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行書碑刻──道勁有力,意氣風發的[晋祠铭]
2020/07/27 00:09:21瀏覽849|回應0|推薦13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行書碑刻──道勁有力,意氣風發的[晋祠铭/晉祠之銘並序碑]

 

 

《晉祠銘》全稱《晉祠之銘並序碑》,此碑系唐太宗李世民撰文並書丹的碑刻,創作于唐代貞觀二十年(646年),書體為行書。

此碑現收藏于山西省太原市晉祠內唐叔祠山門之左側的唐碑亭(又稱貞觀寶翰亭)內,亭內立有兩通石碑,一座為唐太宗親書原碑,另一座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依照舊拓片摹刻的複製碑。

 

晉祠

《晉祠銘》碑高195釐米,寬122釐米,厚26釐米。碑額高108釐米,上刻“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用“飛白”筆法寫成。

全碑由碑砆(礎)、碑身和碑額三部分組成,碑身的四角雕飾小八角。

碑額左右各雕螭首一對,並頭下垂,為唐代碑額的特點。

《晉祠銘》全文總共1203字,28行,每行4450字不等。碑的四面都刻有文字。

碑陽面的文字記唐立國後的文治武功並歌頌唐初的治國方略。碑陰刻有長孫無忌等功臣的姓名。碑的左右兩側刻有宋朝人遊覽時書勒上石的文字。

《晉祠銘》開創了行書上碑之先河,被後人譽為僅次於王羲之《蘭亭序》的行書傑作。

 唐碑亭

[創作背景]

貞觀十八年,李世民率軍親征高麗,久攻遇挫。于晉陽休整。為悼念唐叔虞,感謝神明恩澤,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游晉祠。久別故地,于晉祠內觸景生情,想起唐高祖李淵等起兵反隋前曾在晉祠向唐叔虞祈禱護佑的情景。於是,在貞觀二十年(646年)正月二十六日,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親撰銘文,以報神恩。留下了這通代表他晚年政治思想主張的《晉祠銘》。

趙崡《石墨鐫華》對此有詳細記載:“唐得天下後,太宗祠晉侯而為之銘。晉侯者,周唐叔後霸天下者也。據碑高祖起兵時,曾禱于晉侯之祠而以宗報享之。太是制文並書。”

另外,在宋代王欽若《冊府元龜》中也有詳細記載:“太宗貞觀二十年正月幸晉祠,樹碑制文,親書之于石,今存祠中。”   

《晉祠銘》的主題思想是通過宗周政治,總結唐叔虞建國的史跡,表明滅隋建唐的合理性,強調以德治國的理念,以達到宣揚唐王朝文治武功和鞏固政權的目的。

 

[簡介]

此碑正文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歌頌晉國開宗之祖唐叔虞是周朝棟樑,“承文繼武,經仁緯義”,興邦建國的德政。

二是讚美唐叔虞封地晉陽山明水秀、晉祠殿宇高聳。

三是揭露隋煬帝綱常崩潰,招致天怒人怨;宣揚唐王朝自晉陽起義以來,得八方擁戴,“神功”援助,完成統一中國大業。

四是認為治理天下要得民心,“為政以德”,希望大唐江山能千秋萬代,長治久安。

 

碑陰題刻,共13段。上首一段為原題唐臣長孫無忌等7人的銜名,共7行。

續題者有宋人範子諒等10段,47行。明人楊憲等一段,13行。清人阮元一段,2行。

字體大小不同,行、楷、隸書不一,錯亂無次。碑側題刻,均為楷書。

左側3段,右側4段,除左側中段為清人題名外,余皆宋人王安禮等讀碑題名。

 

 

 

[碑陽正文]

 

晉祠之銘並序 禦制 禦書〔行1

夫興邦建國,資懿親以作畏;分圭錫社,實茂德之攸居。非親無以隆基,非德無以啟化。是知功侔分陝,奕葉之慶彌彰;道洽留〔行2〕棠,傳芳之跡斯在。

惟神誕靈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璿極。經仁緯義,履順居貞。揭日月以為躬麗高明之質;括滄溟而為〔行3〕量體宏潤之資。德乃民宗,望惟國範。故能協隆鼎祚,贊七百之洪基;光啟維城,開一匡之霸業。

既而今古革運,舟壑潛遷。雖地盡三〔行4〕分,而餘風未泯;世移千祀,而遺烈猶存。玄化曠而無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禱,若存若亡;汾世匡民,如顯如晦。臨汾川〔行5〕而降祉,構仁智以棲神。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幹仞,恥昆閬之非奇。落月低於桂筵,流星起於珠樹。

若夫崇山亙峙,作〔行6〕鎮參墟;襟帶邊亭,標臨朔土。懸崖百丈,蔽日虧紅;絕嶺萬尋,橫天聳翠。霞無機而散錦,峰非水而開蓮。石鏡流輝,孤岩宵〔行7〕朗;松蘿曳影,重溪晝昏。碧霧紫煙,鬱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剛和鳳溽露是生,油雲膏雨斯起〔行8〕。其至仁也,則霓裳鶴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其剛節也,則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行9〕倦,資四方而靡窮。故以眾美攸歸,明祗是宅。豈如羅浮之島,拔嶺南遷;舞陽之山,移基北轉,以夫挺秀之質,而無居當之資〔行10〕。故知靈岳標奇,托神威而為固。加以飛泉湧砌,激石分湍。縈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住方圓以成像,體聖賢之屈伸〔行11〕。日注不窮,類芳猷之五絕;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陰澗懷冰,春留冬鏡;陽岩引溜,冬結春苔。非疏勒之可方,豈瀑布之能擬。至〔行12〕如濁涇清渭,歲歲同流;碧海黃河,時時一變。以夫括地之紀,橫天之源,不能澤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茲泉表異,帶仙宇而〔行13〕為珍;仰神居之肅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輪華轂,接軫於壇衢;玉幣豐粢,連箱于廟闕。氤氳靈氣,仰之而彌高〔行14〕;昭晰神光,望之而逾顯。潛通玄化,不爽於錙珠;感應明征,有逾於影響。惟賢是輔,非黍稷之力馨;唯德是依,豈筐篚〔行15〕之為惠。

昔有隨昏季,綱紀崩淪,四海騰波,三光戢曜。先皇襲千齡之徽號,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誠心,以祈嘉福。爰初鞠〔行16〕旅,發跡神邦。舉風電以長驅,籠天地而遐卷。一戎大定,六合為家。雖膺篆受圖,彰於天命;而克昌洪業,實賴神功。故知〔行17〕茫茫萬頃,必俟雲雨之澤;巍巍五嶽,必延塵壤之資。雖九穗登年,由乎播種;千錄聳日,本藉崇基。然則不雨不雲,則有炎枯〔行18〕之害;非塵非壤,則有傾覆之憂。雖立本于自然,亦成功而假助,豈大寶之獨運,不資靈福者乎!故無言不酬,無德不報〔行19〕。所以巡往跡,賽洪恩,臨汾水而濯心,仰靈壇而肅志。若夫照車十二,連城三五,幣帛雲委,珍羞山積,此乃庸鄙是享,恐非明神〔行20〕所歆。正空竭麗水之金,勒芳猷於不朽;盡荊山之玉,鐫美德於無窮。召彼雨師,弘茲惠澤;命斯風伯,揚此清塵。使地祗仰〔行21〕德于金門,山靈受化于玄闕。括九仙而警衛,擁百神以前驅。俾洪威振於六幽,令譽光於千載。豈若高唐之廟,空號朝雲;陳〔行22〕倉之祠,虛傳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銘雲:〔行23

赫赫宗周,明明哲輔。誕天降德,承文繼武。

啟慶留名,剪桐頒土。逸翮孤映,清飆自舉。

藩屏維寧,邦家攸序。傳暉竹帛,降〔行24〕靈汾晉。

惟德是輔,惟賢是順。不罰而威,不言而信。

玄化潛流,洪恩遐振。沉沉清廟,肅肅靈壇。

松低羽蓋,雲掛仙冠。霧筵霄〔行25〕碧,霞帳晨丹。

戶花冬桂,庭芳夏蘭。代移神久,地古林殘。

泉湧湍縈,瀉砌分庭。非攪可濁,非澄自清。

地斜文直,澗曲流平。翻霞〔行26〕散錦,倒日澄明。

冰開一鏡,風激千聲。既瞻清潔,載想忠貞。

濯茲塵穢,瑩此心靈。猗歟勝地,偉哉靈異。

日月有窮,英聲不匱。天〔行27〕地可極,神威靡墜。

萬代千齡,芳猷永嗣。  〔行28

 

[碑陰題刻]

 

司徒、太子太師、上柱國、趙國公臣無忌,太子太保、上柱國宋國公臣瑀,特進、太子詹事、兼左衛率、上柱國、英國公臣勣,光祿大夫、刑部尚書、上柱國、鄖國公臣張亮,禮部尚書、上柱國、江夏郡王臣道宗,太常卿、駙馬都尉、柱國安德郡公臣楊師道,正議大夫、守中書令、太子左庶子、兼攝吏部尚書、護軍臣馬周。

 

碑陰另刻有宋人題記10條:

聖宋皇辛卯生日,□禹錫。(行書,共二行)

熙甯戊申歲秋九月十四日,范陽盧大雅君美、臨川王安禮和甫、清源王本安國,同謁晉祠,舍均福堂,明日如白雲石甕,宿明仙。又明日游甘泉、開化而歸。本題。(楷書,共九行)

太原王安修世長、廣平易先之、安陽蔣溜公,熙甯癸醜孟夏同遊。(楷書,共四行)

龐京孫同弟公孫男山來,元豐三年,八月。(楷書,共二行)

大帥王公得請還青社,府通判邢平權叔、陽曲令雀袞規臣、從事盧訥仁老、喬震伯起、袁百之必強、主簿江鬲餞送。元豐七年正月八日記。(行書,共四行)

龍圖閣學士、河東經略安撫使曾布,提點刑獄、朝奉大夫范子諒躬率寮吏,禱雨祠下·通判太原軍府事田盛、高夏,簽書河東節度判官盧訥、知陽曲縣馮忱之,走馬承受王演,檢法官史辯從行。元祜丙寅歲七月十三日,訥謹題。刊者任貺。(楷書,共十二行)

元祜己巳仲春二日,丹陽邵壎伯友恭靈祠。(行書,共二行)

紹聖乙亥,嘗恭謁晉祠。政和乙未再到,六月十二日,本路轉運使陳知存謹題。侄銳從行。(行書,共五行)

被召赴闕,回謁神祠,投宿奉聖精舍。時政和乙未正月念八日,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恩州刺史、太原府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王舜臣才元題。(行書,共六行)

開封件淵師顏自湖南提刑移本路.政和五年十月晦、祗見祠下,男丕侍。(行書,共三行)

 

[碑側題刻]

 

碑側刻有宋人題記6條:

臨川王安禮赴官太原,過謁祠下。因與錢塘楊世昌、河南張仲諮會於泉亭,熙甯戊申三月十四日題。(楷書,共四行)

前知豐州馬仲良、開封府界第一將彭保趨闕府,豐州都巡檢李洹沿帥檄同謁靈祠,壬戌歲孟春廿三日記。(楷書,共四行)

魯郡侯曾布以元祜丙寅歲閏二月庚戌出帥河東,四月丙辰至太原府視事,己巳四月丙午易守真定,五月辛卯率僚吏告違于晉祠之神,丙申受代而東,子壻興吳雖則禮書。(楷書,共五行)

大宋至和二年四月十日,邢佐臣、餘藻同來。(楷書)

元豐七年正月,予伯兄吉甫帥太原,五月,升被旨來面授所議事入奏,六月十七日,還朝過祠,侄、濰、洵及余中、李士亨、高陟明餞送至此,男洞侍行。溫陵呂升鯽明甫題,甥餘撤。(楷書,共六行)

紹聖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大帥左轄王公命王修永之再新廟宇,是年七月初二日丘括公度、王防元規來按視,呂詢溫甫、蕭經臣伯鄰偕行,王良弓襲之督役同至。(楷書,共六行)

 

[藝術鑒賞]

《晉祠銘》碑額是飛白體寫的“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書法道勁有力,意氣風發,有聖王之氣。通篇繼承逸少一脈,不僅在筆法、筆勢、筆意上承王氏衣缽,在氣神上亦頗有逸少之風。正如唐太宗本人文韜武略、氣壯如山,正所謂“字如其人”。

 

全碑1203字,字字有根據,全由王羲之的結體而來;雖然絕大多數是字字獨立,但“狀若斷而還連”,也就是常說的筆斷意連,氣脈相連;“勢如斜而反直”,左右搖曳,因形態而產生勢態。其筆劃,用筆遒勁,線條骨力雄強。全篇有39個“之”字,12個“不”字,都各有各的姿態,絕不雷同,可見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用功之深。

 

由於《晉祠銘》是自撰自寫,所以書寫得心應手。開頭部分用筆結體有些拘謹,或許是出於報神之恩的心態。到了後面筆受情使,法從意出,越寫越奔放不羈,展示出了一個帝王的真性情。字體形勢開闊,神氣渾然,字裡行間充溢著唐代開國時期的勃勃生機。在雍容和雅的佈局之中,顯出劍戟森嚴,凜然不可觸犯的氣勢,凝斂緊迫、自然穩健、含而不露、不激不厲。與王羲之的書法相比,寫得更為瀟灑自然。但是,唐太宗行筆沒有王書的露鋒,多是用藏鋒;沒有王書的秀逸姿媚,而是內蘊其力,含蓄勁健。透露出了帝王“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矜持和蓄而不發的大氣度。他以行書寫銘文,打破了以往的慣例,既顯示了一代之尊的自信,也反映了唐太宗求實沉著冷靜的性格。

章法

 

《晉祠銘》通篇在章法結構、形式佈局上與《蘭亭集序》有異曲同工之妙。碑文整篇的書法都明顯能感覺到王羲之的筆法,在書法藝術上可以感覺到明顯的王氏風格。唐太宗撰書的《晉祠銘》圓筆、藏鋒、行楷,全是羲之一路,且又有所創新。通篇以行書為主,間或夾入一些楷體和個別的草字,更增加了章法上的韻律感,再加以筆劃生動自如,氣脈流暢貫通,更顯得全篇書作嫵媚中含俊逸之氣,遒健中有雅秀之美。雖然沒有講究整篇的分間布白,但雄強骨力支撐起全篇氣勢。

 

參考/引用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9%8B%E7%A5%A0%E9%93%AD

 

https://kknews.cc/culture/yap44lj.html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yap44lj.html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p8e2lxj.html

https://www.sohu.com/a/395539914_278025

 

https://kknews.cc/zh-hk/travel/jry2nme.html

https://kknews.cc/culture/eknq4pr.html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ientExpress&aid=144719234