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08 08:55:44瀏覽189|回應0|推薦0 | |
能源危機逼德國工業出走 恐淪為「工業博物館」?
2022-12-07 18:20
化工巨擘巴斯夫設於德國的工廠。(路透)
一場俄烏戰爭導致天然氣價格飆漲,正對德國工業乃至於德國的經濟模式構成嚴峻考驗。已有人擔心,德國將加速「去工業化」,未來有從工業強國淪落為「工業博物館」之虞。 今夏以來,德國各地企業想方設法節約能源,以度過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的難關,先試著調暗燈光,接著改用石油,最後逼不得已只好減產。有些企業甚至考慮把生產線遷至能源成本低廉的國家。化工巨擘巴斯夫(BASF)10月就斷定,能源成本太高已重創歐洲競爭力,將「儘速並永久」縮小在歐洲的營運規模。 金融時報(FT)報導,能源危機正加深德國工業未來恐難以為繼的顧慮,甚至連德企的商業模式——長久來奠基於俄羅斯大量供應便宜天然氣——都變得岌岌可危。 布魯金斯學會美歐中心研究主任Constanze Stelzenmüller曾直言,德國堪稱「戰略性押注」全球化和互相依存的西方國家研究個案,現已嚐到後果。她6月時撰文說,德國「把國家安全外包給美國,把出口主導的成長外包給中國,並把能源需求外包給俄羅斯。如今,置身於21世紀初爭權奪利大行其道的世界,無論盟邦或敵國都日益把互相依存當武器,德國發覺自己十分脆弱。」 這場危機讓有識之士呼籲德國反省經濟模式是否已不合時宜,且應從鬆綁法規到移民政策全盤檢討。德國財政部長Christian Lindner向FT坦承:「德國的商業模式必須調整。那個模式是奠基於能源價格低、技術勞工充沛,以及各國市場敞開大門接納德國高科技產品。」然而,「這模式現在不怎麼行得通了,因為許多核心要素已生變」。 以截至目前仍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德國化學工業為例,所需的能源和原物料幾乎全靠進口。化工巨人巴斯夫,歐洲最大的天然氣工業用戶,數十年來倚重自俄羅斯管線輸送的天然氣,但今年1月至9月的天然氣花費比去年同期激增22億歐元,且第3季德國事業大虧1.3億歐元,能源價格大漲是主因之一。 2022是加速去工業化起點?大企業如此,作為德國經濟主幹的中小企業更是苦不堪言。德國商業遊說團體BDI夏季的意見調查發現,中小企業中,幾乎每四家就有一家考慮把生產基地遷往海外,最大考量是能源成本太高昂。另一因素是德國經商環境已惡化,過去十年來歐洲市場成長遲滯,歐盟法規(如規範工業排廢和化學品永續策略)愈來愈嚴也構成極大的不確定性。 長此以往,業界擔心工業生產可能撤離德國、轉向美國和其他積極以獎勵措施鼓勵外國投資設廠的國家,導致德國面臨「去工業化」的未來。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Eric Heymann在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中預測,製造業占德國附加價值毛額的比重—2021年是20%—未來數年恐會走下坡。他寫道:「約莫十年後,我們回頭看現在的能源危機,可能把此刻視為『德國加速去工業化』的起點。」他認為,跨國大企業可望存活,但德國的中小企業,特別是能源密集產業,將難以適應新的能源世界。 德國化工產業協會(VCI)會長Markus Steilemann更警告,德國面臨重重的困難,可能面臨「從工業國家淪落為工業博物館」的風險。 政府官員的看法較樂觀。德國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r上月在記者會上說:「德國的工業強國地位會崩垮嗎?這麼想的人並未考量到德國工業推陳出新的實力,也沒考量到德國政府與本部的決心。我們不會讓這種事發生。」 杜塞道夫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Jens Südekum認為,政府啟動天然氣價格煞車機制等措施,「或多或少已消除去工業化的風險」。他並強調,德國工業具備長期優勢——價值鏈深長、高生產力和產品品質,以及中小企業在各自領域是全球領導者。他說:「這些是長期投資、深厚的專業技術和高度自動化的結果。這些優勢花了數十年建立,不會突然就消失。」 無論如何,政府官員、企業主管和經濟學家都同意,德國工業的未來可能取決於多快能順利轉型至綠能。德國已盡各種努力找尋替代俄國天然氣的能源來源,包括建置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重啟燃煤發電廠、讓核反應爐延役等。但巴斯夫等企業仍擔心,目前為止,推動可再生能源的進度太緩慢。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