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撓場的科學:解開特斯拉未解之謎 1
2020/11/07 18:32:35瀏覽978|回應0|推薦0



撓場的科學:解開特斯拉未解之謎,揭曉風水原理,

領航靈界取能、星際通訊的人類發展新紀元!

李嗣涔博士

🎯 氣場,就是一種撓場

撓場及水晶氣場均可穿透金屬及大部分物質,但會被水屏蔽,

經多次實驗判斷兩者物理性質極類似,水晶氣場的本質就是撓場。

🎯 撓場,可穿越時空,是和靈界溝通的物理工具,

撓場可穿梭陰陽兩界,把靈界的信息及能量帶到物質的實數世界。

因此用強大的水晶氣場就可打通障礙,與另外一個世界通訊。

而且撓場在靈界的傳遞速度超過光速,能傳向未來也能傳向過去。

🎯 解開風水的神祕原理

傳統的風水就是在處理環境居家中物件的擺設所形成的幾何結構,

並用風或水調整氣場的位置與大小。氣場可將物體虛像的動態信息、

旋轉及放大的能量,以形形相印方式帶入物質界,使人身體感應,

產生吉凶禍福結果。因此撓場穿梭陰陽的氣場,就是風水的基礎。

「物理農業」也得以發展,減少化學農業對環境的傷害。

🎯 完成特斯拉未竟的理想──虛空取能

特斯拉曾申請一個電磁線圈的專利,用來抽取環境能量。

這其實是一種撓場產生器的結構。撓場可以穿入虛數空間,

把所儲存的能量帶到實數空間,讓發電機產生的能量大於輸入能量,

因此這種發電機可以虛空取能。

開發物理世界的第五種力場「撓場」,可望打破「能量不滅定律」。

🎯 撓場撕裂時空所產生的力量,也是特斯拉 100 多年前所幻想的世界,

21 世紀新的撓力文明已經在我面前展開。

🌈自序

特斯拉沒有說的秘密──撓場

尼古拉特斯拉 Nicola Tesla 於 1856 年出生於奧地利帝國,克羅埃西亞之內。

1884年他受雇於美國愛迪生在巴黎分公司,表現傑出,被推薦到紐約總公司,

研究發電機。但很快與愛迪生鬧翻而離職,他發明的多相馬達、交流發電機,

藉由西屋電氣公司 Westinghouse 的商業化,奠定現代電力公司發電模式,

由交流發電及變壓器升高電壓,以低耗損方式傳輸到遠方再降壓給用戶使用,

當然也打垮了愛迪生的直流發電機技術,導致兩人結下冤仇。

今天我們隨時要用電器產品,插上電源插頭,打開開關就可享受電力文明,

這關鍵性的多相交流馬達的發明要歸功於特斯拉具有的一項神奇的能力。

他從小在大腦中會產生影像視覺開天眼〉特異功能,可聽到遠處聲音,

遇到任何問題比如設計新馬達,常常有如神助般以影像呈現在他的天眼上,

可讓馬達運轉。運轉不順利表示設計有問題,他可以更改設計到運轉成功,

結果在天眼上運轉成功的設計,一開模做出實體機器就一定會成功,

這讓他發明了多相位交流馬達。直到他 1943 年 87 歲時過世期間,

他常常發表一些怪異想法,超過當時世人的理解。

例如,他聲稱用他發明的特斯拉線圈可以接收到外星人傳來的訊息,因此,

他要發展死光武器對抗外星人入侵以免人類被毀滅;他也收到訊息

地球將產生溫室效應、北極融冰、洪水淹沒城市;人們應該從環境中,

提取自由能源,以解決燃燒化石能源所造成的大氣汙染。

他的種種觀念遠遠超前時代所能接受。

而且他沒有留下完成的實體機器如死光來驗證;美國政府在他過世後,

把他的大量文件扣留很長時間;愛迪生不斷醜化打壓他,因此,

特斯拉逐漸為人們遺忘。直到上世紀 9年代,他遺留下的文件重新問世,

並引發一些神秘事件,由曾經擁有者憑記憶記錄下一些斷簡殘篇公諸於世,

才再度引起了特斯拉風潮。

我研究特異功能超過 25 年,到最近十年為了解特異功能之謎,

發展出複數時空的模型來解釋宇宙的實像以及天眼意識物理,

25年的研究過程中,也遇到星際通信、尋找外星人、真空取能等現象,

與特斯拉晚年一樣,因此我可以體會特斯拉發現這些現象的激動與震撼。

不過要到他老年以後,兩個最偉大的理論包括 1915 年的廣義相對論

及 1920 年代的量子力學才相繼建立,他已時不我予,

無法應用到他所發現的神秘現象。

但現在是二十一世紀,距離特斯拉當年的發現已經超過一百餘年,

科學已有很大進步。有些神秘現象,現在已經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了,

因此我嘗試用近百年的廣義相對論中撓場的發現與物理性質,

以及量子力學對意識的闡釋,來解釋特斯拉當年無法說的秘密。

尤其是發現撓場穿梭陰陽界的特質,不但讓人體會如何從靈界取能,

及揭露中國傳統風水的科學根據,了解奇門遁甲及諸葛亮佈八卦陣的原理,

希望這些新知識能稍微彌補特斯拉迷過去的遺憾。

也預告二十一世紀撓力文明即將興起的趨勢。

我在《科學氣功》第三章已經對撓場的發現與歷史作了詳細的介紹,

也提供撓場透過不同物體,如沾濕的濾紙、鋁、鉬、不鏽鋼等材料,

照射去離子水後水分子團內氧原子同位素氧-17 核磁共振圖譜的變化,

證明物理撓場的存在及其穿透性,判斷它與水晶氣場具有相似的穿透性,

從而認定中國傳統氣功中物理氣場如外氣的本質就是撓場。

因此我會交互使用氣場或撓場同一種物理現象,提出實驗證據,

說明撓場的許多驚人而有趣的性質。

🌈 撓場名詞的出現

🌷 1990 年從神奇的氣功觀察到〈外氣〉

1970 年代我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念電機工程博士研究半導體材料及元件,

必須要熟悉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固態物理及半導體元件物理。

1982 年回到臺大電機系任教,也開這些課程,自己努力多收集相關資料,

編寫上課講義,對相關理論非常孰悉,曾寫中文教科書《半導體元件物理》

獲得過第 20 屆金鼎獎,對這些物理知識運用自如。

1987年為響應國科會主委陳履安之號召,參加國科會主導的氣功研究計畫。

當時我對氣功的外氣非常好奇,但 1990 年才有機會與國科會邀請的李師父

做氣功外氣實驗,他用手掌對 15 公分外的封閉試管發殺氣 2~5分鐘,結果,

裡面培養的纖維細胞竟然染色體紛紛斷裂,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了40%

讓我百思不解,外氣裡含有震波或紫外線嗎?不然能量怎麼夠去打斷染色體?

可是紫外線也會讓師父的手掌受傷啊,但是師父手掌毫髮未傷

長波長的震波要傷到微米的分子也太困難了。那外氣的物理本質到底是什麼?

是萬有引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之外的第五種力場嗎?

就我當時的物理知識而言一籌莫展、完全沒有概念,

只能把疑問放在心裡等待機緣去了解。

🌷 1999 年發現信息場靈界

我從 1993 年開始從事手指識字及念力等人體特異功能研究,

培訓出幾位功能不錯的青少年如T小姐、王小妹妹等研究深入的手指識字現象,

請參考《靈界的科學》。

1996~2000年我與中國地質大學人體科學研究所沈今川教授和功能人孫儲琳,

展開多年的念力實驗合作,如讓死亡的花生在36分鐘起死回生發芽2.8公分。

1999年臺灣物理學會會長帶十多位物理及心理學教授到我實驗室驗證手指識字,

同步輻射中心的陳博士,他是第一個用佛字測試T小姐手指識字發現異象,

由此我們共同發現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四度時空的物質宇宙外,

還存在另一個充滿意識的信息場靈界,裡面滿佈各種高智能意識及信息網站,

各種宗教都有祂們自己的信息網站,內容豐富多采多姿。

陳博士考慮到要找出一種物理工具來跟靈界的神靈或師父溝通,

把靈界納入現代物理的範疇來研究。問題是有什麼物理工具可以跟靈界溝通?

他從網站中找到一些資訊,認為用強大的水晶氣場就可能打通兩個世界的障礙,

與另外一個世界通訊。陳博士當時在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同步輻射中心服務,

擅長製作精密設備,從 2000 年起做了各種水晶氣場產生器及氣場偵測器,

想要量出這些氣場的強弱及形狀,可是怎麼設計這些磁場、超導或電子偵測器,

都量不到氣的信號。T小姐有特異功能,可以感覺出水晶氣場的強度及形狀。

因此成為實驗水晶氣場物理性質最好的偵測器。但因人的感覺只憑主觀比較,

而無法做客觀定量,因此結果只能當作定性的參考,指出一條研究的方向,

未來做出偵測器能實際測量到信號時,可以迅速予以驗證。

🌷 2004 年 撓場突然顯身

2004 月我與漢聲出版社總編輯吳美雲到北京去訪問沈今川教授及孫儲琳,

以對話錄方式討論兩位過去 20 年,所作的種種不可思議的特異功能的成果,

出書供世人參考。

我與沈教授及孫女士之前的合作研究已於 2000 年終止。多年未見,

沈教授一見面就給我兩篇文章,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興流教授,

介紹前蘇聯過去50年所研究的一個領域撓場

天啊!這個名詞我聽都沒有聽過,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我們白天錄下對談的話,

晚上休息。我就利用晚上把文章讀了一下,沒想到越讀越震驚、越讀越興奮,

迫不及待連讀了四、五遍,好像我面前打開一個新世界。原來撓場不是新觀念,

早在1915 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空間的幾何性質,

是由物體的能量動量所決定,質量的存在會造成時空的彎曲 curvature,但是,

他為了簡化數學,把時空的扭曲撓場 torsion 省略為零。因此廣義相對論,

是一個無撓場的重力理論。如果時空的彎曲等效於萬有引力,那麼,

時空的扭曲當然等效於產生扭力,但是這個力場被愛因斯坦丟掉了。

1922 年法國的數學物理學家卡坦 Cartan 把帶有時空撓場的自旋角動量,

加入廣義相對論,補充成更完整的相對論,但是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俄國科學家自 1960 年代起對撓場做了深入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得出撓場的幾個重要物理性質:

1. 撓場是時空扭曲,與引力場是時空彎曲相似,不會被任何自然物質所屏蔽,

比如兩物體之間有一堵牆並不會屏蔽引力,應該也不會屏蔽撓場。因此,

在自然物質中傳播不會損失能量,但會被散射,作用只會改變物質的自旋。

2. 撓場在四度時空的傳遞不受光錐的限制,速度超過光速,不但能傳向未來,

也能傳向過去。

3. 撓場源被移走以後,在該地仍保留空間自旋結構,也就是撓場有殘留效應。

俄國科學家描述的撓場物理性質竟與我們做了3年所了解的水晶氣場完全一樣。

我馬上了解水晶氣場就是撓場,第五種力場顯身了,就只差設計實驗來證實了。

🌈 風水的起源

晉朝郭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風水概念的:

「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倡導天地之間存在一股氣,遇到風就被吹散了,遇到水就停下來。因此,

風水就在選擇地形地勢,比如房屋背後靠山,較容易擋住風,不要散了氣;

屋前最好有水塘,利用水將氣聚集在生活空間。

晉道士葛洪:「人在氣中,氣在人中」

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這種氣如果存在,與人體的生理、心理狀態無關,應該也是一種物理的力場。

從此以後中國人漸漸篤信風水,認為人的吉凶禍福、甚至仕途前程,

都受到住屋或祖墳方位環境、規模和形式的影響。

隨歷史演進,風水知識逐漸演化出了兩種形式:

一種是環境風水〉學,為聚氣止氣的地理學,如房門朝南有充足日照;

房屋不可在T型路口路衝;不可夾在兩高樓間;附近不可對著煙囪、電桿、

招牌形成尖角符號。最好是「前朱雀,後玄武」(前有池塘,後有丘陵);

「左青龍,右白虎」(左有流水,右有長馬路);

地形為東低西高、後高前低。符合以上條件者便是家居住宅的最佳選擇;

這種宅型代表出官出貴、旺丁旺財、家門繁榮、昌盛之宅。

這種環境風水〉學有部分規矩是科學可以解釋的簡單道理,例如,

在居住地方聚氣會讓人健康有活力;事業學業容易發展;獲得榮華富貴。

路衝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兩高樓之間會有風切現象等等對居住者不利;

但是大部分規矩還是無法用現代已知的科學解釋。

第二種是民俗風水〉學,選擇住屋、祖墳方位;環境、規模和內部形式;

營造時日,來調控氣,預測居住者的前程。

這裡面大部分是現代科學無法了解的原理。

科學昌明以後,風水像中醫一樣被視為迷信而逐漸式微,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只有少數人基於本身經驗或祖傳教導仍堅信不疑。

郭璞所描述的氣與我們第三章所討論的撓場具有相似的性質,例如,

撓場會被水吸收(界水而止)水晶氣場通過電扇葉片旋轉被拉長(遇風則散),

因此,我知道要破解風水之謎的關鍵有三個層面的問題要解決:

1. 要清楚了解撓場的科學性質。

2. 要了解這個宇宙的實像。

3. 要了解撓場在真實的宇宙扮演什麼角色。

第三章描述了撓場的一些科學性質,其他兩方面的解答且聽我一一道來。

🌈 八卦與佈陣

孔子認為人要到 50 歲才能累積足夠的人生經驗智慧,可以開始學《易經》。

孔子的《易經》是《周易》是周文王被商紂王關在監獄研究《易經》的心得,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之說都源於此書。神農有連山易》帝有《歸藏易》,

已失傳很久,醫藥、堪輿、道家的東西可能是連山與歸藏》結合產物。

《易經》裡有八個卦象符號體系,八個卦象兩兩相配、生出六十四卦,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用來算命看相、未卜先知。

很多人去香港看鐵板神算董先生,回來後都說鐵板神算命算得極為準確,

有一點恐怖的感覺,連幾十年前年輕時曾經交過的女朋友姓什麼都算得出來。

在科學時代,如何去了解易經,八個卦象只是 與 的數位組合嗎?

就如同《道德經》四十二章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個爻的八卦組合可以產生萬事萬物嗎?

我會提供證據,顯示八卦的神奇性質不是在這個物質的實數世界,

而是藏在另一個世界靈界的虛象,而連結兩個世界的關鍵就是撓場,

所以撓場就是打開《易經》祕密的鑰匙。

與《易經》八卦有關的謎團是道家的佈陣。諸葛亮作「八陣圖」見於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八陣圖是公認的極佳陣法,千百年來極受推崇。陸遜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用石頭堆成石陣,再按照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

死、驚、開八門,吸收八卦排列,相容天文地理;

威力之大可抵擋十萬精兵,被諸葛亮佈在湖北入蜀之門戶。

八陣圖最主要特點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使人走進去迷失於其中。

小時候讀武俠小說常常看到這種場景,非常羨慕及嚮往,但是學問太大了,

我幾年前 60 歲超過孔老夫子學易的年齡已經 10 年了,但是仍懵懵懂懂,

還沒有任何頭緒要如何去佈陣。直到過了 64 歲以後,在用撓場作實驗,

深入了解八卦虛象在靈界動態行為後,我的道家朋友才教我用八卦佈了陣法,

讓我理解陣法,突飛猛進,開始理解佈陣的科學根據,我將在最後一節介紹。

接下來,要先了解宇宙的實像,才能去了解撓場的神奇性質。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15246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