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負債累累,為何不可能破產印了這麼多錢,為什麼看起來沒有通貨膨脹?
2020/06/16 04:56:20瀏覽84|回應0|推薦0

香港動盪掀逃難潮 在台港人生活大不易

壹電視影音2020年6月21日

港版國安法的推動,不只讓香港局勢更加動盪,也促使更多港人來台尋求庇護,不過這群在台港人面對的生計問題,同樣充滿挑戰,就學港生雖然有我國政府的基本生活補助,但學費仰賴香港募款,而非就學的港人處境更辛苦,除了因為語言、證照等原因難找工作,房租和租賃人擔保問題,讓生活難度更加艱鉅 。

14 位正在檢視
熱門留言
  • 耀弘
    耀弘9 小時前
    沒錢到哪都不容易
    回覆
    53
  • 典韋
    典韋8 小時前
    香港人市檜看不起台灣人 還是別過來!
    回覆回覆數 (1)
    652
  • cary
    cary8 小時前
    飛英國吧台灣灌老闆低薪..香港人受不了的
    回覆
    622

印了這麼多錢,為什麼看起來沒有通貨膨脹?

“雖然從總體來看,能夠削弱王國、公國和共和國的災難難以計數,但最重要的四種災難是戰爭、道德敗壞、貧瘠的土地和貨幣貶值。前面三種災難如此顯而易見,沒有人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但是第四種有關貨幣的災難,只有那些最睿智的少數人才會考慮到。因為它不是一次性地,而是逐漸地、以某種隱蔽的方式摧毀一個國家。”

——哥白尼,《論貨幣貶值》

2002年,還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授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針對當時深陷債務通縮的日本,提出了他的“直升機撒錢”理論。

伯南克為日本設計了三種“撒錢”方案。

1)央行直接在財政部的帳戶上新增10 萬億日元現金。

拿到這10 萬億日元,政府可以用於基礎設施投資,可以用於普遍性的減稅,以此即可刺激經濟發展。

2)財政部直接向央行發行10 萬億日元零利息的永續債。

和上一方式一樣,財政部發債所籌得資金,同樣用於增加支出或減稅——如果發行的永續債有利息,央行可以承諾每年將利息返還給財政部。

3)財政部向央行直接發行正常到期期限、市場定價10 萬億日元的國債。

債券發行之後,央行同時承諾,到期後一定重新購買等值的國債,永遠持有,這樣一來政府不用擔心資金來源,可以完全靈活地增加財政支出。

根據這個理論,伯南克信誓旦旦的對日本人說,按照我的理論,肯定能夠解決你們的通縮問題,日本式長期通縮環境絕對不會在美國出現。

當時的日本央行行長叫速水優(Hayami Masao),聽了伯南克的這理論,把頭搖得像撥浪鼓:學者、學者、學者啊!

我們日本央行不是沒幹過這事兒。大蕭條期間,時任日本銀行行長高橋是清(Takahashi Karekiyo)放棄金本位,通過一次性印鈔讓日元大幅度貶值40%,一開始確實效果不錯,但這種刺激馬上就用上癮了,1936年之後大規模印鈔變成經常性的行為,日元通膨一發不可收拾,直到超級通膨產生……

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日元,是和美元1:1等值的——看看現在,1美元等於100多日元,追根溯源,就是高橋是清“一次性印鈔”的結果。

面對日本央行的頑固,伯南克铩羽而歸,但他自己也沒想到,沒幾年,美國就真的給了他“理論聯繫實際”的機會。

2006年,伯南克接替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就任聯準會(Fed)主席。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美國信貸市場急劇冰凍,整個金融環境陷入急劇通縮趨勢。

作為研究大蕭條的專家,伯南克立即啟動了大規模的QE(量化寬鬆),在美國開始實踐他的“直升機撒錢”理論,在第一輪QE結束後,為了防止債務通縮反彈,又實施了第二輪、第三輪QE,直到2014年9月“撒錢”才終止。

史無前例的印鈔,讓伯南克獲得了“直升機本(Helicopter Ben)”的綽號。

但今天回過頭來看,看起來荒唐的“直升機撒錢”理論在實踐中居然是對的,QE政策確實將美國拉出世紀大蕭條的通縮深淵,而且沒有造成通膨——

居然沒有引發通膨!

居然沒有引發通膨!

居然沒有引發通膨!

2001年以來常年陷入通貨緊縮卻一直小心翼翼印鈔的日本,2013年看到美國並沒有出現通膨之後,央行後悔得腸子都青了,安倍政府上台後,任命黑田東彥(Kuroda Haruhiko)為央行行長,2013年緊急啟動大規模QE政策,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於是也開始極速飆升。

如果與自身經濟規模相比,日本印鈔量遠比聯準會(Fed)更猛:

可問題在於,今日日本的經濟規模僅有美國的1/4啊!

這樣算下來,日本每年的印鈔量,高達GDP的13%!

更荒唐是,因為日本央行持續擴張資產負債表,市場上的國債都被央行買買買給買光了,日本央行甚至不得不將其資產購買計劃瞄準了股市,決定通過購買股票直接將錢送到消費者手中。

用日本央行原委員須田美矢子(Miyako Suda)的話來說:

“我們將牛牽到水邊,告訴它們水的味道不錯,但它們並不喝。所以我們應該親自喝水,向牛展示水的味道很好。”

到現在為止,日本央行“親自”喝了多少水呢?

如果考慮ETF信托基金和股票信托基金,日本央行總共買入了22.5萬億日元的股票,創下現代央行最狂野的資產購買記錄。

如此瘋狂的印鈔擴張,日本的通膨水平卻始終在0附近徘徊——

沒有引發通膨!

沒有引發通膨!

沒有引發通膨!

看著聯準會(Fed)和日本央行買買買,卻絲毫沒有引發通貨膨脹,另一家全球的主要央行按捺不住了。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2010年希臘等歐元區重債國的債務危機爆發之後,歐元都曾經進行過小規模的印鈔,但債務危機稍有緩解,歐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很快就又降下來了,結果就是又一輪債務危機……

要知道,歐元區長期以來和日本一樣,深陷通縮旋渦,但在德國央行長期以來嚴謹紀律束縛下,歐央行一直堅持審慎的貨幣政策,不肯輕易放開資產購買,但隨著歐元區各國債務問題越來越嚴重,歐央行終於決定開閘大放水。

2015年1月22日,歐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宣布,將開展每月600億歐元的QE操作,歐元的印鈔終於也拉開大幕並一直持續至今。

當然,歐元如此大規模的印鈔,其結果和聯準會(Fed)、日本央行一樣——

沒有通膨!

沒有通膨!

沒有通膨!

我在以往的一些文章中提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包括美歐日中英瑞(士)等全球主要央行,至少印刷了折合20萬億美元的貨幣,而在2007年底的時候,這些央行的資產總規模僅為4萬億美元……

真是奇了怪了——

按道理來說,世界主要經濟體如此大規模的印鈔,是會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但為什麼沒有呢?

曾4次出任英國首相的格萊斯頓曾說過一句話:

“受戀愛愚弄的人甚至還沒有因鑽研貨幣本質而受愚弄的人多!”

進入信用貨幣時代以來,受戀愛愚弄的人有增無減,受貨幣愚弄的人更是擴大到占人口總數99%以上群體!

我們通常認為,存在銀行裏的錢和錢包裏的錢是一個東西,但其實並不是。

有人將銀行裏的存款稱之為內生貨幣(inside money),其他有形的紙鈔和硬幣是外觀貨幣(outside money),內生貨幣是銀行和金融體系可以提供的信貸,而外觀貨幣則是政府貨幣主權的表現形式——這個解釋比較複雜,我個人願意把銀行裏的錢稱之為“信貸”或“信用”,現實中的錢稱之為“物理貨幣”

“錢包裏的錢”和金銀實物一樣,其存在具有唯一性,編碼好的100元紙幣,就是100元錢,在我這裏就不可能在你那裏;

而當代央行所印刷的貨幣,絕大部分屬於“數字貨幣”,這些錢時刻不停的在流通,存進來貸出去,不斷用於購買資產、償還債務,然後再存進來貸出去,這個過程持續下去,本來央行印了100元的數字貨幣,但體現在銀行帳戶上的總的額度,可能達到500元乃至1000元——這就是貨幣乘數擴張

為什麼世界各國央行印了那麼多“錢”,而我們在現實經濟中卻沒有看到那麼多通膨,這是因為——當代央行所印的“錢”,絕大部分是體現在銀行帳戶上的數字,物理貨幣增加很少。

在當代金融體系中,錢包裏的錢被稱流通中的現金(Currency in Circulation),而經過貨幣乘數擴張的內生貨幣+外觀貨幣總量,則被稱為廣義貨幣(Broad Money)

2008年迄今,聯準會(Fed)的資產負債表的確擴張了5倍還多,但流通中的美元現金的增長卻極為有限——美國的M0僅從750億美元左右變到950億美元,所以美國的物價幾乎沒有上漲(見下圖,單位:十億美元)。

歐洲和日本與美國類似——

資產負債表N倍上漲,但流通中的現金增長極為有限。

為什麼央行印鈔這麼多,而流通中的現金卻這麼少?

咳咳咳,當代信用貨幣對民眾心理影響的奧妙就在這裏!

紙幣這玩意兒拿著肯定貶值,而且還很容易損毀,只有在確實需要現金的情況下我們才會考慮保留,而送到銀行裏存儲,不管多少還會有點利息,所以大家都很少大量保存現金——在整個社會上的表現,就是現金需求總量很低。

人們需求現金,基本都是為了應對日常消費,而人的天性喜歡追求穩定,只要基本生活物資不發生短缺,很少有人會去搶購或者囤積商品(除非它會暴漲)——換句話說,只要基本生活物資不發生短缺,人們對未來的整體預期沒有大變化,哪怕央行印了很多很多的“錢”,也不會爆發惡性通貨膨脹。

學者Hanke和Kurs,針對人類歷史過去的300年間的56次惡性通貨膨脹進行過研究,他們發現,所有的惡性通貨膨脹都是在極端條件下產生,例如戰爭、治國不善、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變等。

與此相對,只要社會物資充裕而且民眾經濟預期穩定,無論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央行的“數字印鈔”,從未引發過惡性通貨膨脹。

既然不會引發通膨,那意味著央行可以無限數字印錢麼?

當然不是!

在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充足且其價格被政府柔性控制的情況下,在銀行裏的錢,人們總是希望“能做點兒什麼”……

嗯,當代金融體系,恰恰就是為人們的這種尋求而存在的!

前面提到,“銀行裏的錢”一般不會溢出到社會上變成“錢包裏的錢”,但,它們會被借貸,然後用於購買資產、償還債務

銀行裏的錢,源頭從央行出來,通過借貸的方式,流通到各個金融機構(銀行為主),然後通過這些他們的轉手和存貸,形成整個社會的債務鏈條。

與其說央行們印刷海量的數字貨幣,還不如說央行們為社會提供了海量信貸,這些信貸輾轉流入到個人和機構帳戶,通常被人們用來購買資產,然後,資產價格上漲,然後,以這些上漲的資產為抵押,更多借貸,然後更多上漲……

於是,社會債務和資產價格一起飛漲。

2008年,美國股市的總市值約11萬億美元,如今,美股總市值飆升到31萬億美元,想想看,這可以容納多少“銀行裏的錢”沉浮其中?

2008年,美國房地產市場總市值約13萬億美元,如今,房地產總市值飆升到32萬億美元,這又可以容納多少“銀行裏的錢”浮沉其中?

2008年,包括國債在內的美國債券市場總市值約30萬億美元,如今,總市值升至40萬億美元,這又可以容納多少“銀行裏的錢”浮沉其中?

……

在資產價格飆升的同時,美國的政府債務也一路飆升,從2008年不足10萬億美元,目前已經超過20萬億美元(見下圖)……

前央行行長提出過著名的“池子論”,意思說,房地產和股市,就是央行海量貨幣供應的“蓄水池”——這對美國適用、對歐洲、日本也適用,對全世界的主要經濟體都適用!

不必說更遠的,就在“全世界總共有多少錢,又有多少資產?”一文中,我曾經列舉了最近三年全球最大的三類資產的增長情況(見下圖)。

說到底,“銀行裏的錢”絕大部分都被用來增加債務,用來推升資產價格。

耐人尋味的是,目前全球經濟規模排名前三位中的美國、日本,分別選擇了股市和債券作為信貸泡沫的載體。

隻可惜,資產價格的上漲和飆升,從來不會計入當代政府的通膨數據中,反而通常被看作各國政府的“政績”。

就這樣——

印鈔上癮;

信貸上癮;

債務上癮;

資產上漲上癮。

這就是2008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運行模式!

更長遠的說,是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全球經濟的運行模式。

問題在於,越高的資產價格上漲,需要越大的信貸規模,越大的信貸規模帶來越多的債務——隨著債務負擔越來越重,無數的人都需要用錢還債,整個社會對“銀行裏的錢”越來越饑渴。

就這樣,央行印了如此多的錢,卻造成整個社會越來越缺錢——當代信用貨幣體系的無限擴張,最終造成了這麼一個荒謬絕倫的結果。

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貨幣還是那個貨幣麼?

人們在腦海中已經植下信念:

我們會越來越富,我們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對於當代政府來說,滿足民眾需求的最好方式,就是央行永不停歇的印鈔,就這麼一直印下去,不斷抬升資產價格,不斷“金融創新”創造新的金融資產類別,讓民眾看著自己銀行帳戶上的數字越來越大,他們就會認為自己越來越富裕、越來越有錢。

然而,按照當前全球最大幾個經濟體的官方統計,每年都是雷打不動的1-2%的CPI增長,社會根本沒有通膨!

各國央行印了這麼多貨幣,政府說沒有通貨膨脹,就沒有通貨膨脹了麼?

美國的股市,2008年以來,翻了好幾番,這不叫通膨?

……

按照本人一直以來的觀點,真正的通貨膨脹必須把資產價格計入進來,而且,資產價格權重還應該遠遠高於日常消費品占比——因為,人們所擁有的錢,絕大部分被用來購買房產、股票等資產,只有極少一部分才會應用於日常的生活消費。

大頭商品價格上漲不算,隻揪住那些基本沒漲的日常消費品來計算通貨膨脹,這手段,我溜溜的服!

即便是這個CPI,各國政府還要進行操縱,以便讓它看起來更小。

拿燈塔國來說,1980年以來,政府不斷的修改CPI的統計辦法,每一次都是為了讓通膨指數看起來更小一些:按照其1980年公布的通膨指數計算方式,今天的美國通膨絕非如此水平。

有個叫做影子政府統計(SGS)的網站,把這兩種方式統計出來的CPI指數差異做圖對比(紅線為不斷調整後的官方數據,藍線為SGS根據1980年的方法得出的數據)。

燈塔國都如此,其他國家政府更是變本加厲的造假,如委內瑞拉、阿根廷等。

有人問了,既然印鈔就像吸毒,那麼就意味著政府會一直持續不斷的印下去,變成10年前的辛巴威和今天的委內瑞拉?

不會的。政府通常不會這麼極端。

儘管說,從10年以上的期限看,政府從不會停止印鈔步伐,但正如吸毒的人在理智的時候,會階段性的嚐試戒毒一樣,在眼看貨幣就要崩潰的時候,政府和央行也會階段性的嚐試停止、甚至縮減印鈔規模。

比方現在。

聯準會(Fed)大規模印鈔最早,退出印鈔也最早,2014年就退出QE,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基本不再增長,2017年第四季度更是開始其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進程,目前其資產負債表已經由頂峰時期的4.5萬億美元已經下降至4.2萬億美元。

下面的圖分別是2008-2016年聯準會(Fed)持有資產構成(除黃金)和2017年底以來聯準會(Fed)減少印鈔的計劃——資產負債表收縮。

2018年,歐央行也給出逐步縮減乃至停止大放水的計劃:

日本央行、英格蘭央行和瑞士央行,也發出了調整QE的信號。

下圖即為美銀美林製作的全球5大央行(不包括中國)2008年至2020年央行資產負債表變動情況(2018年之後的為估計)。

又能刺激經濟,又能增強政府權力,還不會發生通膨——

大規模印鈔這麼好,為什麼不一直持續下去呢?

這就要說到當代信用貨幣產生和消失的過程:

借貸創造貨幣;清償消滅貨幣。

如果央行想要繼續印鈔,很簡單,必須有更多的人來借貸,而且這個借貸必須是在擁有償還能力的基礎上(沒有償還能力的借貸,那一開始就是騙局了),如果確保能夠償還你的債務,當代銀行體系幾乎可以無限給你製造金錢……

可問題在於——

首先,某個社會群體所能承受的債務,是有極限的。

樹不能漲到天上去,債務也總有極限,政府債務也許可以直接通過印鈔解決,但對企業和居民來說,當他們的收入不足以償付債務本金和利息的時候,債務極限就到了,銀行不再放貸,傳導到央行這裏,就是印鈔不得不停止。

其次,金融市場對資產價格的追求總是超越當前信貸規模。

過去幾十年的經驗顯示,每當遇到資產價格下跌,因為擔心“系統性風險”,人們賭央行一定會救市,一次又一次,央行確實救市了,由此導致了資產價格不斷攀升,市場參與者對於金融資產價格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如美國的股市),以央行為首的整個金融體系的道德誠信正在崩塌。

最後,資產泡沫對人們的心理影響太大,這讓整個社會陷入不穩定之中。

大家都知道,在過去的10年裏,辛勤工作、誠實勞動很難獲得回報,而將杠杆加到極致,空手套白狼的虛假欺騙行為卻在資本市場(股票、房地產和債券)獲得了難以想像的巨額財富,這刺痛了絕大多數人的生存尊嚴,這種生存尊嚴問題會導致社會群體矛盾激化,進而讓整個社會陷入不穩定——當前,全世界各種民粹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崛起,就是一個證明。

總之,再這麼印下去,建立在信用流沙之上的當代金融體系,很快會再次經歷類似於2008年的全球性的信用冰凍和金融危機(本質上是信用危機)。

於是,央行們似乎不約而同的決定,逐漸停止大規模印鈔。

於是,全球的主流資產價格很可能面臨新一輪的下跌。

就這樣,政府和央行們點紙成金,憑空製造出貨幣膨脹或緊縮的概念,把全球的資產價格攪拌得風起雲湧,將上漲和下跌推升至極端。而芸芸眾生則熱衷於資產買賣,拼著生命也要把帳戶裏的數字買來賣去,期望數字變得越來越大,一直大到所謂的“財務自由”,然後不用參與任何實際勞作,靠著別人的供養和服務而自由生活。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小李子拿著金色香檳微笑著,遠處是金光閃閃的煙火,下面是紙醉金迷的奢華宴會,蓋茨比心滿意足的看著眾人豔羨於自己,這讓他感覺到自己浮在芸芸眾生之上——雖然,得不到黛西愛情的他,在靈魂上充滿了空虛和無奈。

信用貨幣時代,貸款買房、信用購車、分期消費等各色金融工具,更是將人的物質欲望刺激到極致,揮金如土的浮華生活成了成了每一個人的追求,而滿足這個虛榮心竟然是如此簡單:只要我銀行帳戶裏的數字遠超別人就行了。

伴隨著債務的膨脹和收縮,資產價格隨之上漲和下跌,這實際上是各國政府的信用大躍進,而極少數人用去了信貸擴張的絕大多部分額度,享受了絕大部分資產價格上漲的利益,這意味著體制在鼓勵一部分人合法搶劫大部分人的財富——這才是當代金融體系真正無法治愈的癌症!

很多銀行帳戶上有巨額數字的人,以為自己是上帝,他們不知道,在信用貨幣體系裏,只有政府和央行是真上帝。

至於供養當代政府及金融體系的芸芸眾生,卻因為對金錢的貪婪而變身罪人,君不見很多金融精英恬不知恥的說——“窮,本身就是道德低下的象徵!”

如果不參與大類資產買賣遊戲,普通人辛勤勞動所得的財富,注定會被央行的點紙成金大法逐漸蠶食到僅留殘渣,一生辛苦卻一無所得。

如果參與資產買賣,除非你與央行和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否則你將很難洞察央行和政府的動機,一入場,你就是這個負和遊戲(因為金融體系會從中抽水)中注定被割的韭菜,並以被掠奪作為最終結局。

——總之,點紙成金的時代,參與不參與,每個人都無路可逃。

要知道,歷史以來,貨幣的經典定義很簡單:

1)商品和服務的交換媒介;

2)財富儲存的載體。

這也是貨幣最起碼的兩項功能,其中第一條依托於第二條而存在。

可惜,黑格爾說過: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不汲取歷史的教訓!”

在當代政府和央行們的操縱之下,貨幣的第二種功能已經基本喪失,誰如果還把央行發行的貨幣(無論是數字還是紙幣)當作財富儲存載體,我們都會認為這人是個大傻——財富儲存的載體,已經被成功的轉移到政府所刻意鼓吹的房產、股票和債券之上。

可我們有沒有想過——

當你去購買食物的時候,1公斤所代表的實際重量,隨時都在變化;

當你去購買布料的時候,1尺所代表的實際長度,隨時都在變化;

當你去購買房子的時候,1平米所代表的實際面積,隨時都在變化;

……

如果,你去出售或購買東西的時候,1元錢的價值在不斷變動呢?

現在,信用貨幣本身的價值,恰恰是整個社會的價值不穩定之源!

廟堂之外,人們傳統所認定的財富儲存載體——黃金白銀,在政府和央行持續近40年的打壓之下,變成了人們所認定的“超爛的投資品種”,特別是2017年底聯準會(Fed)縮表以來,黃金白銀一路走熊;2009年新出現的比特幣,在經歷2013年和2017年的兩次輝煌之後,目前也陷入沉寂,好像,全天下現在只有央行憑空製造的數字,特別是數字美元,才是人類最有價值的東西。

人們似乎忘了,半個世紀之前(1968年),1個美元價值0.88866克黃金;而今天的1美元價值只有0.02592克黃金。

——相比50年前,美元貶值了97%以上。

即便按照美國政府公布的CPI指數,50年來美元價值也貶去了80%。

——這就是美元的財富存儲功能!

基本喪失了“財富載體”功能的紙幣,只能是階段性的充當商品和服務的交換媒介,所有人也都在內心默認,這種交換媒介未來是會緩慢貶值的,因為價值基礎的變動,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需要各自調整商品的售價和買價,所有的交易就這樣始終處在顫巍巍的平衡之中……

500年前,當代科學的奠基人哥白尼,就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

“貨幣,……,它是價值的計量單位,所以必須保持一個固定不變的標準,否則公共秩序必然會被擾亂,買家和賣家就會以很多種方式受騙,就好像碼、蒲式耳或者磅這些計量單位不是固定不變的一樣。”

想一想,2008年以來,新增的百萬億元貨幣都是從何而來?

——追蹤溯源,找到央行抵押物你會發現,他們都來源於債務,來源於借貸,如果債務清償,這些貨幣也都會瞬間全部消失。

沒錯,在我們這個全新的時代裏,喪失了財富儲存功能,只能階段性充當交換媒介的紙幣,其實已經根本不能稱之為貨幣。當代所謂的“貨幣”,隻不過是政府和央行手裏點紙成金的信用權杖,是不斷變幻的阿拉伯數字,是刺激欲望和掌控社會的有效技術……

還記得那個有關經濟危機的辛酸笑話麼?

兒子:媽媽,我們快要凍死了,為什麼不生火?

母親:我們沒有煤。

兒子:不能買點煤嗎?

母親:我們沒有錢。

兒子:為什麼沒有錢?

母親:因為煤太多了,賣不出去,爸爸失業了!

因為生產了太多的煤,所以我們沒有煤燒;

因為印刷了太多的錢,所以我們如此缺錢!

(來源: 格上私募圈 (ID:simuquan))美國負債累累,為何不可能破產,美國人日子還過得比台灣人好?

撰文者Joe

17世紀末英格蘭銀行的英鎊利率和債券殖利率

圖片來源https://goo.gl/V19oMf
圖片放大

但英國政府撐住了,因為光榮革命後,新建立的憲政體制,大幅削弱英國王室的特權,英國王室難以賴帳,產權風險大幅降低,英國政府不容易爆發主權債務違約的風險,國庫券持有人只要拿著券,就可以到英格蘭銀行和英國財政部兌現,營業時間隨時可以兌現,在那段低潮期,散戶大眾沒有一窩蜂擠兌,英格蘭銀行的資金周轉沒有出問題,風險下降,散戶信心強勢回歸,國庫券價格逐漸回升,殖利率下降,投資人也沒有一窩蜂把國庫券拿去繳稅,英國財政部也撐住了市場衝擊,因為發出的國庫券如果回流到稅收系統,那就會影響英國憲政制度。

雖然剛發行時會出現貶值拋售,但國庫券價格波動成為有利可圖的交易標的,市場對於國庫券的接受度增加,投資人相信英國國庫券仍有價值,英國政府違約機率低,在次級市場買進國庫券以後,希望等待價格反彈再轉手賣出,從英、法、荷到普魯士逐漸流通交易,荷法大約在同一時期也發行類似債券,法國竟妄想用憲政制度不完善的海外殖民地當作擔保來發國債,下場可想而知,英國的做法最成功,因為英國政府的信任度最好。

1692〜1910年英國政府淨負債佔GDP比重(%)

資料來源https://goo.gl/JM4CTT
圖片放大

英國政府發行國債之所以成功,其實具備很多要素,雖然它不是最領先的金融技術,但它將國家憲政制度和國債發行的銜接磨合做到最好,國債反映了「法治」的價值,原來把政府的權力做好規範,政府凡事都講信用,那麼發出的「紙鈔」也能具備法律規範,支撐起整個國債發行。

接下來超過100年的時間裡,英國債務大幅增加,因為對持有國債的投資人來說,在英國政府執政下,國力不斷增強,對外戰爭攻城掠地頻繁出現,讓東印度公司和南海公司這兩間巨型融資公司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自然一直增加,這些海外殖民收益回到英國政府,投資人持有債券,穩定收息,等於可以一同發財,即使倫敦金融市場的基礎利率一直下降,1740年代,大量英國人民依然願意持有國債或公司股票,穩定獲得3.5%以上債息收益,英國政府持續和融資公司進行債務重組,壓低國債和國庫券的發行利率。

這也是英國國力為何蒸蒸日上的主因,英國不僅不缺錢,相反的,借錢的成本還更低,在其他國家,戰爭會消耗人力和國庫,破壞以後還要再花錢建設,打到最後窮兵黷武,法國王室在18世紀中葉,對外借款利率至少7%,但對英國來說,戰爭打贏就能獲得經營權,持續性獲得收益,全歐洲的投資人紛紛拿錢投資英國發動侵略,英國財力源源不絕,卻越打越有錢,19世紀初,英國政府負債佔GDP飆升到200%了,英國也沒有破產,反而發展成日不落帝國。

經過200多年金融技術演進,加上現代化的憲政體制運作越來越穩定,尤其是已開發國家的政府運作高度穩定性,發行債券出現倒債的機率相當低,除非發債時的情勢相當差,債務國為了不讓自己籌款的成本大幅飆高,那就會採取破產,然後和融資機構進行債務重組,企圖從談判妥協中取得更好的發債籌碼,如2009年破產的冰島,但像美、日、英、歐元區等經濟體質更佳的已開發國家,會發生違約倒債的機率更低了,甚至對它們來說,只要國家經濟穩定成長,債務穩定膨脹其實不是壞事。

追根究柢,投資人願買進美國債券,主因是因為債券價值不會大貶值或違約,風險相當低,甚至美國經歷次級房貸後,長達數年的時間都處於極低的基礎利率,但即使發債成本這麼低,美債在市場上的買氣依然不減,因為美國有能力繼續維持景氣長期擴張,美國整體國力反映美國的高信用額度,只要美債不違約,保證債務人的權利,美債價值就不會損失。

即使美國國債持續攀升,反映在金融市場頂多是美元貶值,而不會是美國破產,只要美國沒有衰退,在現今低利率環境,發債成本相當低,以債養債來擴張經濟和國力,反而效率很高。

用個簡單譬喻,單純以借款者和借出者來區分,債務國和債權國的身分很明顯,歐、美、英、日債務比重高,看來是沒錢的奴隸,亞洲的中國、南韓、台灣、中東,政府負債相對低,看來像是有錢主人,但實際上,高度負債不代表國家沒錢,只是財富藏於民,用債務槓桿去擴張經濟,可以用天然資源或廉價勞動力去買債,也不代表國家很富有,看看歐、美、英、日和中、韓、台、中東的民間生活品質、工作時數、實質購買力,這才真正展現誰是主人,誰是奴隸,奴隸煩惱主人向自己借錢借太多了,萬一破產怎麼辦,這實在是杞人憂天。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1386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