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恭念 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修行方法 超過萬善萬行
2023/06/26 09:22:42瀏覽327|回應0|推薦0

 

恭念 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修行方法 超過萬善萬行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修行方法,超過萬善萬行。

 

  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藥無貴賤,對症則良。這是佛法的通途,大家都這麼講。為什麼這裡又講“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呢?這是從教理上來說明,另外,也從往生的功效來說明。尤其是站在淨土門之內,就往生來講,稱念名號決定往生等等,有很多殊勝的利益。

 

  我們就往生極樂世界來說,沒有任何行法能超過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行,所以說“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第一,“念佛大利無上”。念佛的人能夠得到大利,能夠得到無上的功德。

 

  《無量壽經》最後,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無量壽經》所說的“大利”是指什麼利益呢?就是指往生成佛的利益。大乘佛法,利益有大有小,而以成佛作為利益當中最殊勝、最大的利益。念佛之外,相對來講,其他修行所得的利益就小,就有上,就有所不足。所以,稱名超過餘行,超過其他修行。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具足無上功德。

 

  第二,“念佛福善無邊”。《佛說阿彌陀經》裡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而念佛的善根和福德是無量無邊的。凡夫所做的有漏有為的其它行法,福善有限。所以,念佛超越眾行,這也是站在我們凡夫行持的角度。如果是大菩薩,祂們能修無相法門,祂們的福善也不可思議,可是我們凡夫修不來。

 

  《觀經》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寶, 供養佛及菩薩、緣覺、聲聞,得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佛一聲,其福勝彼。

 

  因為念這句阿彌陀佛,能讓人究竟種善根,乃至究竟成佛。我們雖然用一四天下七寶來供養佛菩薩,所得福德很多,但是仍然是有量的、有盡的;而成佛是無量的、無盡的。

 

  在《涅槃經》裡有這樣的經文——

 

  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佈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較量。

 

  把國庫裡的所有財寶拿出來,一個月佈施一切眾生,不如人家就稱一口佛,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他的功德跟前面相比,不可較量,沒法比較。

 

  第三,“念佛福善同佛”。念佛不僅功德無量無邊,而且福善同佛。菩薩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所謂“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這是《金剛經》講的。如果有相,“你福德有樓房那麼大、地球那麼大”,還是有量的、少的;無相,像虛空那麼廣大,才叫多。雖然菩薩也是無相、也是多,但是念佛呢,福德、善根跟佛一樣平等。所以,念佛超越餘行。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 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持名善根福德同佛。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也。

 

  《阿彌陀經》裡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善根就是因,福德就是緣,叫“善根福德因緣”。

 

  我們稱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法藏比丘在因中的誓願,還有祂萬行的功德,都含在這句名號當中。

 

  阿彌陀佛把這句名號回施給我們,我們來稱念,念念之間,佛的功德成為我們的功德。“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無異”,跟佛相同,沒有差別。

 

  第四,“念佛總包萬德”。阿彌陀佛名號是萬德洪名,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所有的萬德萬行都包攬無餘。所以,念佛超越餘行。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阿彌陀經》裡說:執持名號。

 

  “執持名號”就是心中信順、口中稱念,信行一體、心口不二,這叫“執持名號”。

 

  “執”是抓住不放。“執”就是信順不疑;“持”就是相續不斷。在《阿彌陀經》裡邊,就是:一心不亂。

 

  不改變,不丟掉,不二心,不懷疑,不雜亂,這叫“執持名號”。

 

  蓮池大師有這樣一段法語:極樂依正,言佛便周。

 

  蕅益大師說: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第五,“念佛圓超萬法”。念佛法門是萬法當中的一個法門,可是,這個法門是圓收、圓超一切法門,這是蕅益大師所講的。“超”是超越。所以,念佛超越萬行。

 

  阿彌陀佛這個念佛法門,等於在最高點上,然後把下面的通通包括在內,這叫“圓超”,圓滿地收攝在一塊兒,同時超出,這叫“圓超”。

 

  善導大師在《法事贊》裡有一首偈語: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阿彌陀經》裡說:十方諸佛讚歎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說此難信之法。這裡讚歎——

 

  “如來出現於五濁”: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五濁惡世。

 

  目的是什麼呢?

 

  “隨宜方便化群萌”:隨順眾生的機宜、根機和根性,巧設種種方便法門,這叫“隨宜方便”;化導一切眾生——“群萌”。“群”是眾,“萌”是種子剛剛發芽,“萌芽狀態”,我們雖然有佛性,但是還沒有開顯,叫做“群萌”。

 

  哪些叫做“隨宜方便”呢?下面這些都叫“隨宜方便”(只有念佛法門是真實),這是善導大師的判釋。

 

  或說多聞而得度”:廣學多聞,大開圓解,最後得度生死,這也是佛說的法門。

 

  “或說少解證三明”:也不一定要多聞,你稍微悟解了,“佛法無多字”,所謂“點鐵成金”。真言不在多,一句話就能解決問題。“少解證三明”,證得三明六通。像禪宗“以心傳心”,“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在許多話,能夠明悟了,當下明心見性,這也是佛所說的方便法門,根機相應的也可得證。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者教我們修福修慧,除掉我執、法執,把一切障礙掃除掉,這也是一種修持方法。佛本來就叫做“福慧兩足尊”,修福修慧,福慧圓滿,而成為大覺世尊。這也是佛所說的法門。

 

  “或教禪念坐思量”:或者教我們禪觀,制心一處。其心本來具足一切萬德,那我們禪觀、止觀,開發自性本具的功德。

 

  以上等等這些,說之不盡。

 

  “種種法門皆解脫”:只要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法門,只要我們是那種根機,能夠依法修持,種種法門都可以解脫生死輪回。

 

  不過後面有七個字——

 

  “無過念佛往西方”:沒有超過念佛往生西方的,沒有比這個法門更殊勝的。所以,念佛法門超過種種法門。

 

  為什麼說念佛法門“往西方”超過種種法門呢?因為前面“多聞而得度”“少解證三明”“福慧雙除障”“禪念坐思量”……這一切法門,如果不是上根利智,你修不來。那我們看念佛法門的殊勝——

 

  “上盡一形至十念”:多到一輩子的念佛,少到臨終十念。

 

  “三念五念佛來迎”:未必要到十念,你如果沒有十念的時間,念三念、念五念;如果三念念不到,念兩念、念一念,也往生,“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我們念的都不只三念五念了——當然,這裡是指臨終之時,臨終一念、十念決定往生;那我們平時就念念念佛。我們念念念佛,佛也念念來護念我們、光明攝取我們。

 

  為什麼別的法門要那樣種種的修持,而念佛法門這麼簡單,三念五念佛都來迎呢?

 

  “直為彌陀弘誓重”:只是因為、單單因為、就是因為這一點:阿彌陀佛的弘誓願力殷重不虛。

 

  “致使凡夫念即生”:所以使得我們凡夫眾生念佛即得往生。當下念佛,當下獲得往生的身份,“即時入必定”。不要等待明年,也不要等待下個月,也不要等待明天,甚至不要等待第二念。當念念佛,當念願行具足,當念善根福德同佛無異,當念獲得往生決定的身份。

 

  蕅益大師說:持名一法,普被三根。

 

  第六,“念佛疾超速證”。

 

  諸有眾生,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即得往生”,“即”有兩種:一種叫做“當下即”,一種叫做“異時即”。“異時即”就是:不是當下,但是將來可能。比如說:我們現在念佛,到臨終往生,有的人就覺得“這個即得往生,是指現在念佛還不能往生,一直到臨終的時候才能往生”,這叫“異時即”。

 

  龍樹菩薩的解釋,所謂“即得往生”是“當下即”。

 

  其他法門都要我們累劫修行,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念佛法門當下就是。比如我們剛才所說的,你一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超越生死輪回。它是疾超速證的法門,沒有哪一個法門比這個法門更快。龍樹菩薩說“即時入必定”。其他法門總要慢慢修,累積到一定的功夫。雖然說“頓悟成佛”,密宗也講“當下成佛”,這些都是指過去世久有修持的人,並不是一個實業的凡夫所能達到的。而我們念佛法門,即使是五逆、十惡的實業凡夫,當下這一念就能夠疾超速證,而且是往生到彌陀報土。所以,念佛超越餘行。

 

  第七,“念佛最尊第一”。這是善導大師用偈語來說明的。 善導大師在《般舟贊》裡說:

 

  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那麼,餘行就不是最尊了,就是第二了。這樣,念佛超越餘行。

 

  第八,“念佛直入報土”。

 

  善導大師的偈語: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隨緣雜善”就是“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到達無為、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複專。

 

  我們念彌陀名號,就頓超、直入阿彌陀佛的報土。

 

  善導大師又說:念佛即是涅槃門

 

  雜行雜修——其他修行往生到化土,或者是在蓮花中五百歲不見諸佛。所以,念佛超越餘行。

 

  第九,“念佛直取佛果”。

 

  蕅益大師說:一聲阿彌陀佛, 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 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念佛不光到報土去,而且直接證取佛果,因為淨土念佛法門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其他法門從因向果,這個不可為比。所以,念佛超越餘行。

 

  第十,“念佛成佛有餘”。這是印光大師所說的,念佛不僅成佛,還有多餘。那其他法門就沒有這麼殊勝,所以說念佛超越餘行。

 

  《大悲經》裡說: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一稱南無阿彌陀佛,由此善根功德,進入涅槃界,都無窮無盡,豈不是“成佛有餘”嗎?

 

  曇鸞大師也講: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我們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乘阿彌陀佛本願力往生西方。

 

  第十一,“念佛是實相行”。《無量壽經》說:念佛法門叫“明信佛智”。既然是佛智,就是實相。真如實相,實相理體,圓滿實相。而我們念佛,就是實相行,這也是凡夫能做得到的實相之行。所謂“修實相行”,就是能夠證悟諸法實相,能夠如實相之理,不修而修、修而無修,這叫“實相行”。以凡夫來講,要修實相行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做不到,我們都是有相凡夫。但是,我們如果念佛,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實相行。凡夫能修的實相行,除了念佛法門之外,再沒有了。如果修其他法門,對於我們這樣的凡夫來講,都成為有為有漏的造作,不成為實相真實功德。以此之故,念佛超越餘行。

 

  第十二,“念佛是本願行”。念佛為什麼超越其他的行持呢?原因在哪裡呢?其他的修行法門雖然殊勝,雖然高貴,但不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所選擇的眾生往生的方法;而念佛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特別選擇作為眾生往生淨土的方法。其他法門再殊勝,彌陀沒有選擇,沒有作為本願。而念佛是彌陀本願行,蒙受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你就是能開悟,你就是戒定慧三學都能夠圓滿具足,都跟念佛沒法相比。為什麼?那是眾生自力,沒有彌陀願力,不是彌陀本願行。所以,念佛超越餘行。

 

  第十三,“念佛是正定業”。道理從上面說下來,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之行,念佛就決定往生,百分之百,千分之千,萬分之萬,沒有一個遺漏,決定往生。而其他法門呢,往生不定——其他行法不能成為正定之業。正定業和不定業相比,那當然正定業超越殊勝。所以,念佛超越餘行。

 

  第十四,“念佛萬修萬去”。其他法門,修行雜行求往生的人,“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而念佛是萬修萬人去,那當然念佛超越餘行。善導大師說: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第十五,“念佛佛光攝取”。念佛雖然容易,雖然簡單,但是,有阿彌陀佛光明攝取不舍。而其他修行,佛光不攝取。如果佛光不攝取,你再殊勝,往生怎麼有把握呢?所以,念佛超過餘行、勝過餘行。

 

  如同善導大師所說的: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總不論照攝余雜業行者。

 

  欲蒙彌陀光明攝取,我們就要稱念彌陀名號。

 

  第十六,“念佛與佛一體”。所謂“一體”,就是不相分離。因為法藏比丘所發四十八願當中,是以“乃至十念”的念佛作為眾生往生的行法,說:“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的正覺和我們念佛眾生成為一體,所以使得我們必然往生。同時也是賭誓說:以祂的正覺作為我們十方眾生往生的功德之體,令我們稱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我們念佛的人,因為被阿彌陀佛光明照耀、攝取不舍,我心中有佛,佛心中有我。我們念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中就有阿彌陀佛了(我心有佛);那佛呢,佛的心光遍十方法界,現在照耀攝取我們(佛心有我),這樣,佛和我彼此不分開,一體,所以講“三業不相分離”。雜行的人修行別的法門求往生,跟阿彌陀佛的心光相背、疏遠。跟阿彌陀佛一體當然殊勝啊;跟阿彌陀佛成為兩個,就不殊勝。所以,念佛超過餘行。

 

  第十七,“念佛諸佛證誠”。雖然淨土三部經都是講述念佛,但從經文的文相來看,唯獨《阿彌陀經》有六方諸佛證誠這一段,這是因為《阿彌陀經》“正直舍方便,唯說念佛法”。“證誠”就是說諸佛來證明,“你念佛,我來證明你,肯定往生”。而念佛之外其他法門回向求往生,諸佛就把嘴巴閉上,沒有出廣長舌相來證明。你一念佛,諸佛廣長舌相馬上伸出來:“張居士、王居士、李居士……人道眾生,乃至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眾生,只要念佛,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等諸佛齊來證明!”萬佛一音,同樣一個聲音,非常殊勝。余行不蒙諸佛的證誠,所以,念佛勝過餘行。

 

  第十八,“念佛諸佛護念”。《阿彌陀經》諸佛自己說:

 

  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諸佛不僅來證誠,祂們也來保護我們、憶念我們。怎麼“護念”呢?一個是護念我們的信心,一個是護念我們不被業緣、雜緣所動亂,一個是讓我們心中往生決定——護念我們。所以,我們大家真的不得了啊!我們一個人念佛,勞動了十方諸佛圍繞我們團團轉哪!所以,我們念佛的人,是十方諸佛的寶貝;我們念佛的人在這裡念佛,這裡就是法界的中心。念佛人像圓心一樣,十方諸佛圍繞著念佛的人團團轉,十方諸佛都來護念,都來證誠,阿彌陀佛的光明來攝取。所以,大家尊貴——不是我們自己尊貴,是法尊貴,是阿彌陀佛尊貴,那麼我們念佛也就尊貴了。

 

  像《楞嚴經》所講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這個人,他身上本來不香,臭烘烘的,有汗。結果他被上等的妙檀香薰染,他身上也非常香了。他之所以香,不是他本人香,是因為他熏的香很香,所以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念佛法門叫做“香光莊嚴”,阿彌陀佛的功德香、阿彌陀佛的無量光莊嚴我們。我們本來是貪嗔垢障的凡夫,身上有貪嗔的臭穢氣。但是,我們念佛呢,我們身上就沾上了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香味,就沾上了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光明,所以才尊貴,道理在這裡。

 

  第十九,“念佛二聖為友”。如果修雜行,二聖不為友。什麼叫“二聖”?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是主佛,觀音、勢至是脅侍)。我們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觀經》裡說: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如影隨形,自然來保護我們,做我們的好朋友。所以,念佛就超過餘行。雜修雜行的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不來做你的朋友了,“你到現在還不知道主佛阿彌陀佛的本願,還在雜行雜修,跟阿彌陀佛疏遠,那怎麼來保護你呀?”我們念佛,阿彌陀佛光明來攝取我們,阿彌陀佛來了,觀音、勢至能不來嗎?不可能啊!國王出發了,大臣就隨從。阿彌陀佛都來照耀攝取我們了,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地藏、彌勒……浩浩蕩蕩都來了,都來攝取我們、保護我們。

 

  第二十,“念佛菩薩相隨”。《觀經》裡說: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裡引證《十往生經》說——

 

  佛告山海慧菩薩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如果有人專念彌陀名號、願往生淨土。我從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專修念佛的人,釋迦牟尼佛親口說:“我派二十五位菩薩跟在這個專修念佛的人後面影護他,不讓惡鬼惡神來惱亂他,日夜常得安穩。”

 

  不僅有觀音、勢至兩尊大菩薩作為我們的善友、善知識,而且還有二十五位菩薩,還有無量無邊清淨大海眾菩薩,都來如影隨形地跟在我們後面。大家要知道,我們很風光啊!我們不是到極樂世界才風光,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就好好地風光一把。念佛的時候,後面很多菩薩浩浩蕩蕩,頭頂上有十方諸佛團團圍繞,正中有阿彌陀佛光明住頂,身後、左右,諸佛、諸菩薩、諸賢聖都來護念我們,光彩啊!尊貴啊!感到無上的光榮。

 

  第二十一,“念佛天神擁護”。《般舟三昧經》裡說——

 

  佛言: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

 

  你看,阿彌陀佛光明來照我們,十方諸佛來護念我們,觀音、勢至來做我們的善友、親友,諸大菩薩像影子一樣跟在我們後面,連天神、善神也不甘落後,也要恭敬我們。為什麼?因為我們很快要到西方成佛了。他們敬法重人,都來保護我們。天神也來擁護,這個都有經文為證的。

 

  第二十二,“念佛是芬陀利華”。這也是在《觀經》裡講的,釋迦牟尼佛讚歎念佛人,“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芬陀利花」就是大白蓮花;「芬陀利花」也是佛的另一種名稱。《涅盤經》說:「佛亦名為大芬陀利」,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在這裡念佛,我們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善導大師解釋「人中芬陀利花」,即是人中的「好人、妙好人、上上人、稀有人、最勝人」。意思是說,念佛人已超越三界六道的眾生,已經不是輪回的凡夫了,將來必定如同大芬陀利花那樣的成佛。

 

  第二十三,“念佛人中最上”。這是善導大師的解釋,是人裡邊最尊貴、最高上的。雖然我們是畏畏縮縮的,個子也不高,文化也不多,智慧也不大,錢也掙得不多,但是,我們是人中最上——好啊!

 

  第二十四,“念佛能滅重罪”。《觀經》:

 

  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說:

 

  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曆無量劫。雖修餘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 乃得滅障,超生淨土。

 

  念佛,連五逆罪、謗法罪——最重的罪都能滅掉。其他修持法門,或能滅輕罪,或能滅重罪,但不能滅謗法之罪。念佛不一樣,所有重罪、輕罪通通滅除。所以,念佛超過餘行。

 

  第二十五,“念佛自增多福”。

 

  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裡說: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不遭九橫之難”:不會遭受種種的橫死難死。

 

  念佛對現生也很有利益(上面都是講往生)。你不求福報,自然增加種種現世福報,家門興泰,身體平安,子女賢孝……所謂“自增多福”。其他法門,只有修這種法感得這種果的功能;可是念佛呢,如同太陽催生萬物一樣,催生一切善根。

 

  我們要看破,兒女、夫妻通通都是過去的業緣、今生的招感。善導大師講:父母妻兒百千萬,非是菩提增上緣;念念相纏入惡道,分身受報不相知。

 

  如果不修學佛法,都是業報相纏而來的,大家一起抱在一塊兒墮落下去,百千萬劫不能出離生死輪回。

 

  如果真愛我們的子女、真愛我們的家庭成員,應當愛之以佛法,不是愛之以俗情。

 

  第二十六,“念佛國泰民安”。

 

  在《無量壽經》裡有這樣一段文:

 

  佛所游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念佛不僅對我們自己有好處,而且我們整個家庭都蒙受阿彌陀佛的佛光攝護,一人念佛,一家蒙福。不僅一家得到好處,甚至國家安寧、世界和平,我們都可以做貢獻、做利益,“國泰民安”。

 

  前面二十六條,都是指念佛的殊勝利益。下面三條,說明念佛不僅殊勝,還很容易。如果很難,也不殊勝了。

 

  第二十七,“念佛不受時限”。念佛沒有時間的限制,其他法門就有時間限制。

 

  第二十八,“念佛不受機限”。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均收”。

 

  念佛不受根機的限制,任何根機都可以修,都可以往生。其他法門有根機的限制,或者善機能修、惡機不能修,或者上根能修、下根不能修,或者智者能修、愚者不能修。

 

  第二十九,“念佛不受緣限”。念佛法門,時處諸緣都沒有障礙。念佛沒有任何因緣、場所的忌諱。如果修行聖道法門,往往會有忌諱,稍有不慎還要招罪。但是,如果我們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任何狀況下不會招罪,沒有忌嫌,有百利而無一害。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88ku&aid=17947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