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8/15 07:44:10瀏覽672|回應0|推薦3 | |
高山症難防要防 聆聽身體的聲音 量力而為
※ 發生高山症的危險因子,主要和體質有關;年齡、性別、和個人的體能的關係較少。所以,如果過去曾有高山症的病史,就必須十分小心。不過,即便自己不具備高山症的體質,天候與身體狀況的變化都會影響高山症發生的機率。事先周詳的計畫準備,臨時不可太過大意;尤其高山氣象瞬息萬變,隨時都可能發生危險。(高醫附院內科住院醫師盧怡旭/101年7月) ※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處。山難,三不五時會發生?或請求支援或自行處理?或有見報或沒見報?整個統計數據很紊亂?因此不管哪個公私部門作的山難統計數據,都「看看就好」?當然多少也有一點參考意義? 不識登山真面目,只緣身已處在此山中。山難,你本身或你的團隊中有發生過嗎?有處理嗎?你認為處理的妥當嗎?若有動用到「社會資源」你會認為是浪費嗎? 登高山而覽群嶽,則巒峰之本末可知也。山難,其發生樣態很多種亦不可預知,如:落石擊中、蜂蜇、蛇咬、雷擊、迷路、失蹤、墜崖、失溫、中暑、外傷、生病、高山症等?可見在高山上,你有可能每一步都和這些因素在相周旋?幾乎可用「步步驚魂」來形容,這會不會有點恐怖?山,還能爬嗎? 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其實,山還是可以爬,而且應該可以多爬?身處的每個區域、每一種運動或休閒活動,都有其潛在的危險因素,避開或預防這些可能傷害的因子發生,你就可以充分的享受該種活動所帶來的種種好處?就好像吃魚有可能會被魚刺鯁到,那就不吃魚了嗎?開車有可能出車禍,那就不開車了嗎? 山林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人生中每天都在憂樂之間挨過,因此有一些憂樂事件還是會發生著,登山亦同。根據消防署的一項統計,從民國96年至103年全國消防機關執行山域意外事故救援案件,平均每年發生185件、受困待救人數382人、獲救人數356人、尋獲比例98.6%。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在其一篇專文中提到,「依據國民健康局的國民健康調查資料來推估,台灣以登山健行為主要運動的人口約有500萬,只是大部分都是郊山健行。另,依我自己推估,曾經攀登3000公尺以上高山的人口約有50萬人,而經常登高山的人口大約是3至5萬人,從這數字來看,台灣的登山人口並不算少。」若把消防署和葉金川的這兩項資料對照來看,可見在山中所發生的事故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因此,發生山難的比例會很嚴重嗎?會讓人毛骨悚然而卻步嗎?愛登山的朋友們,不要被管山的公部門及一些不進入登山狀況的媒體「製造」出來的「危言聳聽」所嚇倒! 登山解放了我們的身體也解放了心靈。日昨(2019.08.14)報載,「24歲的蔡同學在大學畢業前夕,與友人相約爬合歡山,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雖然平常有運動習慣,短時間內快速攻頂途中,高山症發作,出現喘、頭痛、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所幸同行朋友出發前有至醫院開立高山症處方用藥,當下給蔡同學緊急服用,才緩解症狀、挽回一命。」有在登山的朋友們,你會覺得這則新聞怪怪的嗎?合歡山不是國人旅遊的「灶咖」嗎?每年數以好幾萬計的遊客上上下下、穿梭其間,只是一般的旅遊而已,何以變成了「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是「挑戰」合歡群峰的哪一座山峰?「短時間內快速攻頂」又是什麼東東?也許正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巫翰明所說的,「高山症與個人體質較有關,與體能較無關係。」這恐怕是,只要上到一定高度之處就會出現類似高山反應的「高山症」?不管你是隊員或領隊嚮導能夠隨便拿藥給其他人吃嗎(沒有經「醫囑」,是不能亂給藥的)?合歡山交通這麼方便,出現高山反應不能立即下山嗎(真不知道這些同學「短時間內快速攻頂」的那一個山頭?)這種報導真的會誤導其他登山客?「盡信報,不如無報」! 山的精采之處,不在山林有多深澳,而是絃外之音帶給人的啟發。其實,高山症所呈現的是一個現象,而非登山時的一種必然答案。登山,宜循序漸進,一步一腳印,不要急,不要慌,不要誤信那些「道聽塗說」,不要自己嚇自己,更不可以對登山這乙節太過輕忽!山就是山,他不會存心害人,更不會存心討好人!只要你準備好了,山都歡迎你的到訪,不管百次千次,而且讓你欲罷不能!當你能夠在登山之後,對山上的這一切細細回味時,登山似乎已不再只是一般的觀光而已,就如同動人的音樂之一般,那悠揚曼妙的旋律,久久迴盪在登山人的心中! ~ 百岳老查 2019.08.15.
附 記: 1.登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超越自我是一種重要體驗。本照片引自2019.08.13.今日新聞NOWnews網站(示意圖/取自 Unsplash )。登山愛好者不可輕忽,急性高山症恐怕造成生命危險。 2.國內「登山醫學」權威的王士豪醫師在一篇題為《一定要知道的高山症十個問題》專文中提到,「所有人進入合歡山公路、中橫大禹嶺路段、新中橫公路塔塔加路段、南橫公路向陽至檜谷路段、所有的台灣百岳及三千公尺以上高山,都有可能會發生高山症。」也許,高山症都有可能在你我爬高山時發作,豈能不慎?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