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超渡無用?
2016/09/22 16:39:01瀏覽221|回應0|推薦0

轉貼:超渡無用論?
#3
果任
※ 引述《alubi (alubi)》之銘言:
> 版上諸位善知識惠鑒:
>    阿彌陀佛!末學逛網路上,無意間見到有人謂:
> ----------------------------------------
> 本篇是佛陀明白表示「超渡無用」的一篇經文,適足以攻破現今大乘佛教所創設的許多迷
> 信超薦法會。佛陀雖有神通,但也只是指導人類及天神走向滅苦之道的心靈導師,絕非如
> 外道的造物主般能決定眾生上天堂或下地獄,真正能左右眾生福禍的是「業」的善、惡。
> 經中來勸請佛陀超渡眾生的是一位天神,由此可見即使貴如天神,卻也未必都具足正見,
> 所以現今許多「通靈人」如果真能與鬼神通靈,彼等所傳達的「因果觀」也未必皆與佛法
> 相應。
> ---------------------------------------
>  所引用的佛經如下:
> --------------------------------------
>  (一七)中阿含業相應品伽彌尼經第七(伽音巨羅反)
-----------------------------
>  禮請本站諸位善知識能夠慈悲指點賜告末學此人所言正確嗎?禮請指點賜告,可許則
> 許,萬分感恩!
>  願 福慧書修
>

超渡是否有用?在此提供一點意見讓您參考。

     佛講的是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所以站在「此有故彼有」這一面,故說:「黑有黑報。作十種不善業。道自然趣下。必至惡處。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然而黑有黑報,並不是「常」,還好一切法是「無常」的,即使造了惡業也是有辦法使其改變及救度,所以站在「此滅故彼滅」這一面,可用從十二因緣的還滅門,斷其因緣鏈,悟四聖諦、行八支聖道,來改變甚至達到涅槃。亦能以憶念如來功德、憶念如來。超度......使惡業上昇進入善處之道。


   其實在本(一七)中阿含業相應品伽彌尼經第七,並沒有告訴我們超度無用,相反提供了造了惡業的救度辦法,請看以下經文比對:

◎此段告訴我們「此有故彼有」。黑有黑報,惡有惡報,必至惡處。白有白報,善有善報,必至善處。其經文如下:

『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耶。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世尊歎曰。善哉。 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乃生天上。是處不然。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大重石擲著水中。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願石浮出。伽彌尼。於意云何。此大重石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而當出耶?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如是。伽彌尼。所以者何。謂此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伽彌尼。於意云何。

伽彌尼。於意云何。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惡處。生地獄中耶。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世尊歎曰。善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生惡處。生地獄中者。是處不然。所以者何。伽彌尼。謂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酥油瓶投水而破。滓瓦沈下。酥油浮上。』

◎此段告訴我們救贖,惡業的下手處在[心]不在色身,[心]可用熏習轉惡念為善念以達使惡業上昇進入善處之道。其經文如下:

『謂身麤色四大之種從父母生。衣食長養。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彼命終後。或烏鳥啄。或虎狼食。或燒或埋。盡為粉塵。彼心.意.識常為信所熏。為精進.多聞.布施.智慧所熏。彼因此緣此。自然昇上。生於善處。伽彌尼。彼殺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彼殺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者。離邪見。得正見。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命終,[心]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憶念如來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如大剛學長所引用的如下:

<增壹阿含經、三十二、三十八、十>
眾生身.口.意行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其有眾生見如來者。皆起恭敬之心。而供養之。
 
<中阿含、五十五、一、二○二>
憶念如來。彼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作如是憶念如來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如來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在本(一七)中阿含業相應品伽彌尼經第七所提『稱歎求索』並不等同為超度 。『稱歎求索』是相當於只是祈禱或祝願。超度是必會讀訟佛經典、或開示、念佛……。先予擬清。

    由以上引的阿含經典可知即使亡者命終。如能使亡者的[心]能熏習轉惡念為善念,以達使惡業上昇進入善處之道。我們在亡者命終後予以讀或訟佛經典或以親人或善知識予以開解,使其能從[心]上熏習轉惡念為善念以達使惡業上昇進入善處之道。尤其亡者命終,無此世色身之累,如在有善因緣下有可能更容易了解佛法。使其轉惡念為善念。因此超度是由可能的。
當然亡者命終的去處是隨業、隨業、隨習、隨念、隨願。大善之人此生末即升天上,大惡之人此生末即入地獄,或許超度便可能較少作用。但一般善惡夾雜無大善、大惡者,要等業緣成熟才轉為下一生,在此等待業緣成熟時間,超度便可能使亡者有救度的機會。

◎有人不相信大乘經典,但我還是要為相信大乘經典者,引用法鼓山 聖嚴師父的一篇文章以供參考:

超度
「超度共有兩大類」:1.對亡靈的超度,2.對生者的超度。

超度的意義是用佛法的理解和實踐、信仰和經驗,使人從苦難中獲得安樂,從危險中獲得安全,從束縛中獲得解脫。

超度亡靈

在一般中國人的印象裡,所謂超度做佛事,準是指的為亡者做念佛、誦經、拜懺、蒙山施食、焰口施食等的儀式,乃是以佛力超薦,使亡者往生佛國或轉生善道。 因此,對中國人而言,超度有兩種意義:

1.是為了隨俗,家中若有親人過世,習慣上應該延請僧尼或道士來念幾卷經,舉行幾次宗教儀式,方能覺得心安,否則不僅會遭親友議論,也似內心欠缺了什麼。請問這是為了超度活人,抑或是真為超度亡者?實在相當曖昧。為自求安心才延請僧道念經超度,此人不一定相信對亡者有用,只是不敢違背習俗。

2.是真為超度亡靈,相信佛法能使先亡超生離苦,在臨命終時為他助念。頭七期間,天天念經,七七之內,常做佛事,遍修供養,佛經中所說的道理及所稱的佛菩薩聖號,皆可使亡靈聽到、聽懂,將心中的怨恨、情結、放不下、捨不得及種種的執著,使之心開意解,不墮惡道而得上生善道,善根深的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或依佛菩薩等的慈悲願力,薦拔亡者出離苦趣,此可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以下略稱《地藏經》)所說為代表。

佛經中所見超度亡靈的方法,可以例舉二則如下:

(一)《盂蘭盆經》,此經是釋尊為目犍連尊者超度其已墮餓鬼道中的亡母而說。超度的方
法,是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 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與眾僧。」「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種親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復有人,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受無量快樂。」這是以七月十五日供僧功德為超度先亡的佛事,並未在供僧時要求僧眾為亡者誦經念佛。

(二)《地藏經》在中國佛教圈中,流傳得相當深廣,因其提倡孝親思想,又提倡慎終追遠、超度亡親的法門,故也特別受到以儒家文化為背景的中華民族所推崇。在《地藏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有云:「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地藏經》卷下〈利益存亡品〉又云: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又云:「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這都是說明,人在死亡後的四十九天之內,希望能有親友眷屬,為之祈福超度,過了這段時日,則已轉生,隨業受報去了,超度雖仍有些用處,但已不立即有用。特別是在頭七期內,更為重要,《地藏經》卷上〈如來讚歎品〉云:「假令諸 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宣布為亡者修福行善),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于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此乃說明人死之後在頭七期間超度最好。

不過,最有效的超度是在生前自己修行,所以《地藏經》卷中〈利益存亡品〉云:「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若於生前尚未信佛,未修善法,死後七七之內的中陰身階段,才需要親屬代為修福超度。如在生前,早已信仰佛法,念佛迴向求願往生西方淨土,臨命終時,便有西方三聖-彌陀、觀音、勢至-一佛二菩薩來迎接引,親人善友為他助念,等於給他送行,使他信心增長,蓮位高升。故在諸經論中,無不諄諄教誨,人們當於在生之際,及時修行。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nganji200&aid=7530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