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開光法會略說
2016/10/04 12:14:46瀏覽273|回應0|推薦0

◎常 靜
開光是佛教中一種獨特的宗教活動,凡是寺院中新安放的佛像,在經過上漆、貼金之後或是古佛像在重新上漆、貼金之後,都應舉行開光法會,以彰顯佛菩薩的神聖意義。
開光,又稱開光明、開眼、開明,就是新佛像、佛畫完成想置於佛殿、佛室時,所舉行替佛開眼的儀式。佛家經常講「佛眼」、「法眼」、「慧眼」等種種說法,凡夫俗子尚未開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肉眼凡胎」。從這方面來看,眼睛未開,就是肉眼凡胎,開了眼睛就意味著大徹大悟。佛家之所以重視開光,因為未開光的佛像祇是一個普通的泥胎、木雕,一旦開光,便可以代表神聖的佛菩薩。《禪林象器》上說:「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諸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在佛教中,經過開光的佛像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聖性,受到佛教徒的頂禮膜拜。 開光時,將佛像安好,先誦經及咒語,奉請佛菩薩安座,然後才請高僧為佛像開光說法。《黑谷燈語錄》中說:「開眼者,本是佛匠雕開眼,是事開眼;次僧家誦佛眼真言,誦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謂開眼也。」
開光就是為佛像舉行一種說法的儀式,其具體的儀式如下:主法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個擦佛像的動作,說一首偈語,贊頌佛菩薩的功德,此謂開眼。其次再用鏡子向佛像正面對照,說幾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緣;然後主法者拿起朱砂筆,再說一首偈語,然後將朱砂筆向佛眼的方向作一個「點」的動作,大喊一聲「開」,經過如上的一番儀式,開光才算完成了。開光時,由於佛菩薩的功德不一,所以主法者所說的法也有所不同,並且主法者常常會提到為佛像開「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讓佛像具有六種神通,點眼眼通,真見無所不見;點耳耳通,妙聞遍及十方;點鼻鼻通,普嗅法界諸香;點舌舌通,演說妙法無窮;點身身通,分身塵塵剎剎;點意意通,能鑒三世群機。以上是顯宗的開光。
開光法會的儀規最早見於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北印度烏填曩國傳法大師施護在開封太平興國寺譯經院譯出的《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規經》。該經指出,佛像塑畫雕造完成後,就要舉行安像慶贊活動。首先選擇吉日良辰和結界勝地,其次在此處設置伴蓋、幢幡、香花、水果、燈明等佛供,接著由身著莊嚴如法的阿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並同弟子們一心觀想如來一切圓滿之相。然後合掌作禮,瞻仰聖容,以淨香花等供於佛前。再是入定心,離疑念,誦咒三遍,請一切佛安住於此,受此香花、燈、果、飲食等供養。復次,安置佛像坐西向東,並用黃布覆蓋。阿諸梨作觀想佛如一聚火,如來真身諸相圓滿,然後以奄、阿、吽三字安於佛之身上。把「奄」字安於頂上、「阿」字安於口上、「吽」字安於心上。若是金、石、銅等佛像,就要塗上香油,用草刷子刷乾淨,然後用歌舞妓樂贊頌,僧人復頌香油真言。再用盛滿香水和五寶五藥花果的淨瓶,灌浴佛像,僧眾齊誦偈贊,並作歌舞妓樂。若是畫像,要用鏡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種淨火塗於鏡,沐浴鏡中影像。再依次吟誦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髮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須真言、獻塗香真言、安莊嚴真言等等,然後依灌頂儀規將佛像置入曼荼羅,誦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養儀具足後,開眼師用筆作點姿勢,這是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再誦開眼光真言三遍。 這時,佛像即已開光。誦完開眼光真言後,令施主入曼荼羅,齊誦護摩真言、增壽真言、息災增益真言,使眾生普獲吉祥。這時,阿諸梨即教化施主結緣,施利增福,金銀財帛等隨佈施。復次,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施以財物,令福德更具圓滿。曼荼羅之內所供財物,必須都歸阿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當這套儀規全部完成後,即可收壇。這是密宗的開光。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受到無明塵垢的污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開發我們內具的智慧。如神秀禪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所以,在開光儀式中,主法者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塵的動作,這是表示要拂去我們眾生心地上的垢塵,然後再用鏡子一照,表示垢除淨顯,明心見性,真正見到諸法的本來面目。用朱砂筆點向佛眼,由於眼睛代表著智慧,所以點開佛眼,意思就是要開發我們眾生的內在智慧。我們眾生由於無有智慧,對諸法妄起分別,就如眼睛有病,見到空花,所以需要除去眼病,這就是我們的般若智慧。
開光這種儀式源自道教及民俗,由於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受到中國原有的文化影響,所以便接受這種儀式,這也是佛教中國化的一種表現。但是,開光儀式所具有的內涵,則是佛教特有的提升。現代有些佛教徒往往忘記開光的內涵,而偏重追求儀式的隆重,這是執事廢理;或者有的人認為開光僅是一種儀式,沒有甚麼實在的價值,這是執理廢事。這兩種現象,都屬偏見,佛法提倡事理圓融、事理無礙,所以我們在舉行開光儀式時,不要忘記這種儀式的內涵,不僅要開佛像眼,更要我們眾生的心眼,開發內在般若智慧。祇有這樣,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
出處(香港佛教聯合會596期):http://www.hkbuddhist.org/magazine/596/596_08.html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nganji200&aid=7661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