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張仲景說過:若得道相宜則益體,若失道有害則成疾。用現代的說法,就是飲食要注意結構的合理、量的適中,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食飲相宜,可調養脾胃、防病治病。這個春天,讓我們跟隨古人的腳步,提高我們的“健商”。
飲之有道:春季養生茶
《黃帝內經》雲:“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季養生以春令之氣、升發疏暢的特點,注意保健體內的陽氣,使陽氣不斷而漸旺起來。“春”為四季之首,萬象更新之時;肝臟在五行中對應“木”,春季為草木繁榮的季節,故春季主肝,所以春天宜養肝,以下三帖春季養生茶,可以起到養肝和預防感冒的作用。
百合蓮子銀耳茶材料:蓮子(幹)6粒,銀耳4克,大棗4克,百合(幹)4克,糖20克,水200毫升。
做法:將所有材料用水洗淨,百合、大棗、銀耳泡軟,備用。先煮蓮子至半熟透,水瀝掉,再放入百合、紅棗加水同煮。將銀耳丟入開水後,即刻撈至冷水中泡。等鍋中三種材料均煮爛後,將銀耳放入,加糖待溶解後熄火,放溫後即可食用。專家點評:以上材料合煮當茶膳之用,服用之後有養肝和胃的作用,對促進脾胃功能與養肝有不錯的療效。銀耳即是白木耳兼有養肺的作用,功效與燕窩相似,兼有保護氣管的功效;百合可穩定神經緊張,兼可潤肺止咳。此種方法很多家庭早已把它當做平時或餐後點心。
人參麥冬茶:人參、麥冬各10克、五味子5克。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適量水煮沸20分鐘後可飲用。專家點評:改善體質虛弱、疲勞倦怠、氣血不足。本方即生脈飲原方劑對心力衰竭、心律不整、虛汗虛熱體質有改善的作用。黃芪杞子菊花茶材料:黃芪50克,枸杞子25克,菊花25克、紅棗15克、水1公升。做法:將以上材料先水煎,之後放入冰糖少許,可當茶飲。專家點評:黃芪具有益氣生津之效,枸杞子養肝明目,菊花甘涼,少許紅棗乃取其甘溫,稍制菊花之涼,並有矯味之功。此茶有提升免疫、預防感冒的功效,但如已有急性發炎症狀或高血壓者,不宜食用。
食之有道:省酸增甘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春天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旺;而甜味的食品入脾,能補益脾氣,故要多吃一點。
大棗:性味甘平,尤適合春季食用。國外把大棗稱為“天然維生素丸”,其維生素P的含量為百果之冠,所含磷和鈣比一般果品多2~12倍。棗是滋養血脈、強健脾胃的食品,《本草綱目》中說:“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樂,人服輕易延年。
鍋巴:是煮米飯時鍋底所結之物,經低溫烘烤而成,略黃不焦,既香又脆。焙烤成鍋巴的粳米有補脾、養胃、強壯、滋養的功效,最宜病後調理。粳米若經炒、烘、烤之後,食之味香,促進食欲,並可消食導滯、收斂止瀉。據現代科學分析,焙鍋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A、維生素E、纖維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因此,春天還是多食鍋巴好。
山藥:味甘性平無毒,有健脾益氣、滋肺養胃、補腎固精、長肌肉、潤皮毛、滋養強壯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久痢泄瀉、虛勞咳嗽、遺精盜汗、小便頻數等症。春季食用,能健脾益氣,可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能補腎益精,使人體元陽之氣充沛,可增強人體抵抗力及免疫力;其營養豐富,每100克含蛋白質1.5mg、碳水化合物14.4mg、鈣14mg、磷42mg、鐵0.3mg、維生素C4mg,此外,還含有皂苷、膽鹼、黏液質、澱粉酵素、碘、精氨酸等成分。
動之有道:動腿運肝
明代大養生家高濂曾生動地在《遵生八簽·起居安樂簽》裏描述了春季旅遊之樂:“時值春陽,柔風和景,芳樹鳴禽,邀朋郊外,踏青載滔,湖頭汪棹,問柳尋花,聽鳥鳴于茂林,看山弄水……此皆春朝樂事。”春季可以說是我們養生最好的時機,也是運肝的時節。肝經通過腿部、腳部,而脾、肝、腎經就在腿部、腳部的內側,所以運動方面可以偏重在腳部方面,譬如:走路、登山、慢跑、打太極拳等緩和性的運動,對肝臟比較有幫助,而運動時間不宜太早,以能見到日光的時候到戶外運動為宜,因為清晨是二氧化碳和氧氣交替的時段,此時運動不太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