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雲老禪師談佛法與憂鬱
2020/07/02 15:19:58瀏覽689|回應0|推薦24

擔憂是一種罣礙,我們怎麼面對這種罣礙?

 我常說要面對問題,去認識問題、瞭解問題,然後從裡面發現問題所在。如果能夠找出問題的癥結,就可以化解問題。事實上,擔憂、罣礙也是如此,都是有問題,才有所謂擔憂、罣礙。可是當自己無可奈何,實在沒有辦法,尤其是學佛的人,絕不能求佛菩薩指點你,給你智慧。因為學佛是學智慧,不是學依賴。

 很多學佛的人都是依賴佛菩薩,不是學佛菩薩的智慧。佛菩薩的智慧在哪裡?就是道理方法。你能吸收、消化這些道理方法,轉化成為力量,就是智慧。學佛,不是學人。我常舉一個例子,人掉進水裡面,如果不想死,最好的方法是什麼?自己會游泳。我們可能沒想要花很多時間學習游泳,可是事情發生時會希望有人來救。通常我們遇到危險就喊救命,假使有人聽到了,還得看那個人關不關心。假使他掉頭就走,你心裡一定感覺這個人沒有一點慈悲心,看到我快死了,喊救命,也不救我。這是人自然的反應,是一種依賴的反應。

 遇到問題,尤其是比較危難的問題時,應該去面對,可是面對要有本錢。敢於面對,這個「敢」,憑什麼?首先,必須要冷靜。落水拼命喊救命,當下已經亂了分寸,可是人是要冷靜才能思考。為什麼佛法要我們修禪定功夫?禪定功夫是什麼?以白話來說,就是讓自己冷靜下來,好好地思考,叫做禪定。

 禪那,翻成中文,叫做靜慮,就是靜淨地思考;靜淨地,這必須定得下來,才做得到。學佛的人都知道戒定慧,可是,很多人把戒當成條文,限制我們這樣做不可以,那樣做不可以。大家有沒有想過?社會上已經有太多不可以,學佛又增加那麼多不可以。為什麼要跟自己過不去?人就是這麼奇怪,本來在社會上已經有很多框框,使自己不自在,又因為學佛,只學了依賴;依賴的結果,就是仍舊把自己框在裡面。其實佛法的本身,不僅僅走進佛門要學自在,還要把社會上很多的框框,一個一個打破。

 我們學佛幹什麼?所謂解脫,是因為不自在,所以希望可以自在。解脫,不要把它當成死,解脫是化解問題、排除障礙,能夠得到自在,這是解脫的結果。好比人掉進水裡面,最好的辦法是自己會游泳。人不一定天生會游泳,但可以去學習游泳的技巧,就不需要喊救命,還可以幫助別人。涉及憂鬱,可以這麼比喻:假使有人掉進水裡面,他只能喊救命,那幾乎會得憂鬱症,為什麼?因為自己就快死了,唯一的辦法卻只能喊救命,這裡面是一種絕望。

 學佛是學智慧,有了智慧,才敢面對問題,認識問題;有了智慧,才能化解問題。譬如生病,有些人不信任西醫,找中醫,但也有人找西醫,認為中醫太慢,這都是正常的行為。可是有佛教徒是中醫、西醫都不相信,認為經典上說釋迦牟尼佛是大醫王,可以治百病,所以只喝大悲水、甘露水,甚至迷信在香灰上,認為香灰泡水,喝了會好。這是怎麼造成的?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被稱為大醫王?佛陀,醫的是生死病,不是醫色身的病。至於香灰,它的確有一種效用,假使不是很嚴重的外傷,用點香灰敷在上面,確有消炎的作用。可是如果拿它泡水喝,可能會中毒。

 這裡面說明什麼呢?我們人有太多的「不曉得怎麼辦」,有的問題是明明知道,卻沒有辦法,也就是所謂的無可奈何。這是什麼原因所致?是智慧不夠。所以許多人在心裡產生偏差,精神上失去平衡時,就只有找心理醫生、精神醫生,只能求助於這些對象。雖說求人不如求己,可是談何容易?那必須要有修養、有本事才做得到。所以學佛,是要修養自己,把佛陀的智慧轉化為自己的智慧。

 一向我們形容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已經到達圓滿的境界,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可是這不是說說而已。以我來講,這碗飯我吃了八十多年,在這八十多年的歲月中,曾經有過許多改頭換面的機會,可是為什麼我一直能夠維護?因為我在佛法上得到了好處!好處從哪裡來?不是從每天念多少經、念多少咒、拜多少佛中來。佛門三皈依裡面就談到「皈依法」可以有什麼好處?它說「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可是要知道,「深入經藏」並不是把經文翻成白話就瞭解了,就能轉化為智慧。

 佛教,不管任何學派,都有一個大前提,就是「觀」。「觀」是什麼意思?就是深入地認識。看,是憑眼睛去看;想,還要加上我們的意識;觀,就是看了、想了,還要再深入。如果一個人拒絕所有的外緣,把自己孤立起來,拼命的去想,所想的都是點,不是面。也可以說,注意力集中在一點,會成為病;如果能轉移到另外一點,卻可以減輕原有的病;假使還有機會再轉化到另外一點,病可能會完全好。

 佛法講禪定,是置心一處、一心不亂嗎?這與個人的思惟有差別。禪定功夫有它的道理方法,它必須要有一個主題,在這個主題之下思考,而不是在雜念、妄想之下思考。人的精神之所以成為病,是因為雜念妄想造成的,可是通常當事人不認為是如此,人都認為自己很客觀,什麼都想到。可是如果他客觀,就不會有後面那句話。客觀並不是什麼都想到,「什麼都想到」只表示冷靜,冷靜卻不代表客觀,客觀最多是站在第三者的看法,可是難道第三者的本身真的那麼冷靜、客觀嗎?

 我在書裡面談到,「一個學佛的人要明辨是非,不要參與是非。」很多人對這句話不太容易把握,認為很矛盾;既要明辨是非,又要不參與是非,怎麼辦?如果發生這種疑問,表示你客觀,但不冷靜,為什麼?這是「觀」的問題~深入地認識。明辨是非,有自我意識的明辨,有客觀的明辨,也有智慧的明辨;在這些條件之下,真正對是非的瞭解有多少?如果認為瞭解,那是你的智慧。可是如果認為瞭解,就去參與,說是與非的問題,最後還是在是非之中。參與,就是成為當事人。

 自己的煩惱、罣礙,很多時候都是關係到人,關係到事。也因為人有這些現象的存在,佛教經典才提出很多道理方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為什麼?因為每個人的教育程度、家庭環境以及根機都不相同,所喜歡的不一樣,適合的也不一樣,所以佛法以這麼多不同的道理方法幫助我們。譬如吃飯,沒有胃口,喜歡吃辣椒的人一定建議你吃點辣椒就有胃口。可是如果不喜歡辣椒、怕辣椒的,難道不要吃飯了嗎?還是要吃。問題是沒有胃口,又不能吃辣,該怎麼辦?所以可以發現,凡是能幫助開胃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平常我也舉一個小例子:口渴,最好的方法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會說是喝水。喝什麼水?醫生會告訴你,喝白開水最好。這個水的問題,有人說白開水沒有蒸餾水好;營養學家又說,蒸餾水的營養不夠~。問題可多了,怎麼辦?佛法,講究的是結果,對於問題的發生,不怎麼在意過程,重點是它的結果要能夠化解你的問題。也就是說,口渴,最好的辦法是什麼?能止渴的都是好的。好比吃飯沒有胃口,能幫你開胃的都是好的。

 為什麼談這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思考的方向。人人會思考,可是最怕以自我意識去思考。如果只是用自我意識思考,最後就是自以為是,不一定能化解問題。

 佛教「四攝法」有個「愛語攝」,是指對別人,講他喜歡聽的、可以幫助他的。可是不同的經典中又有完全不一樣的話,於是我們有時候就用錯了方法。譬如佛門中有句話說「直心是道場」,所以看到別人的缺點,馬上就當面糾正他,最後對方不歡喜了,自己還認為是為他好,認為彼此是朋友、同事,或者兄弟姊妹的關係,所以才會告訴他缺點。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既然你那麼關心他,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嗎?硬要直接告訴他錯在哪裡?哪裡不好?人人都有自尊心,如果你的為他好,首先就傷了他的自尊心,這個好在哪裡?可是我們往往不這麼想。這就是我常說的,人在想說什麼、做什麼或者吃什麼的時候,可以找出一百個理由。如果不要,不需要任何理由。

 人就是喜歡找理由。人,是善變的動物,明知道會變,可是通常自己不承認。舉一個平常的例子來說,有個人默默地坐著,旁邊的人看他坐著不講話,以為他悶悶不樂、不歡喜。可是難道人就要嘻嘻哈哈的才表示歡喜嗎?不笑,就不歡喜嗎?這是用自我意識去看人、看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意識太強。

 為什麼經典講「無我」?我們對「無我」的認識有多少?「無我」是什麼意思?無我是從「有我」來看,因為人有「我」,所以有分別、有執著、有計較。那該怎麼突破這種心態?突破這種思想?這裡面如果能突破,就可以化解原來的「有我」,顯現出來的智慧就是「無我」。「無我」是經過「有我」的認識,突破出的另外一種現象,叫做「無我」。可是它還有一個後文,就是「不一定」,表示這種突破出的現象有時可以做到,有時做不到。所以「無」,有「突破有」的意思,但也有不一定的時候。

 千萬不要把「無」當成「沒有」,人如果沒有「我」,那就成了怪物。「有我」,肯定是「我」這個人。

 經典裡面有很多文字的法義沒那麼好理解,譬如心經裡面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多人把這個「色」定位在人的欲求上面。其實佛法不是這麼看!佛法的「色」,是從物質體﹙色塵﹚,進入到色法,才完成五蘊的色蘊。色與空的問題,談的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變化現象;色與空的呈現,是從這種變化之中顯現的一種作用。

 人有罣礙,造成擔憂,久而久之,自然成病,問題在哪裡?是因為太過於用自我意識去面對人、面對事。人難免都有自我意識,這不管是在社會上或是個學佛的人,都一樣。我常強調一個字~「讀」,讀的精神是用學生的態度。可是人在「好為人師」的時候,喜歡教別人,說別人這樣不對、那樣不對,這個不應該、那個應該~,盡在教別人。其實不管你的學問多高,知識經驗多豐富,天底下有讀不完的知識經驗,不要說世俗各種專業的學問,光以佛教經典來說,裡面蘊藏的就無窮無盡。

 經典上有形容詞提到什麼「海」、什麼「雲」、什麼「藏」。譬如世界海,表示世界很多,很廣大,不是單一的世界。講到雲,是一種集合的意思。我們常常講大藏經,這個「藏」,並不是一本一本擺在一起,而是裡面蘊藏有那麼多的道理方法。我們生活在現實環境中,剛好就與這些海、雲、藏有關係。為什麼?因為知識經驗很廣泛。我們曉得,學問中蘊藏的內涵,涉及到種種智慧、各類的知識經驗,那是非常豐富。譬如以語言來說,世界上的語言,除了大部分知道的幾種語言,或者人口較多的一些的語言之外,其他還有多少部落或少數民族的語言?如果在語言下面加一個「雲」字,就是說明各式各樣的語言,像雲一樣集合在人間。

 為什麼談這些?主題不是談憂鬱嗎?我剛說過,擔憂成為一種病態,才是憂鬱。這裡面的問題就在於一個自我意識,因為自我意識是有限的知識經驗、有限的智慧,所以造成這些現象。不要忘了,別人也只是個「人」,可是我們常犯一個毛病是,要求別人要像佛、菩薩,自己還只是個眾生卻無所謂。知道別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個應該,那個不應該,對別人的種種缺點看得很清楚。要求別人應該像菩薩、佛一樣,那麼完美,卻忘了自己是什麼,忘了自己該怎麼樣。

 我常說,要把別人當一面鏡子。為什麼?在看到別人的缺點、過失時,不要挑剔,應該反過來看看自己如果也在那樣的人與事的問題上,會不會犯同樣的毛病?人能夠有這樣的反思,就不會形成罣礙、煩惱,甚至任由煩惱罣礙像雲一樣的慢慢集合在一起。必須知道,滿天的烏雲密佈以後,是會下大雨的。佛法,特別強調人的自我意識的問題。自我,在佛法的唯識學上是第七識,人從「分別」進入怎麼計較、怎麼執著,就是它決定的,不是「我」決定,這不是一般所謂的「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還有空間,可是如果那個「我」真正一上來,就決定了,沒有空間。

 止觀』方法,是在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為什麼要有間隔?因為「我」一起來就沒有空間。我,就是五蘊的變化作用。如果想行之間能夠建立起間隔,等於你的「我」有空間,否則,學止觀沒有用。學止觀,就是加大自我的空間,有空間才有機會做更多思考。想行之間的「想」,不要馬上行,讓原有的「想」不斷調整,產生更多的「想」。這些更多的想法,稱之為「非想」,就是不同於原有的想。

 只要有空間,就有更多思考的機會,可以認識更多內涵,瞭解更多問題,更容易發現怎麼辦。這個「怎麼辦」,在於你的「非想」越多,比較、選擇的機會就越多,因為止觀方法是合乎邏輯的。經常擔心、煩惱、罣礙的人,如果能夠搞好止觀,可以化解很多問題,自然能遠離憂鬱。因為有罣礙,就會恐怖;如果不罣礙,就不會恐怖,就遠離了顛倒夢想。顛倒夢想,就是「憂鬱症」。

 不要把憂鬱只當成一個名詞,實際上它就是顛倒夢想。至於怎麼面對它、化解它?必須從「自我」上面著手。電視購物為什麼那麼賺錢?那麼多人去買?為什麼電視廣告打出哪裡好吃、哪裡好玩,就一窩蜂的人去?台灣風景區的人潮也是這個道理,即便只是一條水溝,都可能來了很多人在那邊。這是受什麼影響?是芬多精、自然空氣的問題嗎?現在常有的口號「遠離城市」,遠離城市就遠離了污染嗎?

 民國三十七年我來台灣時,台灣的任何一條水溝,只要是流動的水都可以生飲。這在現代的年輕人聽來,可能覺得簡直是神話。可是現在連中橫德基水庫的水,都要像城市邊緣的水庫一樣去消毒,因為人為的污染太大。政府單位裡面有從事專業工作的公務員,每每遇到狀況發生、出現危險的時候,大家都是追究他們為什麼當初沒有想到。其實即便當初想到了,也提出意見,可是為了經濟發展,往往最後的決定還是不能免去傷害。人,總是自我意識;又基於自我意識,找出一大堆理由,這之中究竟誰對、誰錯?有一句話說:沒有破壞,哪來的建設?想要建設,就必須破壞,那大家究竟該怎麼辦?恢復農業時代,住土塊厝嗎?

 事實上,我們不可能一直把自己擺在同一個點或者同一個時代過日子,因為時間、空間一直在變化,我們的知識經驗也在變化,所面對的所有生活環境都是如此,不斷的在變化之中。從小到國外念書的小留學生,如果大人認為送孩子出國留學,將來會了不起,那的確他們未來可能完成最高學位,甚至在拿到博士學位後不會回來,因為在國外他們有很好的發展機會,可是也有只念到中學的。像過去年代的披頭族,那表示什麼?嗑藥、唱跳、瘋狂。有沒有想過?很多家庭把孩子送到國外,住在阿姨、伯父、親戚家,就因為他們不是親戚自己的兒女,親戚對孩子的許多事只能睜隻眼、閉隻眼,所以一旦問題發生,就已經來不及。

 很多人問我:「送小孩子到國外念書,什麼時候最好?」我說:「最好能夠當完兵。」否則他從小出國,一旦再回來,那簡直像到了另一個世界,根本不知道怎麼過日子。假使是在當完兵以後,他在這塊土地上應該體驗的,都已經體驗了。這時候再去留學,最低限度至少不會忘了還有爸爸、媽媽、兄弟姊妹。

 佛教談生老病死。「生」擺在前面,問題最多。前面談到的種種,都是生的問題,在「生」的過程中間會有種種現象,雖不一定讓人產生憂鬱症,可是也因為發生了很多問題,後面造成憂鬱症,這就是所謂的「生相」。現在的學校教育,老師對於家長、學校的教育方式往往接不上軌,家長有他們的想法,不同的家長要求的又不一樣。我們的教育制度一直在變,教改直到現在,令人不知所措。很多老師因職業而生病,他們不是憂鬱症,病是環境給予的,不是自己願意生病。若要說得好聽,也就是身為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精神、願力濃厚,在教育的使命上不是一切馬馬虎虎就算了,睜隻眼、閉隻眼。

 最後可以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經常有罣礙、煩惱,須把握一個前提,「不傷害別人,不要忘了保護自己。」面對人與事,要做到不傷害別人很容易,如果同時還要保護自己,就難了。這箇中道理很值得思考!如果平常妄想雜念太多,不妨好好的想想這兩句話。如果還能夠經常的思考,慢慢的很多事情可能迎刃而解,為什麼?因為你的自我意識淡化了。

 太過於不傷害別人,就會傷害到自己;太過於強調自己,也就傷害了別人,這都是自我意識太強烈。如果同時要做到兩者都不受傷害,那需要時間,需要更多的知識經驗,也就是智慧。可是智慧的累積有一個要求,就是素材(知識經驗)必須越豐富越好,才有實現智慧增長的可能。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a6969&aid=140937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