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茶中人生,禪理悠悠
2015/11/30 07:44:29瀏覽125|回應0|推薦2

chanyuchadao-12-01-600

文:月陪        攝影:編輯部

 

相傳神農嘗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藥效。禪僧以茶當飯,資養(編註:同供養)清修,以茶饗客,廣結善緣,清修頓悟,明心見性,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演至唐代,而禪文化興起。

 

茶與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而僧人與寺院便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茶道中把 「靜 」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睏,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

唐代詩人元稹就在《一至七言詩•茶》中寫道: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亂豈堪誇。

 

這首寶塔詩生動地描繪出了茶的本性、「詩客」和「僧家」對茶的喜愛及飲茶習慣,詩末還指出茶有解除疲勞、醒酒的妙用。

 

中國人對普洱茶研究最深,普洱茶是一種黑茶,屬於全發酵茶,其香味濃郁,耐泡,湯黃明亮,香氣清幽,滋味醇厚。普洱之所以享譽全球不僅是其濃郁香氣中的一絲苦味令人著迷,更重要的是其強大的保健功能:降脂降壓、防癌護胃及美容養顏、抗衰老和凝神等功效。

 

金菩提禪師在《喝茶的學問》一文中也開示道:「經過發酵的過程,茶葉的性質得到了明顯的改變。發酵茶對於人體的刺激性比較少,同時又能暖胃,幫助消化,促進排泄。胃酸過多的人早晨容易胃不舒服,尤其是吃一點涼的、甜的,甚至是酸的食物以後,那這一天的胃會很痛苦, 要是早晨來上一杯溫熱的普洱茶、紅茶,你會感覺到身體很安泰舒服。」

 

飲用發酵茶雖然對人的健康有好處,但喝起來也是有一定講究的。「發酵茶第一要熱飲;第二,性質是暖性的;第三,咖啡因含量在加工過程中大大減少了,所以不容易上頭(編註:即頭暈等茶醉症狀),不容易興奮;第四,茶中的發酵菌到了腸胃裡,促使裡面的食物發酵,順暢排便。」

 

當你手捧茶杯,品味香甜苦澀諸味之時,是否能夠想起佛家「平常心是道」之語?這種「體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正是禪宗所倡導的「頓悟」,茶與禪就在這一點上「神合」了,這也就是佛教所說的「茶禪一味」。 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在從茶中體味苦寂的同時,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禪機,而茶道又作

為修身養性的一種途徑,幫助人們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寧靜的心,質樸的茶,回歸本真,這便參透人生,便是禪,便是茶道。在社會轉型、競爭激烈的當今,它可以滌去浮躁、排除誘惑,將人的心靈淨化與提純,使在場的與不在場的、顯現的與隱蔽的、過去的與今天的互相溝通、互相融合。茶是世俗與宗教的中介。

 

佛法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而參禪悟道就是脫離苦海,看破紅塵,從而達到大徹大悟。人的苦惱,歸根結柢是因為太多的「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 「放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

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心性。苦中帶甜的茶味讓我們忘記了苦惱;泡茶飲茶的茶道讓我們收回了一顆靜心。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有時讓我們跟不上

腳步,複雜的人際關係、強大的工作壓力、對金錢的慾望……讓我們迷失了自我,也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也許唯有這略帶苦澀的清茶可以慰藉淨化我們的心靈,一份平靜、一份平常心就是茶道帶給我們的生活禪意。

 

禪與茶,兩種文化,有同有別,非一非異。禪道亦是茶道,茶道亦是禪道,這不是天方夜譚,禪與茶早就滲透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品茶之中體味到的感受,淺嘗最為甘美,也最為持久,凡是過度反覺

乏味,正所謂:過猶不及。世間利祿來來往往,紅塵滾滾炎涼榮辱,唯有淡泊,才能寧靜,才能對生活做出最深入、最獨到、最有價值的品味。

圖文  引用 http://puti.org/ch/chanyuchadao/ 

引用 網址http://blog.xuite.net/p201201/10312/360987178

文章 網址http://classic-blog.udn.com/p100200/37215127    

  日誌用相簿21131075235.jpg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100200&aid=372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