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減肥損害健康的問題
2018/05/28 11:26:43瀏覽67|回應0|推薦0

  緊身束腰強調出她僅有50厘米的細腰,每天測量的腰圍隻要大於50厘米,她便拒絕進食。

  外交部長對茜茜公主的評語是:「對任何食物深惡痛絕,她已經什麽都不願意吃了。」

  醫學界很早就開始關註減肥損害健康的問題。

  1926年,美國醫學會在紐約舉辦了第一屆成人體重研討會。研討會上的內容顯示:

  當年的時髦女郎已經精通享用蛋糕卻不會變胖的技巧,其中一招是在大吃大喝後以藥物或道具使食物逆流。

  灌腸、瀉劑或大量碘劑也是她們常用的手段。

  《人類饑餓生物學》,這部為社會大眾對飲食內容與運動量的態度帶來深遠影響的著作,曾做過一個「斷食實驗」。研究對象都是年輕健康的男性。

  保持一段正常的飲食後,他們便進入為期三個月的半饑餓狀態,並每周步行35公裏。

  這些年輕人之前沒有體重問題,也不對食物有特別興趣。但試驗中,大家想談論的主題就隻有食物、夜裏夢到的也是食物。

  他們會在沖動下偷吃起來,但之後又對此感到罪惡。他們開始顯得焦慮,產生憂鬱傾向,無法集中註意力變得退縮。其中兩位男性情緒失控,另外還有一位為了退出實驗甚至不惜切斷指尖。

  脂肪的社會分層

  《脂肪:文化與物質性》一書中,作者寫道:

  肥胖的身體與內在人格對立起來……自我永遠都不會肥胖。

  一項關於人們如何感受到「肉體上的幸福」的研究在法國展開。

  參與者將理想的身體描述為輕盈、潔凈且沈靜地活著,人們甚至會忘了自己還有一副軀體存在。

  從20世紀60年代起,當一個人終於躋身於上層社會,他對肥胖的看法以及對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就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當被問到吃完一頓富含大量脂肪和澱粉的大餐後是什麽感受?

  法國受訪者們基於不同的社會層次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體力勞動者表達了滿足、恢復元氣的感受。

  而在白領人士看來,這一餐更多地帶來了沈重、惡心和困倦的感覺,像被壓垮了。

  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從這些感受中解讀出其社會分層來。

  作者寫道:這就是為何中產階級在文化上天生就能從大眾階級中看出先天性的粗糙,並因此表現出將大眾與所有繁重、濃稠、肥胖的東西聯係在一起的階級歧視。

  看到的不是食物而是數字

  這些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西方觀察,在當下的中國顯示出了合理性。

  健身教練把油膩的食物塗抹到人體模特上,讓健身者親眼見到,如果這樣的食物吃到身體裏也能被人看見的話,會是什麽效果。

  油脂被用來引起自我厭惡感,而這種感覺,正是吸引中國城市中產階級們減肥健身的看家法寶。

  「10千克脂肪與10千克肌肉」的體積對比圖,在社交網絡上流傳。臃腫的脂肪堆積,使人們本能的產生嫌惡感。

( 休閒生活美妝保養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26e387&aid=11217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