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求學 今昔
2017/08/22 09:24:56瀏覽728|回應0|推薦3

爸爸求學時的書房在成都鄉下 初見時只看了一眼 沒進去
那是間曾在台灣鄉下也曾見過的土牆木窗草寮房舍 也沒電
爸爸的英文能用毛筆寫 因為他求學時能用得上鋼筆的不多
爸爸的大學是在退休前幾年放棄晉升的機會透過轉業的申請
為了圓當時無力支付大學學費輟學從軍的大學夢 念上師大
爸爸的文字秀雅剛勁 古文基礎扎實 讓他大學夢無縫銜接
爸爸有五個兄弟六個姊妹 陪他返鄉 他最小的兩個弟弟們
才能念上當時的職校 他是十二個子弟中唯一能念上大學的
返鄉開始後到離開時 都能受到同鄉和家族 最真摯的尊重
雖然可能因為他在台灣能有較好的際遇之下 用金錢的幫助
給家族地方很多期待 但是他的求學過程和最後的達成目標
可能也是極為難得的原因之一

爸爸的子女們的求學 並不相對順遂
兩份微薄至極的薪水 在當時激烈競爭的聯考制度之下
容不得一點閃失機會 重考補習的可能是不實際的安排
唯得只有最小的一位 有享用的機會
其他的也就只能各安天命在際遇中自尋出路 邊做邊學
能從事知識專業工作的生涯 也就各憑本事 只有一位

孩子們的求學 剛好碰到了台灣教育政策翻天覆地轉變
一位不會念書 因為學校和制度的考試 都是題庫為主
直接念題庫而不用多念書 多出的時間 多生活和玩樂
成為了主流的想法 他們沒法完整細看消化一本書
甚至無法一次看懂 一份設備或器具的 使用手冊
他們不懂成語典故 沒法銜接前人生活 社會 歷史和
文化的漫長歷程和體會其中其人的人生
更別說不同區域國境和時代的更大差異

不同的求學 在不同的時代 似乎不全然在進步豐富的
資源差異後 有更相對的應有結果

求學和人生成就關係 似乎有更多 更微妙的探索空間

實在的思考和解決困境的能力 和求學資源的貧瘠豐富
似乎也沒絕對的相關性

經過三代之後 這觀念似乎還沒定論和解答

是不是呢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test1&aid=10840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