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12 05:38:23瀏覽721|回應0|推薦0 | |
彰化的簡史 彰化的歷史可追朔到新石器時代,而最早的原住民應為巴布薩族(Babuza)。 1661年鄭成功來台,建立東寧王國,統治了台灣西部。設置承天府、萬年縣與天興縣,現在的彰化縣當時屬天興縣。 1684年清朝佔領台灣,設台南府、下轄台灣縣(當今台南市南部)、鳳山縣、諸羅縣,隸屬福建省,現在的彰化縣當時屬諸羅縣。 1723年(雍正元年),在虎尾溪以北設縣(同時設置台灣府淡水捕盜同知),名彰化有「設學立師,以彰雅化」之意,並以半線城為縣治。 1731年(雍正九年),將大甲溪以北至雞籠,劃歸淡水。 1875年(光緒元年),將八卦山脈以東山區,分設水沙連廳(後改稱埔里社廳)。 1885年(光緒十一年),台灣設省並將鹿港一帶分出為鹿港廳。 1887年(光緒十三年),鹿港廳併回彰化縣,而將大肚溪以北增設台灣縣(範圍約為當今的台中市;1684年設立之台灣縣則改名安平縣)。 1895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與日本,日本重劃行政區,設三縣(台北、台灣、台南)一廳(澎湖),彰化屬台灣縣。 1901年設彰化廳、台中廳,1909年彰化廳併入台中廳,彰化地區分屬五個支廳(彰化、員林、鹿港、北斗、二林)。 1920年,台灣改為州、郡、庄、街制,台灣共分五州三廳,彰化一帶屬於台中州,彰化區域分為一州轄市(彰化市)三郡(彰化郡、員林郡、北斗郡)。 1945年,日本戰敗歸還台灣,國民政府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下設八縣(台北縣、新竹縣、台中縣、台南縣、高雄縣、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九省轄市(基隆市、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彰化市、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市)。 1947年,廢除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台灣省政府,當今彰化縣當時分屬彰化市、台中縣彰化區、台中縣北斗區、台中縣員林區。 1950年,省政府將彰化區、北斗區、員林區及彰化市合併成彰化縣,彰化市則降格為縣轄市。
幾個常提到的彰化舊名或別名: 半線 彰化舊名,因原住民之半線社而得名,「半線」有人說是土話音譯,但較可能就是其字面意思。半線一名出現甚早,在康熙年間的《台灣府誌》即有提到。可能是明末清初屯墾的漢人所取,其意義或許是該地位於台南府城與北部有漢人足跡的雞籠的中間吧。 竹城 此竹城容易讓人以為是「新竹」,其實是有歷史典故的。1723年(雍正元年)彰化設縣之初,並無城池。後來才在街區之四周種植莿竹為城,以抵禦外侮,直到1811年(嘉慶十六年),才改建土城。因此才有人將彰化以雅稱竹城。 磺溪 這名字頗有詩意,很多文人雅士都愛引用。早在清道光咸豐年間,彰化舉人陳肇興,便曾在其詩篇中署名「磺溪陳肇興」,而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所組的學會也叫「磺溪學會」。然而為什麼叫磺溪呢? 有人說磺溪是指大肚溪,因為該處常有洪水為患,洪水過後溪中常有許多黃泥、石塊,因此取黃、石二字而合成磺溪。也有人說濁水溪畔的石頭是硫磺色的。但實際上大肚溪、濁水溪的水均非黃色。或許磺溪之名應是八卦山脈早有溫泉,先民見溫泉自山上流下而形成硫磺溪谷,而取名磺溪吧。 白沙 這名字也是文人雅士愛用的名字,如日據時代有「白沙吟社」的詩人社團、有楊樹德詩集「白沙吟草」等。白沙坑原是縣城附近的地名、其旁有白沙坑山。1745年(康熙十年)彰化知縣在縣城設立書院時,取「彰化山川之秀,以白沙為冠」,而命名為「白沙書院」。 另有幾個別名,意思或由來較易聯想,舉例如下: 線地---半線之地。 彰城---彰化城 彰邑---彰化城 竹邑---竹城,指彰化城 磺水---磺溪,指彰化 卦邑---八卦山之城市、彰化城 八卦城---彰化城
參考資料: 彰化的得名與異名、半線文教基金會 台灣通史 卷五 維基百科等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