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 重申外星人存在 呼籲各國領袖公開說明
2015/04/26 16:43:51瀏覽105|回應0|推薦0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重申外星人存在 呼籲各國領袖公開說明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赫勒(Paul Hellyer)接受俄羅斯《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英語新聞節目《SophieCo》訪問。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赫勒(Paul Hellyer)去年曾驚爆外星人確實存在,而且還有幾位幫美國政府工作.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赫勒(Paul Hellyer)接受俄羅斯《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英語新聞節目《SophieCo》訪問。

加拿大前国防部长赫利尔(Paul Hellyer)曾上俄罗斯电视接受专访,表示有外星人在地球上生活。(图撷取自RT Youtube)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赫勒(Paul Hellyer)去年曾驚爆“外星人確實存在,而且還有幾位幫美國政府工作”,日前他接受俄羅斯電視臺《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RT)的英語新聞節目《SophieCo》專訪,更清楚表示,外星人已經在我們身邊走動,例如扮成修女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購物,都沒人發現。而他們拒絕與地球人分享高科技,因為我們太好戰又破壞生態。

 

  已高齡90歲的赫勒多才多藝,是工程師、政治家,也是作家、評論員,曾擔任加拿大國防部長(19631967)和交通部長。早在2005年,他就公開宣稱真的有外星人,是世界上第一個發表這類言論的高階政治人物。

 

  赫勒接受《SophieCo》專訪時表示,已知有80種外星人,“其中有些外表和我們一樣,他們走在大街上,從你身邊經過,你根本不會知道剛走過去的是外星人。”他指出大部分外星人來自太陽系外的星系,少數來自太陽系的火星、金星和土星。  

加前國防部長:4種外星人來地球已幾千年 視頻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透露外星人在地球 80種外星人

 

  赫勒具體描述三種類型的外星人,包括在美國內華達州為美國空軍工作的“高白人”(Tall Whites),“他們曾經打扮成修女,在拉斯維加斯購物,但沒有被發現。”第二種類型稱為“短灰人”(Short Greys),他們有非常纖細的胳膊和腿,只有5英尺高,有顆大頭;第三種類型是“北歐金髮人”(Nordic Blondes),“如果你遇到了,你大概會說,『我不知道她是來自北歐丹麥或哪裡』。”

 

  在這次奇怪的專訪中,赫勒說了更多關於外星人的古怪言論,他說,外星人非常在乎“我們(地球人)會不會再使用原子彈?因為宇宙是一個整體,原子彈不僅影響我們而已,他們非常害怕我們會蠢到再使用核武了。”

 

  赫勒強調,“我會說,幾乎所有的外星人都是善良的、善意的,他們也想幫助我們。”然而地球人花了太多時間在互相爭鬥,花了太多錢在軍費開支,對窮人、遊民和病人等弱勢都照顧不夠,“他們想與我們合作,並教導我們更好的生活方式,但我認為,他們不認為我們是地球的好管家。”

 

  赫勒指出,“我們砍伐森林、污染河流湖泊,向海洋傾倒廢水。我們正在做各種好管家不應該做的事情,他們不喜歡。”外星人也有“聯盟”,承諾除非人類主動請他們幫助,否則不會介入接管地球的事務,而像LED燈、微型晶片和防彈衣,其實都是外星人的科技產品。

 

  不過赫勒也說,他從未與外星人直接接觸,但曾看到不明飛行物體(UFO)靠近在安大略省馬斯科卡湖(Lake Muskoka)的住處。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赫利爾(Paul Hellyer)向來支持外星人的確存在,日前譴責各國皆隱瞞外星人存在事實,但遲早外星人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呼籲各國領袖應對此公開說明。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赫利爾(Paul Hellyer)曾上俄羅斯電視接受專訪,表示有外星人在地球上生活。(圖擷取自RT Youtube)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高齡91歲的赫利爾日前受邀至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出席會議,語出驚人表示,外星人早在數千年前就來過地球了,外星人相當不滿人類總是花時間、耗費資源相互鬥爭,卻忽略窮病弱者及無家可歸的人,直言不只各國政府長期隱瞞外星人資訊,甚至連媒體也避談外星人議題。

 

  赫利爾在1963年至1967年曾擔任加拿大國防部長,多年來他一直堅稱外星人存在,是少數公開證實外星人存在的政府高階官員,去年接受俄羅斯電視臺新聞節目《SophieCo》專訪時,透露外星人早在人類周遭生活,且非常在乎地球人會不會再次使用原子彈,因為不僅影響地球,更會影響整個宇宙。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88ku&aid=2256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