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共議題】兒童的精神疾病
2010/11/10 05:04:59瀏覽1169|回應0|推薦32

 

                                         執筆者:許秀美 

November 08, 2010,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協會所出版的「精神疾病之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本記錄(DSM-IV) ,兒童期的精神疾病可分為智能不足、學習疾患(包括數學、閱讀、文字表達等)、運動技能疾患、溝通疾患、廣泛性發展疾患(包括自閉症、亞氏伯格症等) 、注意力缺失及決裂性行為疾患(即過動兒)、餵食與飲食性疾患(包括亂食、厭食、暴食症等)、抽動疾患、排泄性疾患,以及嬰、幼兒與青春期的其他疾患(譬如分離焦慮疾患、選擇性緘默)等。(資料取自DSM-IV中文版,孔繁鐘醫師編譯)

以上所列舉的疾患,雖然在兒童早期或青春期即受到臨床關注或初次發作,但是有部分疾患,卻直到成人期才被診斷出來。這意味著在兒童期初發的精神疾病,除了容易被輕忽、漠視,更會蔓延至成人期。另外有些疾患,卻明顯的於兒童期即被診斷出來,譬如智障、學習疾患、餵食疾患、過動兒、自閉症、亞氏症、抽動與排泄性疾患等。此外,在成人期出現的焦慮症、厭食症、暴食症、躁鬱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也都發現不少案例,在兒童與青少年期即初次發作。總之,兒童精神疾病的存在,是真實的,而且有攀升的趨勢,本文礙於篇幅,擬僅就在兒童精神疾病中最為普遍的〝焦慮症〞做進一步探討。

在一百個九歲至十七歲的孩子當中,幾乎就有十三個,因「焦慮症」而造成心理、情緒以及行為上的問題。所謂焦慮,亦即憂慮、煩惱、擔心、害怕等,這些心情狀態對一個孩子造成了身體與心理雙方面的影響,譬如,頭痛、疲倦、緊張等﹔嚴重者,還有噁心、胃痛、拉肚子、潰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尤甚者,經常處於高度焦慮的狀態,也影響了一個孩子的思惟模式、對四周環境的觀念、做決定的能力,以及學習的效果或專注力的集中等。

焦慮症的範圍涵蓋了分離焦慮、廣泛性焦慮症、社會性恐懼症、強迫性官能症、創傷後壓力疾患、恐慌性疾患等。以分離焦慮作為闡述,即泛指一個小孩,當其離開家、離開父母或照顧者時,出現了超乎尋常且極強烈的憂慮與害怕的情緒,無法自處,最終影響了這個孩子的正常生活與社交功能。這樣的小孩,大約每二十五個人就會出現一位,且在平常生活中,就是黏著父母,跟前跟後,造成無法離家去上學、沒有朋友、不敢一個人睡覺、惡夢頻頻等困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強迫性官能症。有近百分之三的青春期孩子患有此症,最年輕的患者,還可以追溯到五、六歲時。強迫性官能症的特徵在於消耗許多時間,重複做一些自己明知無謂的事情,來對治減少那份「如果不做那那些事」就有的焦慮,譬如洗手(洗破了,忍著痛,還洗)、無意義的數數、重複檢查門窗是否上鎖、囤積舊報紙或空瓶子等。

兒童焦慮症所涵蓋的各項疾患,因症狀不同,出現在不同的年齡層,除了普遍存在,還容易蔓延至成人期。而成年期的焦慮症更容易發展出憂鬱症、自殺傾向,最後被迫住院治療等。慶幸的是,焦慮症是可以治療的,除了必要的用藥,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心理動力學派分析、人際互動理論、以及家族系統觀念或行為矯治等,都有其一定的成效。(待續)

參考:

華人心理輔導中心 (408)327-9713
WWW.Chinesecounseling.org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98&aid=458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