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慰安婦 遺言「死也不原諒」日寇
2012/12/12 05:14:51瀏覽532|回應0|推薦1
「日寇」屠殺台灣人、強暴台灣婦女50年,戰後日本鬼子不但不道歉,還在台灣養了許多走狗(如:台聯、民進黨)處處破壞台灣、詆毀兩岸兄弟關係。

如今「日寇」已被趕出台灣67年,想想台灣人50年來所受到的傷害、慰安婦所受到的摧殘,你還想背叛祖先、墮落爲「日寇的走狗」嗎?


慰安婦屢次在日敗訴  遺言「死也不原諒
2012年12月11日
http://history.cntv.cn/2012/12/11/ARTI1355193206059417.shtml
本文摘自:人民網,轉引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陳曉星,原題:《台灣離世慰安婦:在日三次敗訴,死也不原諒那些人》

時至今年(2011年,編者注)8月15日,日本已投降了66年,一些在日本侵略戰爭中飽受淩遲般痛楚的女人也等待了66年,但她們甚至沒有等來日本當局的一句道歉--有的人再也等不到了。比如台灣新竹縣86歲的奶奶盧滿妹,她于8月21日離世。

在台灣曾有3000到4000個「盧滿妹」,她們共有一個名字:慰安婦。這是字字驚心的3個字,凝結著血光之災和難以出口的屈辱與悲憤!

「死也不原諒那些人」

盧滿妹住在新竹縣新埔鎮,生前照顧她的侄子告訴媒體,老奶奶在病床上還說:「死也不原諒那些人(指當年蹂躏她的人)」,老奶奶臨終的願望是希望大家要多出一點力,爲她們討回尊嚴。


二戰期間,日本軍隊強征或誘騙婦女充當軍妓,盧滿妹就是17歲時被騙到海南島,後來懷著身孕回到家鄉台灣,所生嬰兒夭折,自己的父母也相繼去世。她38歲結婚,夫妻感情不好,生了一個兒子又患小兒麻痹症。盧滿妹晚年仍然爲所住的新埔鎮的警察洗衣服賺生活費。她是一個感恩的老人,一直感謝新埔分局警察對她的照顧,還當交通義工維持交通秩序回報社會。

盧滿妹已患肺癌多年,但沒錢繼續治療,身後留下的存折上僅余3000元新台幣。一直關心這些受害者的台灣婦女救援基金會表示,盧滿妹走後,台灣還剩下11位「慰安婦」,她們大多老病纏身,希望社會能給這些風燭殘年的人更多照顧,尤其是醫療協助,「當然,她們更盼有生之年能得到日本政府一句道歉。」

在日本三審敗訴

「慰安婦」曾經是沈默的人群,于漫漫長夜用無聲的眼淚衝洗身心重創。直到1992年,台灣婦女救援會才挖掘史料證明台灣有這樣一個痛苦的群體。消息經媒體披露,終于站出來第一位「慰安婦」控訴當年日本軍人的獸行,隨後,又不斷有受害婦女加入控訴的行列,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及賠償。


1999年,包括盧滿妹在內的幾位台灣受害婦女鼓起勇氣前往日本,揭露那段黑暗的歷史並正式向日本當局提出訴訟。法庭上,她們不得不重拾舊痛回答一些涉及女性隱私和自尊的問題,一人答,衆人哭,旁聽的日本人都不勝同情,也有日本民間團體聲援她們,鼓勵她們一定堅持到討回公道。

然而,2005年,東京最高法院三審判定,「台籍慰安婦」敗訴。

雖然敗訴,但台灣各界有更多人走進揭露暴行、關心受害婦女的行列。台灣出版、拍攝了系列作品,《鐵盒裏的青春--台籍慰安婦的故事》、《阿嬷的臉--台灣慰安婦幸存者影像紀錄》、《阿嬷的故事袋:老年•創傷•身心療愈》等等,用文字和影像代替盧滿妹們繼續呐喊!

血色中的溫暖

台灣的一些政治人物和知名人士也一直在幫助這些受害婦女。今年2月,馬英九曾到盧滿妹的病床前探望,親口告訴她一定會盡力協助她們討公道。馬英九並非只是官員的表態,早在1997年他任「政務委員」時,便與葛雨琴、王清峰合作拍攝了台灣首個聲援「慰安婦」的公益廣告。


日本曾放話請民間團體募款,給台灣的受害婦女發「慰撫金」,意圖逃避責任和正式賠償,台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召開記者會表示:要尊嚴,不要施舍。但當時很多受害婦女的確貧困潦倒,爲此,李敖站了出來,將自己多年的收藏拿出來舉辦「百件珍藏義賣」,所得悉數用于救助所有拒領「慰撫金」的台灣受害婦女。李敖以無雙口才在義賣會上慷慨陳詞:「50年前這塊土地不能保護台灣的女兒,50年後怎能忍心她們再受侮辱,接下輕薄的『慰撫金』而輕饒滔天罪行?」義賣會有3000多人擠滿會場,蔡琴、連戰夫人方瑀等都當場義買。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還問李敖:「你還有什麽保留品沒賣?」李敖兩手一攤:「沒了,再賣就賣自己了。」

今年6月,李敖在台灣一個電視談話節目上遇上親日「台獨教母」金美齡,仍追問她日本該不該就「慰安婦」道歉,對于金的閃躲,李敖不留情面:「台獨」別說自己愛台灣!

盧滿妹奶奶走了,她的離世令我們再次爲她們這個群體的慘痛而痛,爲她們的遺憾而痛!痛苦不是爲了仇恨,而是爲了尊重歷史,明辨是非,爲了讓公平正義在血色中開出花朵,溫暖人間。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person2&aid=712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