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即用即拋的世代
2014/05/25 17:53:55瀏覽203|回應0|推薦9
北海對河伯說:「不和井蛙談大海,因為井蛙住在狹井之中。不能和夏蟲談冰雪,因為夏蟲未到冬天早已死去;不能和孤陋寡聞到人談道,因為他受的教育有限。你沿山循岸而來,看到大海後,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這才能夠和你談論大道理。
 
普天下的人,都沒有海大,千萬條河流入大海,無休無止,但卻從未滿溢;海水從尾閭泄出無休無止,但卻從未減少;海水從不因季節或水旱的變化而改變。海水超過江河的水量,是不可計算的。但我卻從未因此而自滿因為我知道我的形體來自天地,而且稟受了陰陽之氣,我在天地之間,就像小石頭或小樹在山中一樣,我只覺得自己渺小,又哪裡敢自滿呢?
 
計算四海在天地之間,不就像蟻穴在大澤之中嗎?而中國之在世界,不也是像一粒小米掉進大海一樣嗎?世上有萬物,而人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人們聚居在九州之內,生長著各種糧食,到處有舟車通行,個人只不過是人類中的一個;以個人和萬物比,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眼界和胸襟,是這一代字典裡,早被剔除的辭句。
 
有人以「泡沫經濟」來包裹現代自我膨脹的「泡沫人生」而驕矜的新人類卻仍然以「空前未有的物質發達」來沾沾自喜。林則喜曾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丈無欲則剛。」也許是超薄短小的商品觀念。也許是用後即拋棄的浪費習性。
 
新人類以眼前的現實利益為第一優先考慮。而在群眾意識中,自我更是必然的擠壓藉口。個人化自我中心,現實的標榜------構成一個新新人類的特異文化。
 
「一個偉大的人要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另一顆心包容。」是一種時代的嘲諷,現代人以為包容他人,必然吃虧自己,受傷害更是自我。像飆車的競逐,只能向前,怎能容得下前方的別人?
 
「既薄又短」也是時代的特色,只求享樂得好,沒人求長壽;只求痛快刺激,百年好合的婚姻已快絕響;只求新潮奇異,器物更替得更快,最好一次即丟;價值變動得快,今是明非;真理更非真理,一轉眼就可以修正再修正;至於人得思維,更浮動變化得已非思維。
 
「人之心胸,多欲則狹,寡欲則寬。」勸人要寡欲清淡來放開眼界。在唯物傾向的時尚中,收斂心神,與生活物流保持一些距離,用物惜物,而不是役物受制於物;進而清澈自由意志,免於金權的刺激,反拒名位的捆綁,使自己能開放自己而非出賣自己,面對世界而非被世界所驅使。妳說是嗎?伶牙利齒的那個人?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6449lcky&aid=1362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