出任何事。
每夜有數億人挨餓入眠,現在全球另一邊的兒童甚至因為餓死而倒下。不幸的是,西方世界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這種情況正在發生,因為腐敗主媒很少報導。
戰爭、瘟疫、自然災害、奇怪的天氣模式和歷史性的作物歉收致使全球食品生產走向「完美風暴」。據預測,今年晚些時候,全球一些最貧困地區的情況將變得非常糟糕,而長期前景甚至更糟。
週一,我震驚地得知,一組考古學家發現,17世紀在占士敦(Jamestown)的殖民者實際上曾絕望地吃狗以求生存...
根據一項可怕的新研究,第一批抵達北美的英國殖民者曾在極度饑餓時期以吃狗來求生。
愛荷華大學的研究員在維吉尼亞州占士敦的一個考古遺址中發現了16隻當地狗的遺骸,這些遺骸強烈表明,17世紀的殖民者至少吃了6隻狗。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遺骸的特徵顯示殖民者在1609至1617年間剝去動物的皮,肢解四肢,並將肉從骨頭上切下。
對許多人來說,這種野蠻行為可能很難理解。
不幸的是,考古學家所發現的事情似乎得到殖民地原住民之一的書面證詞支持...
到了1610年春季,原殖民者中只有約60人倖存下來,其中一名原殖民者喬治派西(George Percy)寫了一篇關於饑荒期後的報告。
派西在報告中寫道:「如今,占士敦的我們都開始感受到饑餓的尖銳刺痛,這是沒有人可以真正形容的,除了那些品嚐過其苦澀的人。」
「...那時,我們吃過馬和其他動物,只要它們還能吃的話,我們就會高興地食用各種小蟲,如狗、貓、老鼠和老鼠。」該報告的部份名為《饑荒時期》,由國家人文中心存檔。
如果你置身於他們的處境,你會怎麼做?
這是我鼓勵大家盡早儲存食物的原因之一。
我絕不希望任何人被迫面對這樣的抉擇。
全球食品危機已來臨。非洲有超過十億人沒足夠的食物,整個大陸有30%的兒童患有生長遲緩。
在東非,一些挨餓的人「開始食用草和花生殼」...
WFP東非主任鄧福德(Michael Dunford)說:「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表示,在蘇丹的達爾富爾,有報告稱有兒童因營養不良而死亡。情況十分嚴峻。人們開始食用草和花生殼。如果援助不能及時抵達,我們將面臨達爾富爾以及蘇丹其他受衝突影響地區普遍饑餓和死亡的風險。」
在蘇丹的其他地區,處於饑餓邊緣的人實際上在吃土...
「在蘇丹的一些地區,食物極度短缺,人們為了生存而採取極端的措施。
在阿爾萊特難民營,他們吃土。」
是的,你沒有看錯。
所以我不希望有人告訴我全球食品危機不嚴重。
一名在蘇丹的41歲男子表示,他的妻子和孩子們如此饑餓,以至於他們將土壤捏成球狀,然後和水吞下...
他說:「我一直告訴他們不要這樣做,但那是饑餓。我無能為力。」
如果你和家人處於類似的困境,你會怎麼做呢?
「聯合國人道主義機構警告說,高漲的價格加劇了西非和中非地區的食品危機,將有近5500萬人在未來數個月裏努力維持自己的生計。」
當局表示,過去5年間,在6月至8月的饑荒季節中餓民已增加了4倍,並指出除了該地區的經常性衝突外,經濟挑戰如兩位數的通脹和停滯的當地生產已成為導致危機的主要因素。」
在那之南的地區,由於乾旱造成的大面積作物歉收,造成一場巨大的夢魘...
「贊比亞、津巴布韋和馬拉維各自宣佈國家災難,因為該地區的70%小農依賴雨水灌溉的農業生計遭受了作物歉收。在一些受乾旱影響的地區,食品價格上漲了高達82%,同時水資源短缺也影響了牲畜並摧毀了農田。根據聯合國的報告,現在有超過1800萬人急需人道援助,食品不安全程度在通常從10月開始的常規枯竭季節期間將急劇增加。今年,枯竭季節可能會在7月份開始,因為供應已耗盡。」
北非目前情況良好,但非洲大陸的大部份地區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好消息是,在西方世界,我們目前沒有面臨普遍的饑餓問題。
但有4200萬美國人靠食品券過活,而每7個兒童中就有1個處於貧困中。
因此,我們的問題也在增加。
不幸的是,驅動全球食品危機的長期趨勢在未來幾年只會加劇,最終美將面臨非常嚴重的糧食短缺問題。
當那一天終於到來時,你將怎麼辦呢?
我們已到了快餐被視為「奢侈品」的地步,許多熱門食品的價格已翻了一番以上。
我們的世界簡直無法生產足夠的食物供所有人食用,全球食品供應在我們面臨的艱難時期將會變得越來越緊張。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7ab68df&aid=18070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