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03 06:16:12瀏覽780|回應0|推薦8 | |
比起國外實力派女性8000M攀登 我國有什麼好自炫自傲的?
※ 實力攀登高峰者能夠用最少的資源與協助執行這一明確行動,即是一種優雅的藝術。其實,攀登不只是抵達山頂而已,如何抵達也至關緊要。艱苦登上頂峰時,正是攀登者所有的希望經過煎熬後所淬煉出的精華。 ※
有錢是大爺、是大小姐?有錢也能叫鬼來推磨!只要你出得起價錢,莫說8000公尺以上高峰,就連太空你也去得!只要你身體狀況稍可,口袋又深,你一樣可跟商業團去攀登8000公尺高峰,而且登頂機率非常之高。因此,已故的「冒險顧問公司」創辦人霍爾他生前很自負說:「只要尚稱健壯的人他都有辦法把他們弄上峰頂(聖母峰)。」從他帶隊登聖母峰的紀錄,可證實他這說法並不誇張。美國嚮導彼得.勒夫說的更直白:「我們以為大家付錢給我們,是叫我們做明智的決定,其實大家都是花錢買登頂。」 有人說,如果沒有雪巴人,看誰還有能耐去攀登8000公尺以上高峰?此話雖不完全真確,但也差不多趨近事實?因雪巴人幫出錢大爺們建構路線、搭帳篷、做烹飪工作、拖運一切物品,甚至帶隊或協助客戶登頂,如此才能保持客戶體力,大大提高爺們登上8000公尺以上高峰。近2年來,國內因有人募款去攀登8000公尺高峰,過程中鬧得沸揚蒸騰,引發國內外攀登界高度關注,迄今實情尚未明朗?其實,這種花大錢,找多位雪巴人服務之攀登,似乎沒太多或太大值得喧嚷自傲之理?也許因當事人過於高調,以致招惹批評、指教或質疑,也只是剛好而已! 實力,乃日積月累硬功夫,國際上知名攀登高手其成就可說是自小就和攀登活動一起成長,因有這種環境(包括家庭、社群與自然環境)經常磨練砥礪,知識、技巧、觀念與判斷等能力日臻純熟,實際運用於高山危岩攀登上,有其自信可駕馭,這能力絕不可能「憑空出世」!有感於國內現在8000公尺高峰之攀登「疑雲」?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百岳老查特列出一位世界頂尖攀登8000公尺高峰之傑出女性為例,說明真金絕對是火裡來水裡去的淬鍊結果。 已故英國女登山家艾莉森(Alison 1962生,是2個孩子的媽媽,1995年8月13日成功登頂K2峰,但在下撤時罹山,享年33),她從小在熱愛攀登的父母薰陶帶領啟蒙下,一生幾乎都在攀登中度過。她於1995年5月11日,在沒有任何協助、沒有運用他隊所架設的繩索、且無氧登上聖母峰,她堅持著自己訂下自攀原則,甚至拒絕山上其他隊伍遞給她的一杯茶,以免惹來受「支援」之譏,引人質疑。她很清楚自己一旦接受任何一丁點協助那怕只是一杯水,別人就認為這已不是純粹的獨攀。幸運的是她一路上都沒有碰到太多麻煩,完全是獨自完成的壯舉,所以在下山後一炮而紅,站上世界女子攀登界的頂峰,實至名歸。當時這個成就,在世界上只有一位男性能夠與她匹敵,就是大名鼎鼎的義大利「登山皇帝」梅斯納(他1988年獨自無氧攀登聖母峰)。遺憾的是,3個月後的8月13日傍晚,她成為第5位登上世界第二高峰K2的女子(這之前只有121成功登頂,其中卻只有4位女性),但在下撤途中即發生山難,結束她精彩的攀登人生。 艾莉森(身高163公分,體重約50來公斤),她的肌肉很結實,動作很敏捷、攀登時很勇敢、能充分掌握並運用攀登技巧,她深知自己的未來會是在攀登岩壁、冰壁等高峰,所以她以自己的條件、以山的條件來攀登,也締造出輝煌成就,只可惜巨星乍殞,遺憾山域!感人的是在她死亡的那個夏天,賽爾西拿到一塊在加州設計打造的銅製匾牌,上面有威廉.布雷克的詩句,他稍微更動英文代名詞,以反應其女性身分,他之後把這塊匾牌揹到K2大本營上,栓在吉爾奇紀念碑上,匾牌上寫著:「艾莉森.珍.哈葛利夫 1962-1995 在多遙遠的深淵或蒼穹/ 燃燒著妳雙眼的火焰/ 她靠著什麼樣翅膀膽敢飛翔/ 什麼樣的手敢攫住火焰。」 誠如另一傑出的已故波蘭女登山家汪達.魯凱維茲她所堅持的,「真正的女攀登者必須在沒有男性揹伕的協助下,自己抵達目標。混合的遠征,顯然不是女性的遠征。」看了這些追求巔峰的女性,再回頭看看我國目前還在「熱議」的8000風雲?其實,攀登8000公尺高峰沒有鬧劇,也不該出現類似鬧劇的情節?跟著商業團、出巨資拿香跟拜式的被雪巴「拉拔」之攀登,似乎遜色許多?但還算是一項成就!「所有高峰登頂者都沉浸在他們的英雄主義之中。」也許,這句話可說明這「亂象」的肇因?
附 記: 大眾旅遊早已觸及世界最高峰,也許再過幾年,可以輕鬆地到14座8000公尺高峰去「旅遊」(航空器把你載到這山頭拍拍照,再轉到另一個山頭…)?這樣的大山似乎已失去神秘感,跟一般的景點又有何差異?希望這一天不要出現!本照片引自2021.06.23.自由時報<中英對照讀新聞>(圖/法新社),是2021.05.12.有41個隊伍共數百位登山客,不受基地營爆發疫情所阻撓,堅定地在基地營準備攀登聖母峰。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