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伯樂老師細談『我看見一隻鳥的』繪畫觀察。
2011/07/18 17:41:53瀏覽3346|回應0|推薦1

青林5月份出版的 《我看見一隻鳥》,描繪台中大坑的30種野鳥知識。深受家長與小朋友的喜愛,其中書封的五色鳥,不僅色彩鮮豔,那栩栩如生的畫風,像是讓孩子親眼感到真實的五色鳥呈現於眼前。

本次,我們特別邀請劉伯樂老師,並進一步整理,當初他做這本書的觀察筆記,與各位讀著分享。

金背鳩 _1

(上圖翻拍自我是一隻鳥p8、 p9)

愛護動物的好習慣已經慢慢蔚成風氣,台灣人看到野鳥,不再是盤中的美味。在我開始注意野鳥以來,有多種鳥類的數量明顯增加。被稱作野鴿子的鳩鴿科鳥類和黑冠麻鷺,從前還一度瀕危,現在已經可說是到處可見。小時候,我住在山村裡,附近有原住民部落。當地人常常在河畔樹林邊緣設下捕鳥陷阱。獲的多半是俗稱「斑甲」的金背鳩和斑頸鳩,偶爾也會有環頸雉等大型鳥類。幾年前在烏溪下游,還可以看見大型的野鴿子籠。獵人捕獲的活的斑甲,先集中豢養在河邊待價而沽,據說都是土雞城餐廳前來收購。

金背鳩是所有野鴿子中體型最大者,同理也是最有肉、最有價值的野味料理。不過,最近也發現野外金背鳩數量明顯增加,常在公園、馬路上悠哉的大步行走。安祥的表情動作,對人類已不再戒慎恐懼。可見牠們的經濟價值,已經降低到乏人問津的地步了。

有一次,在我家附近的公園裡看見兩隻金背鳩,並肩靠在一起蹲在一棵大榕樹的樹枝上。時機和光線都恰到好處,只是一個仰角,不能拍攝到背部的斑紋特徵。我於是得寸進尺,攜帶著長鏡頭爬上樹,慢慢升高,漸漸靠近。在樹上攝影,雙腳跨在兩枝並列的樹枝上,身體必須倚靠著橫枝,站穩腳步,取景、對焦、攝影,再向上一層,再換個位置。兩隻金背鳩只是好奇的看著我渾身解數,險象環生擺出各種可能的姿態而無動於衷。

紅嘴黑鵯 _

(上圖翻拍自我是一隻鳥p20、 p21)

  紅嘴黑鵯一襲黑衣,只有一雙腳和一張嘴是彩度對比的鮮紅色,在一般普鳥當中,算是比較引人注意的鳥類,也是在布農族原民文化中負有神格角色的鳥類。

  剛開始認識紅嘴黑鵯是在初中的時候。十三、四歲正是頑皮好動的年齡,何況我又是「放牛班」的學生,上課時間,經常三五成群蹺課到後山的桑椹園玩耍。有一次,在山上一棵相思樹發現一個新鮮的鳥巢。每一個鄉下孩子,大約都有過掏鳥巢;偷鳥蛋的經驗。鄉野最常見的鳥巢種類,不外是一堆亂草圍成球狀的「黑嘴鵯仔」,和精緻編織成碗杯狀的「青笛仔」。當時,高高掛在頭頂上的則是一個廣口淺盆狀,一種從未見過的鳥窩造型,引起了我對新鳥巢的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野鳥會編織這樣的鳥窩呢?我們連續觀察了幾天,確定那個鳥巢是屬於附近一對紅嘴黑鵯所有,而且窩裡正在哺育小鳥。因為我的身手矯健,大家公推我爬上樹去抓鳥。

  焦急又憤怒的紅嘴黑鵯親鳥們,在一旁聲嘶力竭的又叫又跳。我不顧一切爬上樹梢靠近巢位,看見了四隻頂著大紅嘴唇的雛鳥窩在一起,狀甚安逸。小傢伙眼睛都尚未睜開,對於即將覆巢的危機,絲毫沒有戒心。看著這些無助的小東西,聽著親鳥的哀鳴聲,再頑劣的小孩也不忍強下毒手。我藉口小鳥尚未開眼取之無用,於是說服了同伴,等小鳥長大一點再來。

  隔了幾天,禁不住同伴催促,又來到相思樹下。鳥窩依舊高掛樹梢,奇怪的是四週寂靜無聲,不再有親鳥警戒的聲音。爬上樹一看,窩裡空空如也,早已鳥去巢空。我們判斷紅嘴黑鵯並非離巢而是棄巢。野鳥認為鳥巢是最不安全的地方,通常會慎選築巢的位置,一旦鳥巢受到威脅,牠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會啄破鳥卵,咬死雛鳥再另築新巢。那次事件,也促成了我對鳥巢的認識和反省。

  紅嘴黑鵯雜食性,生長在台灣的自然環境裡,野果子、昆蟲取之不盡。若說台灣是野鳥樂園,那麼紅嘴黑鵯就是野鳥中的豐衣足食者。牠們通常小群體活動,不過每農曆過年前後,會有群聚的行為。我曾經見過一整棵楓香樹上,停上了五十多隻的紅嘴黑鵯。或許也和麻雀一樣,在年終來個嘉年華會,趁機混群、交誼、擇偶、配對。曾有鳥類研究者無意中告訴我,鵯科鳥類和人類的關係密切。他說:「只要有人類開墾、居住的地方,才會有紅嘴黑鵯。」想想確實沒錯。

大卷尾

(上圖翻拍自我看見一隻鳥p16、p17)

「烏鶖!烏鶖!嘎嘎啾! …. 」這一首童謠,對台灣人來說並不陌生,烏鶖就是大卷尾,不論都市或是鄉間,都是伴隨我們童年一起長大的民俗野鳥。和賞鳥者回憶起烏鶖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多半是說到曾經被這種黑色野鳥攻擊的趣事。有人說他小時候曾用彈弓射鳥,一擊不中反被烏鶖追著跑。也有人說烏鶖會攻擊獵鶴(猛禽的通稱),保護家裡飼養的小雞。最近電視上地方報導,也拍攝到不載安全帽的機車騎士,遭到烏鶖攻擊的有趣畫面。奇怪的是:烏鶖好勇鬥狠的個性並不會惹人厭惡,主要是牠們以捕食昆蟲為生,於農田作物有益,鄉間人人敬而遠之。


  我注意到烏鶖,是牠們擁有兩項特性,一是勇猛,二是善飛。勇猛是為了要固守地盤以保護親子;善飛是為了捕捉昆蟲發展出細膩的飛行技巧。大卷尾的鳥巢並不像其他鳥類一樣,必須建築在隱密的地方避人耳目。牠們大剌剌的在開闊裸露的樹枝上築巢毫無遮掩,營巢行為表現出烏鶖什麼都不怕的個性。育雛期間,任何可能干擾鳥巢的人或貓狗動物經過,顧家心切的烏鶖,一定會奮不顧身的起而攻擊驅逐。從鳥巢領空飛過的較大型猛禽鳥類,不論有心或是無意,烏鶖們一律群起圍攻,直到來犯的敵人落荒而逃。大卷尾繁殖期間,樹鵲、藍鵲,甚至紅隼、大冠鷲,都是烏鶖的黑名單,只怕一飛出樹林就會遭到攻擊。

  有一次,大卷尾在馬路上方的電線礙子上築巢,忽然親鳥一陣呼嘯,連同在附近築巢的烏鶖同伴一起呼應飛上天空。我以為即將會發生鳥類的空戰,原來只是一架民航客機,在一萬呎高空上,像一隻張開雙翅的黑鳥,發出隆隆的聲音。凶猛成性的烏鶖,連飛機也不會放過。我在頂樓工作室,常常有機會觀察大卷尾捕捉飛蟲的飛行特技。牠們居高臨下,看見有過往的昆蟲,馬上展現出高超的捕蟲飛行技巧。然而有些昆蟲也不是省油的燈,於是鳥和蟲在空中逆上順下,左旋右轉展開追逐,演出生命和死亡之舞。

  曾經看到一隻大卷尾捕獲胡蜂,用腳攫住站在一根離地面約十米高的電線上享用食美,一不小心,胡蜂的部份肢體從腳爪下滑落直掉地面。大卷尾一點也不心慌,先將口中部份吞嚥,望著落地的食物不急不徐縱下,用一個賣弄的之字形飛行路線,在食物落地前 30 公分處接住,再飛返原來的電線上繼續進食。精準的把握和優美的身段,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黑枕藍鶲

(上圖翻拍自我看見一隻鳥p26、p27)

  以前曾經看到一本野鳥攝影集,介紹拍攝台灣的鳥類。書中圖片無論色澤、動作、焦距 …. ,用唯美的攝影技巧,將一種在自然界中神出鬼沒的野鳥,形容為「藍色精靈」。精美的圖片,無不吸引了許多讚嘆的眼光,看到的人都不禁要問:「這是什麼鳥啊?」、「台灣有這麼美麗的鳥兒嗎?」


  把「黑枕藍鶲」形容為「藍色精靈」迨無不可,不過,如果我們在野外實境裡,看到這種行為鬼鬼祟祟的野鳥,很難將牠比作是「精靈」,還要怪攝影者何苦多情,濫用精巧的器材,騙取了我們凡夫俗子的眼光。攝影作品常常包藏謊言,何況那只是 1/250 秒的時間切片,離真實的永恆,還差了一段很長的距離。


  我第一次看見黑枕藍鶲是在一座土地廟後面。當時正打算拍攝荔枝園裡的一隻黑冠麻鷺。茂密的荔枝樹下陰森又晦暗,我躲在架設好的偽裝布幕裡,好整以暇等待野鳥出現。有一群不解風情的小彎嘴畫眉,常常在我前面的荔枝樹上呼朋引伴,招搖作弄。我發現,每當小彎嘴畫眉聒噪出沒的時候,總會看到一隻藍色小鳥迅速飛到樹上,幾次跳躍之後,又飛快的消失在黑暗的樹林裡。黑冠麻鷺不肯現蹤,但是畫眉老是不請自來,而伴隨而來的藍色小鳥,也總是驚鴻一瞥屢試不爽,只是時間、光線、速度和距離都不足以拍攝。當時,剛剛學習認識野鳥,用肉眼觀察,看到這樣美麗色澤的鳥兒,真是驚為天上之物。


  鶲科鳥類是有名的飛蟲捕手,牠們常常站在定點樹枝上守候,看見飛在空中的細小昆蟲,利用精湛的飛行技術,飛去來時,獵物已經落入口中。牠們覓食領域在低海拔陰暗的密林裡,暗藍色羽毛是牠們最好的保護色,出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羽毛才會呈現亮麗的色彩。而黑枕藍鶲生性保守、隱密,深知有著一身美艷的羽毛,必然招致不幸,情非得已絕不會暴露在陽光下。所以,當我們在濃密樹林裡,在自然的條件下看到黑枕藍鶲,必然是身著一襲黑裳,行動像鬼魅一樣的黑鳥,那樣的光線是無法攝影的。


  然而,為什麼小彎嘴畫眉會引來黑枕藍鶲呢?經過幾次觀察之後,我發現黑枕藍鶲每次亮麗登場,在明亮處曝光,其實都是為了捕捉獵物。原來這是原生鳥類之間「覓食團體」的現象。小彎嘴畫眉和黑枕藍鶲都是台灣特有亞種,長久生活在同一個自然環境裡,平面的覓食領域重疊,早已演化磨合出共生互利的生存方式。小彎嘴畫眉體型較大,常常五、六隻集體出巡,在濃密的樹林底層尋找蟲、蛾食物。粗心又笨拙的動作,常常驚擾附近小型昆蟲,惹得牠們四處飛竄。飛向高層的昆蟲,因為暴露身影,終於成為黑枕藍鶲獵捕的目標。所以,每當小彎嘴畫眉集體出巡的時候,隱身在黑暗中的黑枕藍鶲知道機會來了,飛到明亮處,在畫眉落腳的地方快速轉一圈必有獲。


  黑枕藍鶲築巢還有一項特殊本領,牠們先收集細葉、芒草和苔蘚當作巢材,然後飛到樹林、草叢間尋找蜘蛛網,並以身體衝撞蛛絲,回巢御下當作巢材的黏合劑,漏斗狀的鳥巢常吊掛在垂懸的藤蔓之間,外表間雜著白色的蜘蛛絲。

  我曾經在一間廟宇裡面,看見一隻黑枕藍鶲不停繞著殿堂裡的穹頂飛行。原來斗拱雕刻之間有許多蜘蛛絲。收集巢材順便清潔神明的居所,也符合互利共生的自然法則。今年四月間,有果農朋友發現黑枕藍鶲在一個黑暗樹林下築巢,地點十分隱密。通知我過去拍照的時候,藍色的鳥蛋棄置一地,已經鳥去巢空了。黑枕藍鶲捍衛隱私權的決心十分堅定。

小彎嘴畫眉

(上圖翻拍自我看見一隻鳥p28、p29)

  畫眉科野鳥可以說是最具台灣代表性的鳥類了,因為牠們的翅膀圓短,不善於長途飛行,受限於地理環境阻隔,多半成為台灣特有種或特有亞種。而小彎嘴畫眉則是野外比較常見的畫眉鳥,通常五至六隻成群,在低海拔或平地、海邊,隱密的灌木叢裡跳躍穿梭。當我們看到了一隻飛出草叢,可以期待另一隻、又一隻, …. ,一小群小彎嘴畫眉,用靈活的跳躍加上笨拙的飛行姿勢,沿著同樣的路線移動前進,一下子就沒入矮灌叢裡。平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影,想要攝影拍照,怎奈光線和速度都不支援。


  在一處廢棄的公園裡有紫茉莉花架, 12 月的季節還盛開著艷紅色花朵。用花叢來當作攝鳥的背景,真是再好不過了。可是要如何讓野鳥登上彩色的舞台呢?我佈置好了偽裝的設備,在花叢前面插了一根樹枝,然後播放錄製好的鳥聲音響。不一會兒,好奇的小彎嘴畫眉,一隻接著一隻跳上樹枝,好像在攝影棚裡工作一樣,得來全不費功夫。

  小彎嘴畫眉曚著黑色眼罩,略帶著邪惡的眼神;頂著一口大而不當的彎嘴,拖著像長裙一般的尾巴,體態猥瑣動作滑稽,有點像是搞笑的笨賊一樣,還「咕嘰 -- 咕嘰 -- 」的和機器音響相互唱和。

黑冠麻鷺

(上圖翻拍自我看見一隻鳥p26、p27)

第一次看到這種野鳥是在附近山坡的果園裡。我將車子停在土地廟前,下了車照例向福德公默禱,希望今天會有好運氣。當我轉進土地廟後方時,赫然看到一隻大鳥,就立在前方路上。黑冠麻鷺伸長脖子尖嘴朝天向上,做出擬態的動作。因為這樣的接觸太過突然,距離也太近了讓我一時不知所措又不敢妄動,我們互相僵持凝視,好像時光暫時凍結一樣。黑冠麻鷺眼看欺敵不能奏效,立刻放下身段快步躲進荔枝園裡。

小時候我住在一個具有色彩的社區,社區裡有好幾處公園,路樹枝葉扶桑生意盎然。可是記憶中除了綠繡眼、白頭翁、紅嘴黑鵯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野鳥的印象。近幾年來,公園乏人管理樹木橫倒雜草叢生,許多公共設施傾圯凋敝,村人怨聲載道,嗔怪著生活不再優渥便利,環境不再整齊清潔。可是我注意到了以前從未見過的野鳥,如:小啄木、白環鸚嘴鵯、白鶺鴒和山鶺鴒 …. 卻自然翔集。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上稱為「稀有留鳥」的黑冠麻鷺,竟然旁若無人悠遊在我們社區公園的草地上。 黑冠麻鷺不再裝腔作勢,願意和我們共享公園空地,或許也是我們回歸自然的契機。

五色鳥

(上圖翻拍自我看見一隻鳥p10、p11)

色彩多樣斑爛又鮮艷,動作不甚靈活,繁殖期間曝光率高。五色鳥讓一些所謂「生態」攝影者成就許多美美的作品到處發表。

五色鳥選擇枯木鑿洞為巢。雖然不是「非梧不棲」這麼挑剔,但也不是所有枯木都可以宜室宜家。根據我的觀察筆記,巢洞的方位、枯樹的年份、傾斜的角度似乎都不是必要的條件,唯一講究的是進出門戶前面必須淨空。五色鳥不講究飛行技巧,不善於迴旋穿梭,所以門前一定要有方便進出的空間。

五色鳥為了方便攀立在直立的枯樹幹上築巢,牠們的趾爪和啄木鳥一樣二、三趾朝前,一、四趾朝後,形成「對趾足」,但也不是經常性的。「鷦鷚巢林,不過一枝」,現在都會區的校園、公園裡,卻有許多容不下一根枯木存在的理由,五色鳥將何以家為?我在台大校園裡發現一個有趣的五色鳥窩,築在橫枝上的巢洞。台灣諺語說「無魚蝦也好」,對五色鳥來講,橫豎都是一個窩。

除了以上的介紹之外,想要看更多的知識嗎?那你絕不能錯過 《我看見一隻鳥》,現在購買,還可享78折優惠喔。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12book&aid=5438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