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04 08:08:06瀏覽1346|回應0|推薦0 | |
音樂大師李泰祥元月二日病逝於新店慈濟醫院,享年七十四歲。消息傳出,文化界與演藝圈都相當痛心。李泰祥一生才華洋溢,創作無數。他的浪漫多情更為業界傳誦,強烈燃燒的愛情,帶給他無盡的甜蜜、歡愉、失落與苦痛,一次次成為他音樂中的養分。
李泰祥受過扎實西方古典音樂訓練,總是從自己生長的土地去尋找靈感,更致力將古典音樂通俗化,讓更多平民擁抱與接受學院音樂。所以他願意為流行歌手寫歌,也曾為電影配樂,他創作的《橄欖樹》、《走在雨中》、《一條日光大道》到《告別》,從七○年代以來已成全民情歌,昨天在睡夢中辭世,似已應驗了「告別」歌詞中所唱的:「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裡…就這樣沉沉的睡去,淚流到夢裡,醒了不再想起。」 一九四一年生於台東馬蘭部落,李泰祥是阿美族原住民,從小家境貧苦,考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國立藝專的美術印刷科,而後轉入音樂科,主修小提琴。當年由於家境不好,李泰祥住在倉庫,睡在書架上。新象藝術創辦人許博允說,他還記得當時李泰祥父親交給樂界大老許常惠的學費,竟然是一頭牛,可見家境窘迫。 § 阿美族原民 病魔纏身不忘創作 李泰祥的創作極多,從規模來看,從交響樂團的完整編制、舞劇、歌劇到小型的室內樂都有;從創作技巧來看,李泰祥不但有浪漫派、印象派的思維,也有無調性甚至電子音樂的創作;風格上更是無從定類,最嚴肅的藝術音樂到最通俗的民歌與流行音樂都可以自由進入,毫無罣礙。 李泰祥在音樂事業顛峰之時卻罹患了帕金森氏症,但他沒有被擊倒,與病魔對抗了廿多年。他曾形容自己「腦子動得比身子快」,生病以後,「在音樂創作上的難度增加了十倍。」為了訓練肌肉的穩定,減緩惡化的速度,李泰祥學著寫書法,牆上貼的習作,一筆一畫之間,都是他對抗病魔的痕跡。每天吃藥過後的兩到三小時,是李泰祥最可以創作的時候,但他常忘記按時吃藥。 § 《橄欖樹》《告別》成傳唱名曲 藝術家不善理財,李泰祥一生均無置產,也不懂得爭取權益,「橄欖樹」傳唱多年,紅遍華人世界,他卻從沒有拿到過任何翻唱的版稅。李泰祥總是這樣認為:「別人肯演出你的作品,已經要感謝了,哪還想到要給版稅。」 沒有李泰祥,台灣樂壇甚至整個華語樂壇就不算完整,李泰祥的出現成就經典,成就了許多至今依然深受歡迎的歌手,也滿足了樂迷挑剔的耳朵。 李泰祥晚年唯一掛念的,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在家人兒女的整理下重新出版,讓自己的音樂可以持續被聽見。 來源:YouTube、自由時報、民視新聞 ◎ 李泰祥經典回顧 ◎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